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生死兩茫茫(2)(1 / 2)

從大堂回到後院的黎晴照忽略了身邊的溪亭,獨自走到秋千旁,坐上去。兩隻手攀上了那纏著花邊的秋千繩索,似乎有些百無聊賴!

低頭看了地麵好久,卻看不出所以然來。思維還在半意識狀態,腳尖卻已經頂到了地上,在腳的作用力下,秋千緩緩移動,秋千上的藤條也在微微晃動著。

因為近段時間以來她一直都在讀李清照的詞,所以還記得李清照在她的詞裏提到過了好多次‘秋千’,不知道當時的李清照是否也和她此刻同樣心情?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沉水嫋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想著想著,一首《浣溪沙》便脫口而出。

“好詞。”晁補之和李格非不知何時到了後院,剛好聽到黎晴照誦出的這首詞。

“晁叔叔!”她沒有想到他們會到後院來,看到臉色並不怎麼好的李格非,她急忙從秋千上跳了下來,像個犯錯的孩子一樣站在秋千下。

“剛才那首詞可是清照所作?”晁補之看黎晴照叫了一聲晁叔叔之後便低頭不語了,因而詢問道。

微微點頭,隻可惜,此清照非彼晴照而已!可是一接收到李格非不得放肆的眼神,那個還未出口的‘是’字就被搖頭代替了。

晁補之無所謂的笑笑,“能告訴我這個點頭又搖頭是什麼意思嗎?”他自然是看到了李格非和李清照之間的眼神交流,隻是不點破。

“這首詞不是我寫的,我、我是借用別人的。”盡管這個借口似乎很爛,但她確實盜用了李清照的詞,而不是她臨時所作。她甚至都不細琢磨詞裏麵寫的是否與此情此景相符就這麼背出來了。

聽了黎晴照的說辭,晁補之似乎明白了她對自己善詩文的事如此諱莫如深的緣故了,再聯係剛才格非的臉色,似乎是不想讓自己的女兒鋒芒過露。轉而對李格非說道:“格非,此次回曆城逗留幾天?”他知道李格非在汴京還有公務需趕回去,要不是過幾天正是他亡妻的祭日,他和女兒一時半會也不會回曆城來。他一方麵想和他多聚幾日,另一方麵,確實也想趁此機會多了解一下格非的這個女兒,以前格非一直都把她收藏得太深。

“等亡妻的祭日一過,我們就要趕會東京去了。”李格非有些惋惜地說道。他也同樣想和晁補之多聚幾日,可是他抽不出閑暇的時間。

王氏的墳前,即使9年已過,可是因為時常有人來打理因此沒有長出太多的雜草來,可是墳邊的柳樹卻已經翠綠得發亮了。

“清照,給你母親上柱香。”站在墓前的李格非神情落寞地看了一眼墓碑,輕聲對站在自己身旁的女兒吩咐道。

黎晴照聽從李格非的話給墓裏的女人上了一炷香,她想,即使那個王氏和她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可是她還是應該這樣做,不知道出於何種因由。

看著自己的女兒已經懂事了,他是不是該高興。可是發妻曾經的歡聲笑語和細語柔情如今都已化作了一座孤墳,她在裏頭,而他,卻在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