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藥物輔助治療
借助藥物也可以有效治療老年人的神經衰弱,經常使用的有抗焦慮藥及抗抑鬱藥,這些藥對穩定病人焦慮煩躁或抑鬱情緒有明顯效果,其中抗焦慮藥又多有改善睡眠作用。常用的藥物有阿普唑侖、黛力新與氟西汀、帕羅西汀等。若部分病人自覺腦力遲鈍、記憶減退,可予服用小劑量腦代謝改善劑,如吡拉西坦、銀杏葉片等。
此外,老年人神經衰弱的療法還有物理治療,具體有經絡導平治療、電磁場治療、腦功能保健治療、生物反饋治療等多種。
總之,神經衰弱症狀繁多,且病程遷延,得病後短期內能藥到病除者甚少,雖現有治療神經衰弱的方法不少,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康複治療、物理治療,中醫治療等,每種治療方法都各有所長,很難說其中的哪種方法效果最好。選擇治療方法一般都因人而異。
治療神經衰弱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一旦方案既定,不宜隨意更動,見效後仍需要做適當鞏固。若我們能調動自己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更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貼心小提示
治療老年人神經衰弱的方法很多,食療也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神經衰弱的老年人,飲食宜清淡,以平補為主。避免吃辛辣有刺激性的溫燥食品如胡椒、辣椒、蔥蒜等食品。這裏介紹老年人神經衰弱的食療譜供參考。
百合米羹。生百合100克至150克,蜂蜜50克,攪拌蒸熟,臨睡前半小時食之。適用於神經衰弱、睡眠不寧。
酸棗芡實粥。炒酸棗仁60克,粳米400克。將酸棗煎熟,去渣取汁,與粳米一起煮粥,每次適量食用。酸棗仁具有抑製中樞神經、鎮靜、催眠等作用。
玉竹豬心。玉竹50克,豬心500克。將玉竹切碎煎水兩次,取汁1500毫升,再將豬心與藥汁入鍋內加蔥、薑等調料同煮,至八成熟時,撈出放入鹵汁中加入鹽、糖等成濃汁,糊住豬心即可。玉竹豬心有安神寧心,養陰生津之效。
桂圓枸杞粥。桂圓肉15克、枸杞子10克、紅棗5枚、粳米100克,酸棗仁15克(煎汁去渣),共煮成粥,晨起空腹和睡前各服一次。適用於血虛眩暈、耳鳴、失眠等症。
桂圓芡實粥。桂圓肉、芡實各20克,粳米100克,酸棗仁15克(煎汁去渣),共煮成粥。食用時調入蜂蜜,分早晚服用。適用於神經衰弱、智力衰退、肝腎虛虧等症。
遠誌棗仁粥。遠誌、炒酸棗仁各10克,粳米50克,先將遠誌、酸棗仁水煎去渣取汁,再與粳米煮成粥。晚間睡前當消夜食用,適用於血虛所致的驚悸、健忘、失眠等症。
核桃茯苓粥。核桃仁50克,茯苓25克,粳米100克。將核桃仁、茯苓研末,與粳米一同煮粥,可用食鹽與香油調味,早晚各服一次。適用於心脾兩虛所致的失眠、健忘、多夢等症。
芝麻核桃粥。黑芝麻、核桃仁各50克,桑葉60克,粳米100克。桑葉煎煮取汁去渣,芝麻、核桃仁研末,與粳米共煮成粥。加少許糖調味,早晚各服一次。適用與腎虛多夢、失眠、腰痛等。
豬心小米粥。豬心一隻,小米100克。將豬心切成細絲,鍋中放油微炒,和小米做成稀粥,加鹽少許即可。以粥代飯,早晚各食一次。有寧心安神、促進睡眠之功效。
花生赤豆湯。鮮花生葉15克,赤小豆30克,蜂蜜兩湯匙;水煎服,臨睡前飲服,可治失眠症。第四節學會去除人生的焦慮感
人們在不同場合常有焦慮體驗,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然而,焦慮過度、持續時間較長就是一種病症了。
著名的心理學家愛麗恩指出:“人的認識直接影響情緒,錯誤的或不現實的認識會導致異常的情緒反應,進而產生各種身體和心理病症,如果矯正了認識,就能改善情緒反應並消除焦慮症狀。”
那麼老年人焦慮症到底有什麼表現?老年人患上這種心理疾病後該如何調整克服呢?
1、了解老年焦慮的原因
焦慮失調是我們老年心理疾病的重要成因和表現之一。經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煩意亂,坐臥不安,有的為一點小事而提心吊膽,緊張恐懼。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做焦慮,嚴重者稱為焦慮症。
由於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和心理狀況,老年性焦慮症通常有其特殊性:有較明顯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症狀,如失眠、健忘等;軀體化症狀較突出,如頭痛、頭昏、胸悶、遊走性麻木或針刺樣疼痛感等;常與軀體疾病如中風、心髒病等合並存在。
老年性焦慮是老年人常見的心理疾病,通常是多種因素疊加誘導形成的。
(1)心理狀況變化
我們到了老年,生理和心理狀況發生變化,性格逐漸向以自我為中心、頑固、多愁善感及孤獨等方向發展。
(2)一些外在的刺激
例如我們人老了,某些急、慢性病痛也接踵而至,容易出現焦慮、緊張和恐懼心理。
通常情況下,我們老年人的焦慮往往與軀體疾病並存,二者之間又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使軀體症狀表現得更加突出,因而往往忽略了焦慮的存在。
(3)家庭因素影響
如經濟財產問題、尊老愛幼問題、健康問題、鄰裏關係及突發事件等,如果處理不當,也容易讓老年人陷入焦慮泥潭中。
(4)遺傳因素影響
在焦慮症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緣親屬中同病率為15%,遠高於正常居民;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為25%,而單卵雙生子為50%。
有人認為焦慮症是環境因素通過易感素質共同作用的結果,易感素質是由遺傳決定的。
最後,社會環境因素如退休後的失落感、對踐踏社會道德的不滿等也是常見的原因。
2、認識老年焦慮的分類
焦慮是老年個體由於達不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致使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敗感、內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種緊張不安帶有恐懼性的情緒狀態。一般而言,從焦慮的對象來劃分,焦慮可分為三大類:
(1)現實性或客觀性焦慮
如我們老年人渴望心愛的孫子、孫女考上大學,他們目前正在加緊複習功課,在考試前爺爺顯得非常焦急和煩躁。
(2)神經過敏性焦慮
即不僅對特殊的事物或情境發生焦慮性反應,而且對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焦慮反應。它是由心理和社會因素誘發的憂心忡忡、挫折感、失敗感和自尊心的嚴重損傷而引起的。
(3)道德性焦慮
即由於違背社會道德標準,在社會要求和自我表現發生衝突時,引起的內疚感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有的老年人怕自己的行為不符合自我理想的標準而受到良心的譴責。如自己本來是被周圍人認為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但在電車上看到歹徒圍攻售票員時,由於自己勢單力薄,害怕受到傷害而故意視而不見,回來後,感到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深感內疚,繼而坐立不安,不斷自責。
從焦慮的緩急程度上來分,老年焦慮症可分為急性焦慮和慢性焦慮兩大類:
急性焦慮主要表現為急性驚恐發作。患者常突然感到內心焦灼、緊張、驚恐、激動或有一種不舒適感覺,由此而產生牽連觀念,妄想和幻覺,有時有輕度意識迷惘。急性焦慮發作一般可以持續幾分鍾或幾小時。病程一般不長,經過一段時間後會逐漸趨於緩解。
慢性焦慮症情緒可以持續較長時間,其焦慮程度也時有波動。老年慢性焦慮症一般表現為平時比較敏感、易激怒,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事就心煩意亂,注意力不集中,有時會生悶氣、發脾氣等。
3、防治老年焦慮的措施
焦慮心理如果達到較嚴重的程度,就成了焦慮症,又稱焦慮性神經官能症。
焦慮症是以焦慮為中心症狀,呈急性發作形式或慢性持續狀態,並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為特征的一種神經官能症。這種疾病對我們老年人的身心有很大的危害,
所以我們老年人應該在焦慮還沒有演變成為疾病前,就應該及時做好防治工作。
(1)保持良好心態
進入老年,我們首先要樂天知命,知足常樂。古人說:“事能知足心常愜。”老年對自己的一生所走過的道路要有滿足感,對離退休後的生活要有適應感。
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老是追悔過去,埋怨自己當初這也不該,那也不該。因為理智的老年人不注意過去留下的腳印,而注重開拓現實的道路。
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穩定,不可大喜大悲。人們常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所以我們老年人要心寬,凡事想得開,要使自己的主觀思想不斷適應客觀發展的現實。
不要企圖讓客觀事物納入自己的主觀思維軌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極易誘發焦慮、抑鬱、怨恨、悲傷、憤怒等消極情緒。
其三是要注意“製怒”,不要輕易發脾氣;遇事不要太心急,要以一顆坦然的心麵對各種意外事件。
(2)學會自我疏導
輕微焦慮的消除,主要是依靠個人,當出現焦慮時,首先要意識到自己這是焦慮心理,要正視它,不要用自認為合理的其他理由來掩飾它的存在。
其次我們要樹立起消除焦慮心理的信心,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運用注意力轉移的原理,及時消除焦慮。當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時,心理上產生的新的體驗有可能驅逐和取代焦慮心理,這是一種人們常用的方法。
(3)經常自我放鬆
如果當我們感到焦慮不安時,可以運用自我意識放鬆的方法來進行調節,具體來說,就是有意識地在行為上表現得快活、輕鬆和自信。
比如說,可以端坐不動,閉上雙眼,然後開始向自己下達指令:“頭部放鬆、頸部放鬆”,直至四肢、手指、腳趾放鬆。運用意識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鬆,處在一個寬鬆和寧靜的狀態中,隨著周身的放鬆,焦慮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緩。
(4)適應環境變化
很多老年焦慮是由於外界社會環境變化引起的,所以我們老年人應該學會如何融入退休後的社會,適應離退休後的各種變化。
如通過積極的戶外生活、參加老年大學、加入老年俱樂部等,及時適應社會環境變化,可以減少焦慮的發生。
(5)利用藥物治療
如果我們焦慮過於嚴重時,還可以遵照醫囑,選服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如利眠寧、多慮平等,但最主要的還是要靠心理調節。也可以通過心理谘詢來尋求他人的開導,以盡快恢複。
如果患了比較嚴重的焦慮症,則應向心理學專家或有關醫生進行谘詢,弄清病因、病理機製,然後通過心理治療,逐漸消除引起焦慮的內心矛盾和可能有關的因素,解除對焦慮發作所產生的恐懼心理和精神負擔。
4、治療老年焦慮症的方法
老年焦慮情緒繼續嚴重,就會演變成為老年焦慮症,對老年焦慮症的治療是綜合性的,藥物治療雖然是主要部分,但還考慮到老年焦慮症的發病比輕壯年有較多的心理因素,如生活單調、寂寞,若無子女在身旁孤獨感更甚;還有生活上的困難,對心理產生影響,都可能成為誘發因素。
此外,老年人合並軀體疾病,也要同時治療,要考慮到多種藥物應用的相互作用。
(1)利用藥物治療
一種是苯二氮類藥物,這是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一類藥物,品種很多。
還有一種非苯二氮類藥物,屬於新一代抗焦慮藥,根據症狀還可以用一些抗抑鬱藥,但這些藥物使用都有嚴格要求,必須由專科醫師進行。
選用抗焦慮藥物要注意充分考慮到老年焦慮症患者的特殊心理,即更擔心藥物副作用、關注藥品說明書的每一個細節、服藥依從性較差、喜歡選用副作用小的中成藥進行衛生保健。因此,老年用藥要以“安全為主、療效其次”為原則。選用安全性高、依從性好、療效確切的中成藥類。
(2)采用心理治療
常用的有認知療法、放鬆療法、行為療法和支持療法等。
(3)利用認知療法
這是目前心理治療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因為患者對焦慮症不了解或有不正確的認識,對患者的情感體驗和軀體感受應給予合理的解釋,消除或減少其對疾病的過度擔心和緊張,從而調動患者的能動作用。若同時聯合藥物治療,更會提高療效。
(4)“迪普音”音樂療法
迪普音是一種對頻率、相位都進行過特殊處理的聲音,它的頻率與人耳固有頻率相同,能夠在耳蝸、耳前庭狹窄的空域內引起共振,並通過共振對中耳、內耳進行按摩理療,對耳神經能起到調劑的作用,減輕耳前庭功能紊亂狀態,反饋到人的大腦,中樞神經和腦垂體,幫助內啡肽生成,降低、平撫焦慮不安的情緒。
(5)選擇支持療法
老年焦慮症患者大多伴有某些心理問題,需要有人來幫助和支持解決,尤其是讓親屬的參與更為重要。
上麵介紹的幾種心理療法,我們老年人盡量不要自己實施,應請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心理治療師來實施。我們要相信,通過合理的藥物治療和恰當的心理治療,老年焦慮症會得到明顯改善,並可爭取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貼心小提示
預防和治療老年人焦慮症,除了常用的情緒疏導外,還要注意飲食。那麼吃什麼能幫助老年人調理情緒呢?具體的老年人焦慮症飲食原則如下:
一是:素食食用化痰、順氣的食物。如竹筍、冬瓜、蘿卜、橘子、柚子、西瓜、海帶、海白菜;肉食主張食用:鴨子、鵝、鴿子、鵪鶉、烏雞等。
二是:一些粥類食品也能起到養生靜心的功效,如棗麥粥、人參蓮子粥、山藥大棗粥、肉桂粥、小米粥、南瓜粥等。
三是:多吃偏寒涼的食物和偏酸甜的食物。偏寒涼的食物有百合、芹菜、蘿卜、薄荷和多種綠葉蔬菜;偏酸甜的食物,可以緩解人的緊張不安。代表食物有:西紅柿、紅薯、山楂、蘋果、赤豆、大棗、山裏紅、芍藥花等。忌食辛辣、醃、熏類等有刺激性食物,此外患者應按自己的體質有選擇地食用適合自己的食物
四是:高蛋白、高纖維、高熱能飲食為主,這是因為老年焦慮症患者容易失眠,加上心理的焦躁情緒會消耗掉體內的大量能量,因此及時補充營養有利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五是:補充足量的水分,維持髒腑的正常需要,潤滑腸道,利二便,促進體內有害物質的排泄。第五節善於防治老年抑鬱症
抑鬱症是老年期最常見的精神障礙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球約有100萬人以自殺結束生命,有相當一部分的自殺者在自殺前都曾出現過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專家預測,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第二大殺手。
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和老年性疾病發病率逐漸增高,老年人抑鬱症的患病率也相應增高,嚴重危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解決老年人的抑鬱症,也成為了一個全社會關注的話題。
1、了解抑鬱症的病因
老年抑鬱情緒與一般的“不高興”有著本質區別,根本不能混為一談,它有明顯的特征,綜合起來有三大主要表現: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製。
老年抑鬱症是一種情感性的精神疾病,其發病原因錯綜複雜,其中75%的病例都是由生理或社會、心理因素引起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
(1)生理因素
老年人的各種身體疾病,如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及癌症等,都可能繼發抑鬱症。還有許多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由於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也易引起抑鬱症。
此外,抑鬱症患者的家庭成員的患病率遠遠高於一般人群,其子女的發病率也高,說明此病與遺傳因素有一定關係。
(2)心理因素
抑鬱症的出現與老年期的各種喪失有較大的關係,這些喪失包括工作的喪失、收入的減少、親友的離世、人際交往的缺乏等。
一是我們老年人退休後對於角色轉變在心理上常常出現不適應,如職業生涯的結束、生活節奏放慢、經濟收入減少等,巨大的落差會產生失落感,導致情緒低落。
二是我們交往圈子變窄,人際互動減少,缺乏情感支持。
三是親友的離世,特別是配偶的去世往往對我們老年人形成較大的精神創傷,容易誘發抑鬱症。此外,周圍的老年朋友的逝世也會引起老年人對死亡的恐懼。
(3)人格因素
一般來說,素來性格比較開朗、直爽、熱情的人,患病率較低,而性格過於內向、或平時過於好強的人易患抑鬱症。這些老年人在身體出現不適、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時會變得心情沉悶,或害怕絕症、或恐懼死亡,或擔心成為家人累贅,從而形成一種強大而持久的精神壓力,引起抑鬱。
2、認識抑鬱症的症狀
老年抑鬱症是我們老年人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以情緒低落、興趣缺乏、活動減少為主要表現,歸納起來,這種疾病的主要症狀有:
(1)抑鬱心境
基本特點是情緒低落,苦惱憂傷,興趣索然;感到悲觀絕望,痛苦難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覺;常用活著無意思、高興不起來等描述其內心體驗;典型者有抑鬱情緒,晝重夜輕的特點,常與焦慮共存。
(2)思維遲緩
思維聯想過程受抑製,反應遲鈍,自覺腦子不轉了,表現為主動性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思維問題費力;反應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緒低落影響下,自我評價低,自卑,有無用感和無價值感,覺得活著無意義,有悲觀厭世和自殺打算,有自責自罪,認為活著成為累贅,犯了大罪,在軀體不適基礎上出現疑病觀念,認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3)意誌活動減退
主動性活動明顯減少,生活被動,不願參加外界和平素感興趣的活動,常獨處;生活懶散,發展為不語不動,可達木僵程度;最危險的是反複出現自殺企圖和行為。
(4)軀體症狀
大部分老年抑鬱病人都有軀體及其他生物症狀,例如心悸、胸悶、胃腸不適、便秘、食欲下降和體重減輕。睡眠障礙突出,多為入睡困難。
(5)其他方麵
老年抑鬱發作時也能出現幻覺,人格解體,現實解體,強迫和恐怖症狀。因思維聯想顯著遲緩及記憶力下降,易影響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出現抑鬱性假性癡呆。
3、防治抑鬱症的方法
老年抑鬱症,是常見老年人心理疾病,老年人抑鬱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我們廣大老年朋友應該做好抑鬱症的預防工作,一旦發現患上抑鬱症,要及時接受治療。
(1)培養廣泛興趣
我們老年人要多動腦、多學習。學習可延緩心理的老化,推遲大腦的衰老,所以人雖離退休了,學習卻不能終止,每天多動一些腦筋,保持大腦功能的靈活性,可使人精神振作。老年人學習保健知識,還能指導自己更好地生活,防止疾病的發生。
(2)矯正飲食習慣
到了老年,一些不良飲食習慣要及時矯正。特別是要注意營養,可進食易消化的蔬菜、水果、魚類,不宜進食含脂肪過多的食物。
老年人食欲不振,進食減少,影響鉀離子的吸入,當血鉀過低時會產生情緒抑鬱。所以當老年人食欲不振時,必須加以注意補鉀。若因高血壓而服用利血平、降壓靈之類藥物,時間過長也可誘致抑鬱情緒產生,應引起注意,及時更換藥物,防患未然。
平時還要多吃一些食含鈣類的食物,如黃豆及豆製品、紅棗、韭菜、芹菜、蒜苗、魚、蝦、芝麻、冰糖、蜂蜜、核桃、牛奶等。忌食酒類及咖啡等食品。如果餐前用腦過度,進餐時情緒激動、憤怒,餐後立即用腦、用力工作勞動,均不利於病症的消失。
(3)注意起居生活
我們進入老年,雖然離退休了,但也要注意生活規律,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一些社會工作,發揮自己的能力。這樣能使我們老年人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精神上有了寄托。而且由於保持了旺盛的精力,從工作生活中得到樂趣,感到晚年生活是充實、幸福的。
(4)親近大自然
現實生活中,老年人特別要注意心胸開闊、樂觀舒暢。可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參加一些旅遊活動,開闊眼界。大自然的美麗風光,可使老年人心情歡快、坦然。同時也可做些種花、養魚、養鳥、釣魚、下棋等事情,增加生活情趣,開闊心胸。
(5)避免精神受刺激
我們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衰老的步伐加快,一旦受了刺激出現消極情緒,就要積極擺脫它。如與家人鬧矛盾生氣,此時,我們可以通過聽音樂、看戲、散步等方式來緩和一下情緒;若身體疲勞,興趣減低時就要馬上好好休息。
一旦出現負麵情緒,不要恐慌,可以吃巧克力等自己喜歡的零食,先緩解焦慮情緒,也可以通過購物、運動等自己習慣的解壓方式放鬆心情,但不可過度依賴。
(6)多與別人交流
老年人離退休後往往覺得孤獨寂寞,平常缺乏興趣愛好的老年人遇上不如意之事,更容易胡思亂想。不同境遇的老年人,如果多參加一些社區的活動,不僅可以擴大朋友圈子,而且不少老年人可以找到興趣愛好相同的夥伴,既豐富了生活內容,又能通過相互交流,相互開導,使老年人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有效地預防抑鬱症的出現。
因此,進入老年,特別是遇到不順心事情時,我們應廣泛與親朋好友溝通交流,說出自己的痛苦,尋找他們的幫助。同時應胸懷坦蕩,真誠坦率,豁達大度,寬仁博愛,使自己有個好心境。多交幾個無話不談的朋友,你的快樂就會增加,憂傷就會減少。
當遇到煩心事,最好找個人傾訴一下內心的壓抑,千萬不要把所有事情都放在心裏,與其他朋友一起分享各自的快樂和痛苦,才能心胸舒暢。因此老年人多參加集體活動,多結交朋友,豐富了生活,又能通過相互交流,相互開導,使老年人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有效預防老年抑鬱症的出現。
(7)適當做一些家務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協助子女做些家務,例如收拾房間、買菜、教導孫輩等,要知道老年人決不是家庭的負擔,他們豐富的人生閱曆是家庭中最寶貴的財富。
(8)不過分關注健康
老年人要關心自己與家人的健康這本沒有錯,但決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健康上,很多老年人的心理疾病經常是這樣“研究”出來的,越琢磨就越覺得自己不舒服,很容易就陷入到一個惡性循環裏,使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全是疾病,再也顧不上那些美好的東西,如此又怎能不抑鬱呢?
(9)借鑒日光療法
在冬季以及陰雨連綿的季節,老年人最易發生抑鬱症。這與他們大腦垂體中鬆果體激素分泌失調,導致生物鍾節律變化有關。因此,在冬季或陰雨天氣利用室內燈光照射,可以明顯改善老年人的抑鬱症狀。
(10)采用按摩穴位法
簡單的按摩減壓法,操作如下:將右手中指尖放在左掌心——勞宮穴,再把左手中指尖放在右掌心,閉上眼睛,排除心中所有雜念,兩手指尖用力按壓兩分鍾。
另外,按摩“身柱”和“肩井”兩個穴位。“身柱”位於背部第三胸椎下方,為了使頸、背伸直。指壓時挺胸,一麵緩緩吐氣一麵壓6秒鍾,如此重複20次。
采用同樣的要領指壓後頸根和肩膀中央的“肩井”,它能除去肩部的緊張,從而通過身體放鬆,來達到使時刻緊繃的精神放鬆的目的。
(11)睡眠剝奪治療
這是一種短暫剝奪睡眠的療法。具體方法是我們在治療日保持不睡覺,必要時可午休30分鍾至60分鍾,晚上通宵不眠;次日白天繼續保持覺醒,且不準午休,直至晚上睡眠為止,作為一次治療,每周治療兩次,8次至10次為一療程。當然,如果老年人及伴有嚴重軀體疾病,則禁用該療法。
(12)利用藥物治療
治療老年抑鬱症的抗抑鬱藥種類很多,如三環類多慮平、阿米替林以及四環類麥普林等。但這些抗抑鬱藥必須由醫師根據病人的情況選用,患者應按醫囑服用,不可隨意增減藥量。
貼心小提示
中醫強調辯證論治,對老年抑鬱症的診治同樣也是如此。中醫對抑鬱症首先要辨明虛實,然後分別選用不同的抗抑鬱藥物進行治療。
抑鬱症的實證常見有肝氣鬱結、氣鬱化火和痰氣鬱結等。對肝氣鬱結者,症見精神抑鬱,胸悶脅痛,腹脹噯氣,不思飲食,脈多弦細。其治宜以疏肝理氣為主,可選用四逆散治之。方藥及用法:炙甘草、炙枳實、柴胡、白芍藥各3克粉碎為末,白開水調服,每天一劑,分3次服下。
對氣鬱化火上逆者,症見頭痛頭暈,胸悶脅脹,口苦咽幹,苔黃舌紅,脈多弦數,治宜清肝瀉火,可選用加味逍遙散。方藥及用法:當歸、白術、茯苓、甘草、白芍、柴胡各6克,梔子、牡丹皮各3克。每天一劑,水煎服。
對痰氣鬱結者,症見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治宜利氣化痰,可選用半夏厚樸湯等方。方藥及用法:半夏、厚樸各10克,茯苓、生薑各15克,紫蘇葉6克。每天一劑,水煎服。
此外,抑鬱症的虛症通常可分為久鬱傷神和陰虛火旺兩大類。對久鬱傷神者,症見精神恍惚,悲憂善哭,疲乏無力,治宜養心安神,可選用加味幹麥大棗湯。方藥及用法:炙甘草10克,小麥30克,大棗5枚,酸棗仁15克,遠誌、香附、柴胡、鬱金、香櫞皮各10克。每天一劑,水煎服。
對陰虛火旺者,症見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其治宜滋陰清火,養血柔肝,可選用滋水清肝飲。方藥及用法:熟地、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柴胡、白芍、酸棗仁、當歸各10克,牡丹皮、梔子各6克。水煎服,每天一劑。第六節拋棄敏感多疑的心理
敏感多疑是指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消極心態。具有敏感多疑心態的人往往帶著固有的成見,通過“想象”把生活中發生的無關事件湊合在一起,或者無中生有地製造出某些事件來證實自己的成見,於是就把別人無意的行為表現,誤解為對自己懷有敵意。這種心理既會折磨自己,也會傷害別人。
據有關資料表明,多數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多疑心理,可以說敏感多疑問題已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個重大問題。
1、認識老年敏感多疑的原因
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可能有程度不同的猜疑心,而在我們有些老年人身上則表現得更突出一些,這是什麼原因呢?
這是因為我們到了老年,常常會出現一係列生理功能衰退的現象,如視覺不明,聽覺不靈,記憶不強,行動不便等。而有些老年人當自己看不明、聽不清又記不住時,就愛反複地發問,如果得不到比較滿意的答複,有時就會主觀臆斷別人是在背後議論自己,甚至是在有意諷刺、挖苦、欺侮、排斥、冷落和陷害自己。個別的老年朋友,還會疑神疑鬼地感到別人是在算計他,想偷竊他的財物。
所以,有些老年人常愛把存款之類的錢物東塞西藏,結果到後來自己也記不清和找不到時,就認為它果然被人偷走了。
還有少數老年人,常常對鄰居和子女婿媳的一言一行斤斤計較,甚至向懷疑心理向發展,輕者可以變成老年乖僻,重者可以患上以猜疑為主要特征的“老年期妄想症”。
由於猜疑,還可以引起另一種我們老年常見病,稱為“疑病症”。一般來說,我們年老體弱的人容易感覺身體不適,其實這是很自然的。
可是,有些老年朋友因對外界的興趣減少,對自身的關切增多,而且不時目睹同齡人不幸患病離世等,就使他們終日擔心自己也會得病。
因此,略感不適便猜疑身體有病,急於投醫求藥。而且,他們一方麵擔心查出病情,尤其害怕身患絕症;另一方麵,當查明並無病症時,又往往不相信醫生的診斷,疑心醫生和家屬對自己隱瞞了病情。
總之,人老以後,人格待征也會發生一係列變化,歸納起來有:自我中心性;內向性;保守性;好猜疑;常向壞的方麵去猜測、嫉妒心強;缺乏堅韌性和靈活性;比較執拗;適應能力較差;總是怨天尤人、牢騷滿腹;疑心病大;依賴性強;有抑鬱傾向。
這些變化首先是生理改變造成的。由於老年人感覺能力衰減,對外界認識造成困難、易於憑主觀去猜測。老年多疑以胡亂猜疑、嫉妒、乖僻的形式反映出來。
精神方麵的因素是多種的,如離開工作崗位,社會活動的減少,人際關係的疏遠,以及家庭中的地位改變和不睦等,均使老年人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增加了戒備心,從而使老年人總處於緊張的防禦狀態。
凡事都有度,對於老年朋友來說,留份疑慮、多生個心眼或可起自我保護作用,但猜疑過度,且又毫無根所據,則多半是病態現象。老年人如出現上述這些多疑現象,又不能接受別人解釋,事實麵前也不能令其信服,則已經轉化為病態,應盡早去醫院檢查治療。
2、防治老年敏感多疑的方法
患有敏感多疑這種心理疾病的老年朋友,常常使自己陷入一種痛苦、迷惘、驚恐的精神狀態中,同時也給自己的親人朋友帶來了很多煩惱。因此,防治老年敏感多疑就成為保護我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問題。
那麼如果我們患上了敏感多疑心理,應該怎麼辦呢?
(1)了解原因,樹立信心
老年敏感多疑心理產生的原因,往往和消極的暗示有關。為了有效地防治“老年多疑症”,首先要了解它的成因。
其一,不安全感所致。我們到了老年,精力逐漸衰竭,體力不支。這種感覺,帶給他的心理感受是“我已經老了”。他認為,在家庭中他已從“當家做主”的地位上跌下來,開始變成累贅,我們會由此生出許多“猜想”,如子女是否嫌棄他了等。往往會在疑心重重中越陷越深。
其二,主觀臆斷所致。老年人在判斷問題時常常是以“經驗”為基礎的,帶有許多個人經驗的因素。因而,這些判斷往往有失誤。但是,越是這樣的判斷對於他就越有誘惑力。
如何解除這種由“不安全感”引起的“多疑症”呢?那就是樹立老年人的自信心。所謂自信心,就是想方設法,用事實證明我們還沒有老,應該讓自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認識危害,加強修養
我們老年人要認識到無端猜疑的危害及不良後果。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黑暗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人的事業。”
我們認識了多疑的危害,就要果斷地克服多疑,要用高度的理智、寬闊的胸懷,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隻要我們心廣大如天地,虛曠如日月。就不會為這些小事而斤斤計較,無端猜疑了。
(3)自我暗示,厭惡猜疑
當我們老年朋友猜疑別人看不起自己,在背後說自己壞話,對自己撒謊的時候,我們心裏可以不斷地反複地默念“我是他的長輩”、“他不會看不起我”、“他不會說我壞話”、“他不會對我撒謊”、“我不該猜疑它”、“猜疑人是有害的”、“我討厭猜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