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高脂血患者的日常生活保健(3 / 3)

所以對於有高脂血症的老人應積極治療高脂血症,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品,這不僅有助於防止動脈粥樣硬化,而且對防止老年性耳聾也很有益。核桃、鬆子、榛子等植物脂肪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膽固醇,所以經常食用有助於防止老年性耳聾,特別是伴有高脂血症者。魚油,特別是某些海洋生物含的脂肪也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不僅可降低血膽固醇,而且可調整前列腺素與血栓素A2的平衡,從而可抗血小板聚集。

當老年人出現聽力減退時,最好去醫院化驗血脂。對由高脂血症引起的耳聾,在合理治療後,如血脂控製得好,可有效地延緩聽力減退。

高脂血患者不要隨便停藥

血脂不隻指三酰甘油,還包括膽固醇。對心腦血管疾病發生來說,膽固醇所起的作用更重要。膽固醇主要存在於低密度脂蛋白中,這類脂蛋白像河塘裏的淤泥,進入血管依附在血管壁上,從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使血管狹窄或堵塞。更可怕的是,這些斑塊表麵的“纖維帽”會破裂,造成斑塊內溶物與血液發生反應,在短時間形成血栓,使心髒上的大血管(冠狀動脈)突然阻塞,造成病人在毫無症狀的情況下突然死亡。

綜上所述,積極降低膽固醇是對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心肌梗死和腦卒中最關鍵和最根本的治療。

人們總以為降脂治療僅需一個療程,這種病還沒有多麼可怕,血脂降下來後就可以停藥了。其實,動脈粥樣硬化是長期形成的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

當血脂降到接近期望水平,應適當減少用藥劑量,長期小量維持治療,而不是立即停藥。這是因為高脂血症除有外界原因,如飲食、運動等,還有自身代謝、遺傳等原因,它們在體內長期影響著血脂。如果降脂達到標準後,過早地停藥,血脂水平極容易再度開高。所以,應該在醫生指導下製定一個長久的治療計劃,有效地長期控製血脂。

不要完全依賴藥物控製血脂

雖說高脂血症是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的重要原因,但血脂高並不是一定會得這些疾病。如果長期血脂高可使血管彈性降低、硬化、狹窄,甚至血黏度增高,微小血栓形成,這個過程是一個慢性積累性進行性加重的過程,當它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會使血脂增高。在血脂增高初期,還沒有發現有高血壓、心髒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時,特別是年輕人和絕經期的婦女,完全可以用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調理來降低血脂。如控製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取,多吃粗糧、蔬菜和水果,戒煙限酒,堅持運動、減肥等非藥物治療,隻要持之以恒,一定會有成效的。

在飲食調理和體育鍛煉等方麵進行治療後,仍沒有多大起色,或已有高脂血和其它病變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降脂藥。即便吃藥也要與飲食調理、運動減肥等結合起來才會有好的效果,不能光依賴藥物來降低血脂。

如果患者除了高脂血症外,還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症時,或是有冠心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太低時,則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積極的藥物降脂治療,並堅持配合運動飲食等方法,將血脂控製在理想水平上,以維護血管功能,降低和減輕高血壓、心髒病等疾病發生的危險性。

降脂治療要做好打長久戰的準備,患者不要期望能在短期內治愈,也不要見血脂降到正常水平就不再注意飲食,否則血脂又會回升,甚至比以前更高。高脂血症導致的不良後果很短的時期內是難以發覺的,所以不能忽視對它的治療,更不能等到病變時再進行治療。

高脂血患者須及時補充卵磷脂

卵磷脂富含B族維生素中的膽堿和肌醇,大量不飽和脂肪酸以及磷元素和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集維生素、油類物質、礦物質的精華於一身,協調人的生理機能。

人體含有兩種磷脂成分,即卵磷脂和腦磷脂,以卵磷脂為主。人體卻不能合成磷脂,必須每天從外界攝取,若攝入不足,則會產生多種疾病。

卵磷脂的生理活性極為廣泛,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

降膽固醇、降血脂

卵磷脂是強有力的乳化劑,能把脂肪和膽固醇“乳化”成極小微粒,甚至能化解已形成的“粥樣硬化斑”,從而降低血脂,達到減少腦卒中和心肌梗死等病的發作機會。卵磷脂作為乳化劑,還能幫助人體吸收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以供人體之需。

構成細胞膜

細胞膜具有特殊的通透性,細胞膜這一特性對細胞新陳代謝至關重要。隻有當人體攝入足夠的卵磷脂,才可以改善細胞功能,進一步提高人體細胞的再生力,延緩衰老以及增進人體活力。

健腦益智

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卵磷脂。卵磷脂被攝入人體後,隨血流進入大腦,參與合成乙酞膽堿——一種神經遞質(即大腦內傳遞信息的物質)。大腦內乙酞膽堿含量越高,神經傳遞越快,人的反應越敏銳,思維越快,記憶越牢固;反之,神經傳遞就慢,不但記憶差,而且反應遲鈍、思維減退;老年人普遍缺乏乙酞膽堿,因此易患老年性癡呆症。

其他功能

卵磷脂既可以促進腺體分泌,又可以調節和平衡內分泌係統,還能幫助分解皮下脂肪、促進機體新陳代謝等,此外還有保肝作用。

卵磷脂缺乏就會出現反應遲鈍、記憶減退甚至癡呆的病症,因此應適當補充卵磷脂,尤其是老年人和體弱多病者,最好的補充辦法為食補。蛋黃(含10%)、大豆(含2%)、豬腦、豬肝、蘑菇、花生和核桃等堅果,均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如果食補效果不夠明顯,可用藥補,藥補的療效確切,而且不良反應小。

由於卵磷脂的口感相當不錯,因此它完全可以作為一種多功能食品添加劑。比如冰淇淋的滑潤細膩、麵包的香甜鬆軟、奶粉的速溶功效等,都是卵磷脂在其中發揮出的神奇功效。

但在食補時應注意:許多脂肪類食品,雖含有豐富的卵磷脂,但也含有很高的膽固醇(如豬腦),老年人及心血管病者應慎食。卵磷脂雖好,但屬高熱量脂肪,不宜多食,否則易長胖和形成高脂血。

不要盲目進行降膽固醇治療

因為降脂藥物在肝髒代謝,因而可加重肝髒的損害。因此,活動性肝炎的病人不適合服用降膽固醇的藥物。

動脈粥樣硬化是一個相當緩慢的過程,某一時期內停止服用降脂藥物對治療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症的遠期效果的負麵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再加上膽固醇及其生物合成途徑的其他產物是胎兒發育不可缺少的成分,包括類固醇和細胞膜的合成。值得注意的是,他汀類降脂藥物在降低膽固醇生物合成的同時,就已經減少了膽固醇生物合成通路的其他產物,孕婦服用這類降低血脂藥物很可能損傷胎兒。因此,懷孕或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降膽固醇藥物,暫停服用,利遠遠大於弊。

由於許多藥物經人乳分泌,而且降脂藥物潛在的副作用,從這一角度來說,哺乳期婦女也不適合服用降脂藥物。

所以,並非所有的冠心病病人都適合進行降低膽固醇的治療。老年病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癡呆、晚期腦血管疾病或活動性惡性腫瘤的病人,采取降脂治療是有很大弊端的。

我國有較多的學者認為,膽固醇“低比高好”,但不讚同“越低越好”。醫學調研資料顯示,中國人腦出血發病率較西方國家高,應該清楚腦出血發病率隨血清膽固醇水平下降而降低,一旦血清膽固醇水平小於3.64毫摩爾/升(140毫克/分升)時,腦出血者非但不降低反而會增多。有的研究也表示,中國人血清膽固醇水平小於3.64毫摩爾/升者壽命較短。

對於老年人來說,最佳膽固醇範圍在5.2~5.6毫摩爾/升(200~219毫克/分升)之間。低膽固醇並非老年人健康的必須因素之一,極低膽固醇可能與冠心病有關,這說明高齡病人的降脂治療要多加小心,降到適當水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