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次第豈無風雨(2 / 2)

“……”她可以想象,可是她卻不願意去想象。但是,她知道,並不是每個亡國之君都能成為越王勾踐的,那麼,趙佶的最終結果一定是自己知道的那一個。

“也許這樣的結局最好。”隻是可惜那些百姓,國破家亡,他是解脫了,而他的國家他的子民呢!被囚禁在金人處的趙佶麵對囚樓外的月光,頓時思緒萬千。“希望她能夠平安。”轉回頭的時候,趙佶失落地叨念了一句。可是在這樣的亂世,又有誰能夠幸免?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撚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報,禦營統治官王亦已經叛亂了!”二月的時候,一人來報。

“無妨!”不懂軍政的趙明誠當時並沒有放心上。忠於朝廷的下屬在得不到趙明誠的指示後自行布下了陣法,在夜裏王亦果然來襲,卻因為他的部署得當一舉擊敗了王亦叛軍。但他到達趙明誠落腳處時,卻有人來報他早已經從城牆上逃跑了。

“這就是你選擇的那個人嗎?”黎晴照再次被趙構‘請’到了他暫時落腳處。和她談論的卻是她的丈夫。那個在臨戰的時候表現的怯懦無比的男人。

她無法否定人對生之渴望,她知道如果是自己,她同樣會那麼做,可是有人當著她的麵說那人的不是時,她心底卻還是希望自己選擇的人的形象是高大的!

“如果是趙公子,會如何做?”麵對生死,人們想到的都是報保命為先,難道不是嗎?

果然,被黎晴照這麼一問,趙構再也沒有說話。

如今,江寧已經改為建康府了,可是這一個名字的更改正的有意義嗎?國破家亡不會因為一個名字的改變而從人們的心中抹去,也不會因此覺得那些往事不曾發生。

“其實最自私的那個,是我才對。”站在趙明誠墓前的黎晴照暗自神傷,她還記得,自己趕回去的時候,趙明誠已經病重在榻上了,那一切來得那樣突然,讓她驚慌失措。不知早就知道這一天必定會來的嗎?趙明誠在病榻前對她說的那番話,她是再也忘不掉了,而且會時時提醒她,她是個多麼自私的人,自私得連她自己都快不認識自己了。

明明是她負的他,可是他臨死的時候依舊感激她陪伴了他,明明是她讓他孤獨了一生,她霸占了那個妻子的位子卻什麼也給不了他,他最後卻反過來安慰自己,說是他沒有放她尋找她的幸福,他說他自私地想要留她在身邊,隻是她沒有想到,他那一次從城牆上的逃跑並不是因為他的怯懦,而是他害怕自己比她先死了,再也照顧不了她了,所以他必須活著。也許他隻想著守護她的幸福而忽略了那城裏的百姓,這就是他的報應。而她何嚐不自私,她自私地利用他的愛在這個夾縫中生存,她……可是如今說什麼都是徒勞了,人已逝,一切再提起,似乎都沒有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