正文 第三章 華梅高科(1 / 3)

1

這是一個充滿現代感又連接一片農村的地方;

這是一個科研機構、跨國公司、央企巨霸辦公大樓林立又緊挨著鱗次櫛比的豪華酒店、時尚俱樂部、私家會所的地方;

這是一個充滿激情、幻想又產生著懷疑、狂熱、偏激的地方;

這是一個有明確理想、奮鬥目標,不斷產生著富豪新貴又屢屢舉步維艱出現失敗者、失意者的地方;

這是一個新事物、新思想、新觀念蓬勃產生又充滿著潛規則的地方;

這是一個產生了眾多政治精英、思想精英、學術精英、科技精英又產生了許多思想另類者、學術異端者的地方;

這是一個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振興意識空前高漲又迷漫著金錢至上、利潤為先、講究實惠氣息的地方……

浦東,人們還可以用查爾斯·狄更斯式的語言來繼續描繪你。10年、20年、30年的發展,你超越了浦西老城區,成了世界金融、貿易、高科技的最有活力的熱土,成了上海這個國際大都市的皇冠,而那座遠看像火箭升空,近看像一座大型空間站的新地標性建築華梅大廈,則是這頂皇冠上的明珠。

這離梅金投資上海僅僅十年。

現在是2022年。

中國共產黨剛過了她100年生日一周年。

2

梅金在華梅大廈108層她的辦公室等劉般若,他們約好下午3點見。

這是一間豪華的辦公室,透過環形的玻璃窗,浦東景致一覽無餘。

自那次和劉般若在福州香格裏拉酒店咖啡廳見麵之後,十年過去了。十年,彈指一揮間,梅金做夢也沒想到命運發生了這麼大變化,事業發展如此輝煌壯麗,她擁有55%股份的上海華梅高科技集團,已進入世界500強企業。華梅的橫空出世,令世人瞠目結舌。

自第一筆投資2億元研發人腦圖譜後,她又陸續投資生命研究、新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人工智能研究,取得一項又一項注目成就。華梅折頁超簿智能聲控手機Hold住世界不說,單人腦圖譜與全國製藥業合作,生產幾種治療腦病藥物,就給華梅集團帶來超額利潤。劉般若和元老院的元老們搗鼓起來的跨行業技術革命,已經在上海和全國掀起高潮。這首先得益於上海的優勢,這裏有國際人才創新試驗區,它把全世界的科技精英緊緊地吸引住,為華梅輸送來大批的科學技術創新型複合型人才;其次得益於華梅的機製,劉般若和元老們力主科技人員持股、投股或以知識和知識產權入股,享受公司的股份利潤,這最大限度地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煥發了朝氣蓬勃的生機,使一項又一項的創新成果轉化為創新產品,獲取超額利潤。幾年後華梅高科技集團順利上市,成了高科技行業的佼佼者,股票行情一路瘋漲,華梅大廈也在股市的高漲中,在浦東悄然地聳立了起來。

這一切,得力於劉般若的謀劃。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劉般若不但不要華梅股份,而且也不擔任華梅集團行政職務,他隻當顧問、首席科學家,領取華梅的薪酬。他至今還是複旦大學終身教授。這是一個謎,誰也說不清,道不明。有人說,他是現代高科技時代的“士”,也許現在隻能這樣解釋。莘迪來後,這個謎底才漸次揭曉。這是後話,先按下不表。

成立元老院也是劉般若建議的。這個看來有點多餘、累贅的機構,卻使華梅集團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平時頤指氣使,爭強好勝,從不妥協的梅金,在元老們麵前則是言聽計從,俯首稱臣,這也成了華梅集團的一道另類風景。

但是這道另類風景有時也使梅金不順心,對於是否利用春申腦圖譜研發反腐的記憶器,或者叫什麼思維閱讀器等,梅金和元老們產生了巨大分歧。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現象。而在這分歧和對峙麵前,一貫支持梅金的劉般若,卻采取兩麵不討好也不得罪的立場。

“真是奇了怪了!”梅金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她平時除了罵人外一般不拍桌子,拍桌子在她看來是男人的行為。但是,她現在拍了,這說明不是一般地憤懣,誰也猜不透她此時的感受。女秘書應聲進來。

“老板,什麼事?”

“問問老劉到哪裏了!”

“接劉教授……”女秘書對智能聲控手機說,手機立即出現了劉般若的畫麵,“到哪裏了?”

“快到了。”

“叫他們飛……”梅金迫不及待地說。

“老板說啟動飛行程序。”

“是……”

手機屏幕上,麒麟汽車飛了起來。

麒麟飛過黃浦江,飛過浦東上空,在華梅大廈上空盤旋了一會兒,停在屋頂的停機坪上,劉般若拎著一個公文包從汽車上下來,走進頂樓電梯下降。

看到劉般若進來,梅金情緒和緩,溫柔了起來。

“辛苦了,教授……”

她親自給劉般若倒茶。第一次見麵時他才40多歲,頭發還是烏黑發亮。現在,十年後,他的頭發已經開始灰白了,當年那個身強力壯、聲音朗朗、充滿魅力的中年人開始呈現老態的神情。

“昨晚從洛杉磯回來,時差還沒倒過來。”

“怎麼樣,那人願意回來合作嗎?”

“沒同意,他在那邊混得不錯,加州大學待他不薄,他不想挪窩。目前在神經代碼研究上,他是唯一一個可以和王家棟教授叫板的人。據他說,他在加州理工時聽過王家棟教授的講座,他對王教授的成果沒有表示任何的懷疑,他說,應當說王家棟教授是當今世界這方麵的最高水平。他現在公司研發腦波監測器,據說是為了反恐需要。”

“是嘛,人家都在幹,我們為什麼不幹?人家反恐,我們反腐,異曲同工嘛。你看元老的視頻會議還開不開?我已通知了。”

“開吧,我們哪一項決策沒有他們的意見呢?”

“通知元老們,3點準時開始。”梅金吩咐女秘書。

“是。”女秘書對手機喊,“通知元老們3點準時開始……”

環形屏幕從玻璃窗上徐徐落下。視頻開始調試,一家一家的書房畫麵從環形屏幕上掠過。屏幕上分別出現元老們的形象,他們年齡不同,男女都有,都在古稀以上,個個精神矍鑠,神采奕奕。

“要不要請劉堂燕和阿坤來?”梅金問劉般若。

“我看沒有必要……你為什麼突然想起請阿坤呢?”

“過去他為集團調查了幾件事很成功,現在又和劉堂燕談朋友,我想請他不是珠聯璧合嗎?”

“爭取、動員莘迪,又不是商業調查,請他何用?”

“讓他當你助手。”

“看來,你還真當一回事。”

“我是很重視的,我在北京老領導老首長麵前吹過牛,我們華梅一定要把反腐的記憶器弄出來,北京老領導老首長對這主意很感興趣,明天還要請我去北京,據說有更大的領導要接見我。”

“啊,這麼重視呀!”

“那可不是。現在我們國家反腐走向深入,除了製度嚴密外,還要引進高科技手段,各方麵都在研發,我們華梅一定要搶在前頭。”

“為什麼一定要搶在前頭?”

“這你就不懂了,弄了半天,教授還是教授!我要科技成就,我要政治資本,我要競選上海市長!”

“算了吧,這些元老人大代表們,不一定投你的票,他們可不是你能隨意忽悠的選民。”

“難道他們不支持我?”

“支持歸支持,選得上選不上還是個問題。”

“你覺得呢?”

“勝數不大。”

“不見得!浦東新區沒問題,高科技界會支持我,反腐的記憶器一出來,對腐敗深惡痛絕的人又會投我的票。”

“可是那些有問題的官員就不投你了。”

“他們是少數。”

“少數能量大,既得利益多,對反腐最反感!”

“難怪你這麼不積極!你也反對?”

“這輩子我是最反感政治的。老板你現在功成名就,如日中天了,還咋呼那些事幹嗎?趕緊找個人嫁了,相夫教子,你這輩子就完整了。”

“我是要嫁你這樣的人,你不娶我,我是嫁不出的。既然嫁不出,我就要在政治上玩一把,樂一樂,怎麼樣?”

“拿你沒辦法。”劉般若搖頭。

“我倒是為堂燕擔心,快30歲了,還沒個主,不要再像我,快50歲還嫁不出去。”

“笑話!她怎麼能跟你比,你是沒人能配得上的。”

“你配得上!”

“噓——”劉般若指屏幕,“視頻已打開了。”

“打開又怎麼樣,大家都知道我對你是情有獨鍾。”

“別離譜!”

屏幕上傳來喧鬧聲。元老們一一出現在畫麵上……

3

華梅元老院不僅在華梅集團舉足輕重,在上海市也出了名。它除了給華梅的業務做顧問外,還常常向上海市政府建言獻策,比如“將產業布局重新調整,通過產業帶動,將人口從市區疏散到郊區,實現上海由單核到多核的轉變”,“學習現在的波士頓,把上海高架橋全部拆除”,“疏浚上海所有河道,恢複上海海上水城風貌,建設東方的威尼斯”,“將外灘沿江第一排23座建築頂升6米,與防洪堤成同一水平麵”等等,振聾發聵,使人瞠目結舌,以至於上海市領導不但洗耳恭聽,還常常通過私下渠道、探聽元老們的發言記錄。

屏幕上元老們在互相招呼、調侃,興高采烈地喧鬧著,都老頭子老太太了,還像一群天真孩子那樣活潑可愛。

梅金一一和他們打招呼。

“各位老爺子們、阿姨們,大家下午好!”梅金首先發言,“今天會議主題想必集團辦公室已給大家事先通報了,劉教授昨晚也從美國趕回來!咱們老將出馬、鑼鼓直打,看看哪位先說?”

“我先說,”梅金話沒說完,一個元老就舉手說話,“我習慣在半島酒店開會,那兒有地道的英式下午茶,今天改為開視頻會議,沒有茶喝,沒有咖啡,我發不了言!”

“哈哈哈……”大家哄堂大笑。

“他是留學英國的……”梅金笑著對劉般若說。

“沒茶喝、沒有咖啡發不了言,你不是首先發言了?”

“可見沒茶喝、沒有咖啡也能開會。”

“不打自招,真是……”

“哈哈哈……”

第一個發言的元老也自嘲地大笑。

“今天有點特殊性,這個會是有點機密,不讓外人知道,下回我們一定改在半島酒店開會。”梅金說。

元老們開始你爭我搶地發言。

“關於邀請莘迪聯合開發,我看勝算不大。莘迪這個小姑娘我見過,也聽過她的學術報告,這孩子行,有愛國心,中國情結很深。問題是她背後的爺爺,王家棟教授,以前我在麻省媒體研究室研修時,得到過他的指導,是一個很古板的人。新中國成立這麼多年沒回過一次大陸。據說他們王家是富商,在上海、福州的資產過去全被沒收了。他是從台灣到美國上學,在美國一直待到現在。”

“最近幾年因車禍癱瘓了,更沒有離開過美國。”

“誰現在跟王教授還有聯係?”梅金問。

元老們麵麵相覷、搖頭。

“美國政府的研究思維控製計劃,冷戰時期就存在,前蘇聯也有,美俄情報機構的秘密計劃,他們始終沒放棄。”

“什麼事跟政治軍事聯係起來就不好辦了。”

“但是科技從來都是和政治、經濟、軍事相聯係的。美國國土安全部從2008年開始就一直在研究一種叫FAST的,也就是未來行為監控技術,希望能夠對每個人的大腦進行安檢,能夠提前發現誰可能是恐怖分子,據說快成功了。”

“我們也把研究神經代碼和反腐聯係起來,記憶器一發明出來,往腐敗分子頭上一戴,他就馬上進反貪局自首了,哈哈哈……”

“喂,我說,反腐靠製度,不是靠什麼儀器,儀器是人管,製度才管人。”

“我讚同這種說法,但是既有製度,又有先進的科技,何樂而不為?”

“不行、不行,記憶器出來後,如果往梅老板頭上一戴,她會坦白嗎?”

“哈哈哈……”又是哄堂大笑。

“就看你的記憶器靈不靈,靈的話,不坦白也要坦白,我就等著進班房。到時大家別忘了給我送半島酒店的點心啊!”

梅金說得眾人開懷大笑。

“思維若被監視和控製,神經技術就可能處在顛覆人類自然本性的邊緣,可悲呀!”

“根據神經輸出,也許可以確定我們正想什麼,但可以想象,不可能精確到能識別感知所引起的所有記憶、情感和意義,因為神經代碼做不到與個人經驗的連接。”

“使我們不容易被控製的正是每個人的獨特性,即使根據類似人類的神經編碼方法,成功開發出有真正智能的機器,我們也沒法讀到它的思維,我們,甚至我們的機器人後代都將無法超越主宰,這正是我慶幸之處。”

“梅老板,科學不能憑空想象呀!”

“科學怎麼不能想象呀?”梅金情不自禁地反駁說,“牛頓不是因蘋果往地上掉想象地球有引力?愛因斯坦不是在夢中滑雪衝下山才感覺速度和時空有關係?門捷列夫不是因為聽音樂而想到元素周期表?植入體能使人用思維觸發Google搜索,劉教授的老婆正主動要求在她身上做試驗,不是快成功了?還有電子視網膜成功,這都是想象的結果。我這大老粗別的不會,想象還是會的。我覺得記憶器能否成功,關鍵是我們能否擺平這個莘迪。就差一步,就看這一步怎麼走。劉教授,你是這個課題的首席顧問,而且剛從美國回來,你為什麼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說說……”

“你這裏又不是曹營,人家曹操襟懷也比你大。剛有點不同意見你就反駁,你這像大老板嗎?”劉般若故意反唇相譏,“不過話說回來,老板,我這次是實在沒有把握,麵對一個美國女孩子,要人家把研究成果拿出來,憑什麼呀?”

“憑她是一個中國人!”梅金扔下一句狠話。

女秘書進來遞給梅金手機,梅金走出辦公室接電話。

元老們的議論聲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