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主食類(3 / 3)

三鮮蒸餃

主料

麵粉1000克,豬肉750克,淨大蝦、雞肉各100克,水發海參50克。

輔料

醬油150克,味精25克,鹽10克,香油25克,大蔥50克。

製作方法

(1)麵粉用80℃的水和成燙麵,揉勻,搓成長條,揪成120個相等的麵劑子,每個劑子按扁,補成直徑約5厘米的皮子備用。

(2)豬肉剁成細泥,雞肉、海參切成丁,大蝦去皮及沙腸切成丁,大蔥切碎,加醬油、味精、香油、適量水攪勻成餡備用。

(3)把皮子加上餡,順邊捏成餃子形,上籠用急火蒸7分鍾即成。

鮮肉餛飩

主料

精白麵粉500克,豬腿肉500克。

輔料

蔥少許,薑粉1湯匙,精鹽適量,醬油2湯匙,料酒少許,味精、紫菜少許,蝦皮3湯匙,香油適量。

製作方法

(1)將麵粉放在盆內,加入適量水,和成軟硬適度的麵團,加蓋餳半小時。

(2)蔥去根洗淨、切成蔥末,豬肉洗淨,先切成小丁,再剁成肉泥,放盆內加入料酒、精鹽、蔥末,薑粉、醬油、味精和香油,充分拌勻即成肉餡。

(3)將醒好的麵團充分揉搓後撤成極薄的片,撒上一些幹粉,折疊好切成3厘米~10厘米寬的條,再將每條拉開切成梯形的餛飩皮,每張餛飩皮包入適量豬肉餡,卷裹成型。

(4)小鍋內放半鍋清水,放入蝦皮和精鹽煮開後離火,再放入紫菜、香油和味精,即成餛飩湯,備用。

(5)取一口大鍋加入半鍋水,用大火燒開,放入適量餛飩(不宜放得太多),再用大火煮開後加一些涼水,見再開鍋餛飩個個浮上水麵時,改用小火煮2~3分鍾,即可用笊籬將餛飩撈入大碗中,加入已做好的餛飩湯即可上席。

雞絲餛飩

主料

麵粉500克,豬肉300克,熟雞絲75克。

輔料

幹澱粉100克,小海米25克,蛋清2個,蔥花、香菜末少許,蛋皮絲、味精、醬油、香油、鹽、薑末、花椒麵、紫菜各適量。

製作方法

(1)將麵粉加鹽、蛋清、水和好揉勻。

(2)把和好的麵粉擀成薄片(邊擀邊撒幹粉),切成6厘米見方的皮。

(3)將豬肉剁成肉茸,加花椒麵、味精、醬油、香油拌成餡。

(4)將皮拿在手裏,用筷子尖撥餡,包成菱角形。

(5)將水煮沸,把餛飩入鍋煮,待浮起時撈出,放在兌好的湯內(湯內放醬油、鹽、味精),再撒上蛋皮絲、雞絲、蔥花、紫菜、海米、香菜等,最後澆上香油即可。

蝦肉餛飩

主料

精白餛飩皮625克,淨豬夾心肉400克,河蝦仁150克。

輔料

蛋皮絲50克,白糖15克,黃酒5克,味精10克,精鹽25克,熟食油75克,香油5克,鮮湯1500克。

製作方法

(1)將夾心肉用絞肉機絞成肉末,放於拌料缽中,加精鹽、白糖、味精、香油攪拌均勻後,加清水100克,順一個方向攪動,至水肉全部融合,且有粘性時,即成鮮豬肉餡心。

(2)將河蝦仁洗淨,瀝幹,加黃酒、精鹽拌勻後,置於肉餡一側。

(3)把麵皮攤於左手掌心,每隻除加豬肉餡外,再加蝦仁,包捏成餛飩生坯。

(4)用旺火將水煮沸,投入餛飩生坯,用勺撥撒,取碗放入精鹽、鮮湯,待餛飩浮出水麵約1分鍾後,即用笊籬撈出,加蛋皮絲、熟食油即成。

狗不理包子

主料

富強粉500克,堿麵、老酵各適量,上等豬肉(三成肥七成瘦)250克。

輔料

骨頭湯100克,醬油70克,香油30克,薑末2克,蔥花30克,味精、糯米粉各少許。

製作方法

(1)先將豬肉洗淨,絞成肉茸放入盆內,加薑末,攪上勁後把醬油分3次加入,使醬油與肉融合,然後放入糯米拌勻,再倒入骨頭湯,攪得肉餡稀軟,最後放入味精、香油、蔥花,絞拌即成肉茸餡心。

(2)將麵粉和好,加入老酵揉勻後,待肥花剛一拱起,即對入適量堿水揉勻,餳好,搓成17厘米直徑的長條,按30克一個揪麵劑子,逐一擀成中間稍厚、邊緣略薄的圓形皮子,包上25克的餡心,劑子口捏出16~18個褶,直接排入小籠內。

(3)待蒸上汽時,放入小籠,大火蒸5~6分鍾即成。

鮮菜包子

主料

麵粉500克,老麵100克。

輔料

芽菜、水發筍子各100克,水270克,蓮花白400克,豬油11克,小蘇打、鹽、醬油、香油、味精、蔥花、胡椒麵各適量。

製作方法

(1)先用水將老麵泡軟,然後與麵粉製成團,蓋上濕帕,餳發成大酵麵。

(2)將蓮花白洗淨後用開水煮熟,待其自然冷卻後剁細,擠去水分待用,芽菜洗淨後發細;水發筍子切成顆粒,在沸水鍋中煮一下後瀝幹水分;然後將蓮白、芽菜、筍子倒入碗中,加入鹽、味精、醬油、蔥花、胡椒麵、化豬油、香油拌製成餡。

(3)在大酵麵中加入小蘇打,反複揉勻後驗堿,堿驗正確後下劑、擀片,包餡成型。

(4)將包子揀入籠中,然後用旺火沸水蒸12分鍾即成。

三鮮包子

主料

麵粉500克,老麵100克,豬肉300克。

輔料

蘇打、香菌、水發蘭片、醬油、鹽、料酒、胡椒麵、味精、雞湯各適量,水280克。

製作方法

(1)先將老麵用水泡軟;然後與麵粉拌和揉製成團,蓋上濕帕發酵。

(2)將豬肉洗淨煮熟,晾冷後剁細,香菌洗淨後熱水漲發,發脹後切成小顆粒,蘭片在水中煮幾分鍾,撈出晾冷後切成顆粒,在碗內將豬肉、香菌、蘭片、醬油、鹽、胡椒麵、料酒、味精、雞湯調拌均勻成餡。

(3)包餡成型在發製好的麵團內加入小蘇打,反複揉勻後驗堿,堿度合適後下劑,擀成圓皮,包餡成型。

(4)將包子揀入籠中,用旺火沸水蒸15分鍾即成。

龍眼包子

主料

麵粉500克,老麵100克,豬肉400克。

輔料

雞汁200克,荸薺50克,鹽、胡椒麵、味精、白糖、醬油、化豬油、料酒、香油、小蘇打、薑、蔥各適量。

製作方法

(1)老麵用冷水或熱水泡軟(天熱用冷水,天涼用熱水),麵粉倒在案板上刨個坑,加入老麵漿和水,拌和揉製成團,蓋上濕帕發酵,此品要求用嫩酵麵,故發酵的時間不宜過長。

(2)薑拍破,蔥切成節,在碗內與水泡製成薑蔥水,肥2瘦8的豬肉洗淨後捶成茸,荸薺去皮後宰成顆粒。肉茸倒入碗內加鹽、雞汁、味精、胡椒麵、香油,攪勻後分次加入薑蔥水攪打,最後拌入荸薺成餡。

(3)在嫩酵麵中加入小蘇打,少量的白糖和豬油,揉勻後驗堿、下劑、包餡、成型,然後放入籠中用旺火沸水蒸10分鍾左右即成。

破酥包子

主料

麵粉500克,發麵100克,豬肉300克。

輔料

玉蘭片、香菌、金鉤、小蘇打、豬油、鹽、料酒、胡椒麵、醬油、香油、味精各適量。

製作方法

(1)先將老麵泡軟,與麵粉400克拌和揉製成發酵麵團,蓋上濕帕發酵。另100克麵粉與60克豬油拌和擦製成油酥麵。

(2)將豬肉洗淨剁細,香菌、蘭片、金鉤用熱水發製後切成顆粒。鍋置中火上,加入少量的豬油,待燒至四成熱時倒入肉粒,炒散籽後加入精鹽、料酒、醬油、蘭片、香菌微炒幾下起鍋裝碗,拌入金鉤、胡椒麵、香油、味精即成餡心。

(3)在發酵好的麵團內加入適量的小蘇打,反複揉勻使之酸堿完全中和,驗堿正確後,發麵包酥麵壓扁擀成薄皮,卷成簡用手扯成劑子,然後包餡成型。

(4)將包子生坯揀入籠中,用旺火沸水蒸10分鍾即成。

豬骨粥

主料

白米150克,豬骨250克。

輔料

瑤柱25克,腐竹50克,木耳10克,精鹽、味精、蔥花各適量。

製作方法

(1)把米淘洗幹淨,瀝幹水分,用些精鹽、生抽拌勻。

(2)豬骨洗淨,斬成段;腐竹用水發透,洗淨,撕成小塊;木耳用水發透,洗淨,撕成塊;瑤柱用溫水浸軟,撕成細絲待用。

(3)煲洗淨,放入2500克清水,置大火上,放進豬骨,待湯滾沸後,改用小火熬1小時,棄去豬骨,將湯中骨渣濾去。

(4)將骨湯煲置大火上,放進白米、瑤柱、腐竹和木耳,滾沸後,改用小火煲2個鍾頭。

(5)粥在煮的過程中開始變稠時,要經常攪動,以免粘底。煮好後,用精鹽、味精調味,即可裝碗。

臘八粥

主料

大米、黃小米、江米、粘黃米、秫米、菱角米、薏仁米、雞頭米各150克。

輔料

大麥150克,紅豇豆、紅芸豆、白芸豆、紅小豆、蓮子、桂圓、青梅、百合、瓜條、甜杏仁、小棗各250克,糖適量。

製作方法

(1)將菱角米帶皮煮熟,熟後去皮,雞頭米生著去掉外皮,把米粒取下來,上鍋煮熟後再去皮,花生米去皮,小棗洗淨,桂圓去掉皮、核,隻要肉。

(2)將刷洗好的蓮子,掰成兩半,放碗內,加入適量的涼水(水要浸過蓮子),蒸熟取出備用。

(3)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後把秫米、白芙豆、紅豇豆、紅小豆、紅芸豆洗幹淨倒入鍋內煮;等煮成半熟時,再將大米、黃小米、粘黃米、大麥米、薏仁米、江米洗幹淨倒入鍋內一起煮。

(4)待鍋開後,再用微火煮,待粥煮熬至七八成熟時,再將桂圓、百合、花生米、菱角米、雞頭米、甜杏仁、栗子、紅小棗倒入粥鍋內,繼續煮,見粥已發粘性時,再把青梅、瓜條切成小方丁與煮熟刷好的蓮子一起倒入粥內攪拌均勻,開鍋後再煮一會兒移下火來,盛入碗內,再撒上白糖即成。

魚生粥

主料

鮮魚肉200克,大米400克。

輔料

鹽、蔥末、薑末、醬油、料酒各適量,味精、胡椒粉各少許。

製作方法

(1)將鮮魚肉洗淨,去皮去骨,切成薄片,放入酒浸泡。

(2)大米熬成稀粥,趁熱上桌。

(3)將大飯碗用開水燙熱,放少許魚片,加入蔥花、薑末、醬油,然後盛進滾熱的白米粥,加鹽、胡椒粉等凋勻食用。

八寶蓮子粥

主料

糯米、核桃仁、葡萄幹、小棗、青梅、金糕、瓜條、瓜子仁、海棠脯、蓮子。

輔料

白糖、糖桂花等。

製作方法

(1)將糯米洗淨,放入鍋中,加入涼水,用旺火燒沸後改用微火熬成稠狀後,盛入幾個小碗中晾涼。

(2)幹蓮子去掉蓮子皮,用清水漂洗,切掉兩端,去掉蓮子心,放入涼水中,上籠蒸半小時即熟。

(3)核桃仁用開水泡後,去黃皮,切成小塊,小棗用溫水浸泡5小時,洗淨蒸半小時後,與其他果料和蓮子一起放在糯米粥上,澆上糖桂花汁,放入冰箱中冷卻。

(4)取白糖加水,用微火熬成糖汁,也放冰箱中冷卻;食時,將糖汁澆在八寶粥上即成。

蓮子綠豆粥

主料

白米75克,綠豆100克,蓮子30克。

輔料

白果、百合各20克,片糖500克,陳皮1片。

製作方法

(1)白果去殼,去衣,去心;百合用清水洗淨浸泡待用。

(2)綠豆和米揀去砂粒、穀,淘洗幹淨;陳皮浸軟,刮洗幹淨。

(3)煲洗淨,注入清水2500克,燒滾後,加進白米、白果、綠豆、蓮子和陳皮,待又滾沸,改用小火煲煮,經常攪動,約煮2小時。

(4)糖的多少根據各自的口味而定,放進百合,加進片糖,待糖溶,略滾片刻,即可裝碗。

蛋糕

主料

麵粉500克,雞蛋50克。

輔料

白糖50克,青紅絲、五仁適量。

製作方法

(1)將麵粉150克上籠蒸熟,取出晾涼過羅。

(2)將雞蛋打在盆內,用筷子打散,然後加入白糖,攪打到泡多、液體變厚、體積比原來增加1倍半左右,氣泡細出均勻,而不碎散時,即將麵500克拌入,攪勻後不宜過分攪拌,以免麵粉起筋縮成塊。

(3)屜上放方模型,鋪上籠布,撒上青紅絲、五仁,倒入蛋糕糊。

(4)待水沸時,用旺火蒸2~3分鍾,蛋糕尚未結皮時,用手在蒸籠旁拍幾次或將蒸籠提起震動幾次,目的是震破蛋糕表麵上的氣泡,防止麻點。

(5)待蛋糕表麵上結皮後,降低火力約蒸10分鍾左右使模內蛋糕蒸發成型,再將爐火增大,將蛋糕蒸熟。取出切塊擺在盤內即可。

涼黃糕

主料

大米500克。

輔料

紅糖60克,白糖50克,酵母漿60克,小蘇打適量。

製作方法

(1)將大米淘洗幹淨,用冷水泡脹透心後磨製成米漿,用50克米漿放入鍋內攪熟後倒入盆內,然後加入米漿、酵母漿攪勻後加蓋發酵。

(2)米漿發酵至起泡時,加入白糖、紅糖、小蘇打調攪均勻後驗堿(驗堿的方法是將米漿滴一滴在墊有紗布的籠中,蒸熟後色白鬆泡、無酸味即為正堿)。

(4)將特製的模具或木箱放入籠內,墊上濕沙布後倒入米漿,然後用旺火沸水蒸20分鍾,取出晾冷後用刀切成菱形塊即可食用。

熨鬥糕

主料

秈米500克。

輔料

雞蛋400克,白糖300克,蜜玫瑰10克,豬油80克,酵母漿100克,菜油適量,果醬適量,小蘇打適量。

製作方法

(1)大米淘洗幹淨,取350克用冷水浸泡8小時後瀝幹水分,餘下的150克用沸水煮至七成熟時撈出與已浸泡後的大米拌和在一起,再加入冷水,用石磨磨成較濃稠的米漿待用。

(2)將磨好的米漿倒入盆內,加入酵母漿,攪勻後發酵(夏季4小時左右,冬季6小時左右),等漿的表麵有氣泡時加入小蘇打,攪勻後再加入調散的雞蛋、豬油、白糖、蜜玫瑰,攪勻即成糕漿。

(3)將特製的鐵烙碗置於爐火上,待鐵碗燒紅後刷上菜油,微冷後舀入糕漿烙製,烙製七成熟時加入果漿,再倒入糕漿繼續烙製,烙至皮是金黃色、表麵酥脆時即成。

糯米油糕

主料

糯米500克。

輔料

沸水160克,鹽適量,熱水適量,整花椒10克,白堿適量,熟菜油適量。

製作方法

(1)將糯米淘洗幹淨,用冷水浸泡8小時左右,倒入墊有紗布的蒸籠中蒸製,在蒸的過程中撒2次熱水,蒸熟後倒入盆內,加入沸水160克,鹽及整花椒,加蓋放置20分鍾。

(2)先用白堿與熟菜油調製成堿油,在特製的木框內刷一層油,將糯米放入用滾筒壓緊、壓平,待到糯米冷後取掉木框,用刀切成方塊即成糕坯。

(3)鍋置旺火上,加入菜油燒至八成熱時,將糕坯沿鍋邊放入鍋中炸製,炸至色澤金黃時撈出即成。

提絲發糕

主料

麵粉500克,老麵60克。

輔料

白芝麻50克(炒熟後擀成粉),蜜桂花10克,白糖、小蘇打、糖、化豬油各適量,水250克(冬用熱水,夏用冷水)。

製作方法

(1)先用老麵水泡軟,與麵粉、水、飴糖拌和揉製成團,發酵成嫩發麵。

(2)在發好的麵團中加入白糖、小蘇打和化豬油反複揉勻,驗堿後蓋上濕帕餳15分鍾待用。然後用擀麵杖將麵團擀成3毫米厚的長方形薄皮,再均勻地刷上化豬油,將麵皮疊為三層,用刀切成8厘米長的節。每個節再橫著切成絲,最後用手捏住絲的兩頭,略帶長後放入抹了油的籠內待用。

(3)旺火沸水蒸8分鍾後,出籠倒在案板上,趁熱輕輕地抖散成絲。然後將鍋置中火上,加入化豬油,油化後倒入糕絲炒製;待油均勻地浸入糕絲後,將鍋端離火口,撒入白糖、蜜桂花拌勻後裝盤,最後撒上熟芝麻粉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