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歐洲三國紀行(上)(1 / 3)

歐洲三國紀行(上)

名家

作者:邱華棟

5月18日

我們這個奔赴法國、意大利的采風訪問團,一共有十六人,成員除了文聯的三位工作人員之外,其他還有書法家兩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趙方和鄭曉華,作家兩位是星竹和我,攝影家兩位,京劇、評劇、昆曲、河北梆子演員五位,國畫家兩位,是南海岩和嶽永逸。也就是說,作家、畫家、書法家、戲曲演員、攝影家,共同構成了我們出國采風的團員。全都是藝術家。

5月18號上午十點鍾,我們在三號航站樓中國海關標誌下集合,十一點辦理完登記手續乘坐有軌電車到國際航班區。因為距離登機還有一個多小時,我們就在機場免稅區閑逛,還吃了比薩餅。一點鍾在E51號登機口,登上國航CA933航班,直飛巴黎。飛機兩點起飛,飛了十一個小時,飛行期間我都睡不著,不斷地拉開遮光板,去看飛機下麵的大地。我看見了俄羅斯廣袤的山川草地和森林,也看到了空中的雲彩不斷的變化。

當地時間傍晚十九點,北京時間淩晨一點,我們抵達了法國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這個機場是安德魯先生設計的,現在的確又舊又破了,尤其是和首都機場的三號航站樓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出關順利,旅行社的車子來接我們去埃菲爾鐵塔附近的一個中餐館吃飯。中餐館的飯很一般,有五六個菜,都是又鹹又難吃的菜。之後我們抵達了假日INN,那是一個小的連鎖旅館,類似我們的如家快捷酒店。這時是當地時間十點三十分,北京時間淩晨四點三十分。我看到,巴黎街頭兩廂車很多,到處都是車子,就像2013年的北京車滿為患一樣,停車非常困難。

導遊有兩位,一位姓曹的女士,家在東直門的中紡出版社,四十多歲,據她說老公卷錢逃走了,她隻身來到了意大利,嫁給了一個意大利人。她一頭染的黃頭發,初看以為就是一個意大利女人呢,可是一嘴的北京話。另一位姓金,一個年輕姑娘,金姑娘很漂亮,她已經嫁給了一個法國小夥子,做兼職導遊為內地遊客幫忙。她是武漢人,父母親都是大學老師。金小姐負責在法國的導遊,她個子高高的,長得不錯,現在很有些法國人的味道。給我們開旅遊大巴的司機是一個意大利人,性格奔放。

巴黎!據說過去叫做光之城,在歐洲人眼睛裏是上帝最眷顧的地方。我感覺巴黎比北京要冷一些。建築都是那種石頭房子,非常牢固,表麵上看陳舊而衰敗,其實,裏麵都是金碧輝煌,或者都是百年以上的家底,非常厚實,是中國的中產階層家庭不好相比的。巴黎高大的建築較少,高大的建築都在德方斯地區。巴黎的梧桐樹很多,也有槐樹。

5月19日

可能是時差的原因,我在當地時間淩晨三點多就醒了。賴床了半天,迷迷糊糊的,六點鍾起床洗澡。據說這家旅店是四星級,但是我覺得跟國內的三星差不多。我們去早餐廳吃了早飯,今天早晨的八點二十八分鍾,北京時間下午的二點二十八分,在巴黎假日Inn酒店的818房間,觀看著中央電視台的四頻道國際頻道,我們倆遠在歐洲,和國內的人一同為汶川地震的死難者默哀三分鍾,國家領導人默哀的那種莊重、肅穆的場麵,以及國內各個地方默哀的場麵都十分感人,讓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我們很快上車出發,先去了埃菲爾鐵塔。這個有名的鐵塔的確是高大,站在鐵塔的褲襠下麵,我們什麼都看不見。天氣非常好,非常晴朗。雖然導遊要我們注意小偷,很多人排隊上鐵塔,我們要去的地方很多,隻能以鐵塔作為背景進行照相。但是我決定花錢上去,我上到了二層,發現已經很高了,可以看到附近的小廣場、樹林、水池和騎馬走過的警察。以及到處都是的那種巴黎的矮房子、石頭房子。

下來後,我們在鐵塔的各個方位以它為遠景和背景照相。接著,我們上車去了凱旋門,沿著前往凱旋門的那條名牌林立的大街,往凱旋門的方向而去。圍繞凱旋門的車輛迅速地開著,我們就像所有的可笑的遊客那樣,傻逼嗬嗬地以凱旋門為背景照相。

當然,我喜歡觀察法國人,我聽說凡是遊客多的地方都看不到法國美女。我在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和凱旋門以及協和廣場上,都沒有看到什麼法國美女。她們要麼在寫字樓裏,要麼就在晚上的夜總會裏。在香榭麗舍大街上行走,我在街上看到的,都是神色興奮、惶惑、疲倦的不知道哪些國家的來到這個偉大城市的醜女人或是一般的女人。當然,咖啡館、名牌店、有意思的各種店鋪,是這座城市的血肉和活性存在。但是我們這樣的走馬觀花的遊客,沒有時間去仔細地領略了。

經過蓬皮杜藝術中心,這個由蓬皮杜總統冠名的藝術館,我們竟然沒有時間進去,哎呀這個采風!後來聽說我們主要的行程是在意大利,在意大利會讓我們看夠那些博物館的。好吧,好在我們來到了最著名的羅浮宮。

羅浮宮,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了,過去曾經是王宮,據說也是最古老和最大的博物館之一。始建於1204年,呈U字形分布,老館建於路易十四時期,新館建於拿破侖時期。我們在這裏停留的時間是兩個小時。當然時間很緊張了,可是也很好了!我們先看到的就是羅浮宮門前那個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還有一個倒金字塔進入到了羅浮宮的下麵,成為一個倒垂的錐體。在羅浮宮,有一個國內某個大學來的姓李的導遊,給我們講解,每個人有一個耳機,這位當過大學老師的李導遊講得不錯。我們的時間有限,主要看了雕塑館和繪畫館。我對雕塑的興趣一般,因為雕塑這種紀念性的藝術,很難有特別讓我興奮的東西。而繪畫就不一樣了。在羅浮宮的繪畫館裏,我可以看到整個歐洲美術史上所有的傑作的大部分。這太令人興奮了!那些油畫,我們看到的全部都是真跡。真跡帶來的感覺讓人震驚。我想了下覺得還是我自己走,約好了時間地點,我就跑了。

我先來到了地下一層,看了古代希臘、羅馬時期的雕塑,以及古代埃及文物展。還看了羅浮宮曆史展和伊斯蘭藝術館。在一層,我看了德農館裏的意大利雕塑,真的是美不勝收,打破了我對雕塑的成見。米開朗琪羅的《垂死的奴隸》真的很棒!我驚呆了。此外,這一層的五到十九世紀的法國雕塑展也非常好,我徹底放棄了對雕塑的成見。這些藝術作品給了我很大的信心,讓我在寫作上有了很好的曆史感。

在二層,法國繪畫館裏的法國繪畫,讓人崩潰。此外,意大利繪畫、西班牙繪畫,以及黎塞留館的法國七月王朝、十九世紀、文藝複興時期的社會生活史展覽,都很迷人。在三層,我看了一點法國繪畫、弗拉芒地區繪畫和德國繪畫以及北歐和弗拉芒地區繪畫藝術展,還有俄羅斯繪畫,看得忘記了時間,我的電話響了,我趕緊下樓,去和他們會合。

當然,羅浮宮館藏的“三寶”維納斯雕像、蒙娜麗莎和勝利女神雕像,我都看到了。蒙娜麗莎畫像麵前永遠都圍著人,圍著中國人的時候也很多,中國人最喜歡尖叫,“啊,蒙娜麗莎!”好像他們真的懂這幅畫似的。哎呀哦媽呀,中國人簡直都瘋了!圍在蒙娜麗莎的跟前水泄不通,唧唧喳喳,這樣的團夥旅遊團實在是一個景觀,估計在法國人眼裏比當年的日本遊客還讓人討厭。

我們是在倒金字塔下麵的拿破侖廳會合的。那裏有遊客服務中心,以及書店、紀念品商店。我買了一本畫冊和導遊手冊,然後不得不出去,我們一起上了大巴車子,前往巴黎聖母院去參觀了。今天在巴黎安排得太滿了,簡直是把所有的大餐都安排到一頓裏麵吃,這就是旅遊團的招數。我想,再有機會,就多待些日子,有好朋友帶著慢慢看。但是我又想,可能沒有這樣的人能耐心地帶你看一個你其實不怎麼有興趣的城市。的確,巴黎再好,也是他鄉。不是我的城市,是我可以想象和通過資料了解的城市。要是在這裏生活,我一點興趣都沒有,它和我沒有任何感應關係。即使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之一。

巴黎聖母院高大、堅固、結實、輝煌,它的雙體建築非常宏偉,正如那部同名小說一樣宏大。在門口的廣場上有鴿子,還有乞丐。他們說,巴黎的小偷也是這裏最猖獗,最近一些年尤其喜歡偷中國人的東西,因為中國人喜歡帶現金。我們魚貫而入,在巴黎聖母院的裏麵,那玻璃彩畫,那幽暗的,光明的外麵的光線射進來,那肅然的氣氛都和聖母有關。關於巴黎聖母院,一本書寫不完,我們就是走馬觀花看看就很好了。

沒有被偷,暗自慶幸。其實,我在兜裏裝了一點錢,就是打算喂巴黎的賊的,因為巴黎的賊全世界有名。消財滅災啊,可是,竟然沒有人偷。小偷呢?我們上了大巴車,車子把我們拉到了老佛爺百貨商場。其實這個商場的法語發音應該是拉法葉特商場。可是,因為中國遊客肯定會來這裏,而且來了就會大把地花錢,於是,老佛爺百貨商場就這麼叫開了,因為是諧音啊。

我們下了車子,沿著小街走過去,進商場一看,果然有很多中國導購小姐在穿梭,引領著提著大包小包的中國人去結賬,去購物區。商場地上高達七層,地下兩層。零層賣香水首飾化妝品女包手表,二三四層全是女裝。五六是男裝和童裝,七層有餐廳我們沒有上去。地下一層是青少年裝和文具書籍唱片等等。這還是老佛爺百貨商場的主樓。旁邊還有男裝館和家居生活藝術商場,各有三層,可見老佛爺百貨商場的確很大。

啊,商店裏一派繁忙啊,好像來這裏的中國人明天都不過了,就今天死了一樣,瘋狂購物,人人的眼睛裏在噴火。那些優雅的、苗條的法國女店員,即使內心裏充滿了對東方人、對中國人的陌生感和厭惡,但是中國人掏出錢來的時候她們的笑容還是非常燦爛的,而且不是假笑,是真的在笑。我冷靜地觀察,沉著地應付,按照家人給開的一個單子,買了些家人想要的東西,很快結束了戰鬥。

然後我到地下一層的書店裏,耐心地翻閱那些法語書籍。我注意到,法語書籍是世界眼光的,他們翻譯的外國文學特別多。中國作家的也有至少二十多本,莫言、老舍、葉兆言、衛慧、蘇童都有,還有日本浮世繪,八大山人的畫冊等等。這已經是很不易的。我在瑞典的書店裏,就注意到瑞典人是非常幸福的,因為瑞典的書店是非常具有世界文學特征的,各個國家的新文學全都有翻譯。因此,我覺得瑞典文學愛好者都可以當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他們的視野是全球化和最新鮮的,不像美國人的封閉和自大。因為美國人很少閱讀美國作家以外的其他國家作家的書。我買了上下冊的法語版的《金瓶梅》,感到很滿意。《金瓶梅》的各種譯本我有十多種了。

很快,天色暗了,可是中國遊客們還在血拚。我們十六個人買了一萬多歐元的東西,不錯了!導遊喊:該走了!都急了,雖然導遊有提成,可我們還要夜遊塞納河呢。於是,我們去了。塞納呢沒有人想象的那麼好。河邊有人跳舞,還有人打手鼓。讓我想起來我在北京的什刹海見到過的一個外國人在那裏起勁地打著手鼓,背心都被汗水濕透了。

夜遊塞納河是美好的,我們手持船票,上了遊船。這個時候是晚上八點三十分。遊船很不錯,是敞篷的。我們在阿勒馬斯橋附近上船,遊船向埃菲爾鐵塔那邊開過去,遠遠地可以看見沿岸的燈火。經過了小型的自由女神像,在天鵝島掉頭,遊船往回走,經過了波旁宮,經過了法蘭西學院,看到了在河中間的島嶼上的司法大廈、貴族監獄、巴黎聖母院,經過了聖·路易島掉頭,穿過了瑪麗橋,又穿過了新橋——有部電影叫做《新橋戀人》,是朱麗葉比諾什主演的,講述兩個邊緣人的愛情和這座橋的故事。哎呀,都有了,所有的記憶、曆史、電影、傳說,都和塞納河有關的東西在我的腦海裏浮現,加上導遊喋喋不休地介紹,都混成了麻繩在我的腦子裏糾結。船上有鋼琴、小提琴的伴奏,十分浪漫。

一個小時之後我們上了岸,有點不想上岸,可是不得不上岸。

回到了房間裏感覺好累。一看表,晚上十點了,哎呀,該睡覺了,於是我倒頭就睡了。

5月20日

凡爾賽宮是今天參觀的要點。它距離巴黎市區十八公裏,是法國最重要的王宮和花園。前麵是宮殿,後麵是花園。還有一個瑪麗·安特奈特王後建的一個花園,都非常美麗。天氣很好,有風,遊客特別多。據說賊也很多。我又在兜裏裝了幾十歐元,看看哪個賊比較幸運,可以中我的大獎。我是前武術運動員,但是我想強龍不壓地頭蛇,我不會動手的,萬一對方有槍,我還是會倒黴的。

根據資料說明,凡爾賽宮是十七世紀法國王朝政權的象征,是歐洲“最宏偉、最輝煌、最美麗”的皇家宮殿花園。的確是這樣,凡爾賽宮實際上就是圓明園和頤和園加起來的感覺。可惜,圓明園被毀壞了。我去年在俄羅斯的彼得堡也參觀了彼得大帝建設的那個花園,就是仿照這個凡爾賽宮建設的,也是規模宏大,但是比較粗疏,就是不如法國人搞得精致典雅輝煌。1624年,路易十三將這裏建造成狩獵用的行宮,接著,路易十四於1661年開始大規模擴建,三十年之後形成了歐洲最壯觀的宮殿。從此,凡爾賽宮成為法國建築和宮廷文化的象征,和法國的文學、芭蕾舞、繪畫、戲劇等影響全世界。

我們先進入到凡爾賽宮的正門,一進去,就可以看到有一個三麵合圍的小廣場,正麵建築就是當年路易十三的狩獵行宮。紅色的牆體有大理石的裝飾,這個地方就叫做大理石庭院。我們跟著導遊前進,很快上了二樓。進入到海格力斯廳,這個廳是王家小教堂,又是路易十四的接見廳。接著進入豐收廳,這裏擺放了很多曆代法國國王的獎章和珍寶收藏。我們接著進入到維納斯廳,這裏有精美的台球桌,過去還有路易十四純銀打造的一套家具,被拿去化作銀幣了。接著,進入到戴安娜廳。戴安娜是月亮女神,我寫過一部小說,女主角就是一個英國人叫戴安娜。牆壁上,可以看到很多精美的瓷器作為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