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老年問題的心理淡定
心理問題是老年人最突出的問題,主要是指老年人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的改變,包括感覺、知覺、人格特征等。
老年人常常會伴有恐病、焦慮、抑鬱等心理。這些心理問題不僅困擾了我們的老年生活,使我們的老年生活變得暗淡無光。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心理疾病如果繼續發展下去,可能會引發更為嚴重的精神疾病,如老年癡呆症、老年抑鬱症、老年強迫症等。
所以,我們老年人在患有這些心理問題前,應及時做好調整,力爭不讓這些心理問題光顧我們;如果我們已經患有了這些心理問題,也不要過於緊張,應該抱著樂觀的心態,采取各種措施,及時化解這些心理問題,做到從容淡定的對待人生。
第一節心理因素與失眠有很大關係
失眠,指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導致睡眠不足。又稱入睡和維持睡眠障礙,祖國醫學又稱其為“不寐”、“不得眠”、“不得臥”、“目不瞑”,是以經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為特征的一種病證。
長期失眠不僅可引起我們機體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調,極易導致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中風等疾病,還會嚴重影響我們老年人的情緒和心理。
那麼我們老年人該如何認識和麵對失眠問題呢?
1、認識老年失眠的原因
據調查,我國有35%的人存在失眠,17%患者失眠症狀相當嚴重,其中,中老年人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引起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很多,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
(1)心理因素
不僅心理障礙的人常常伴有失眠,即使正常人在情緒困擾、心理有壓力時也會引起失眠。抑鬱、焦慮對健康過度的關心是慢性失眠者的共同心理特點,大約90%的抑鬱症患者均有失眠,70%失眠者的真正原因可能是抑鬱。
失眠者往往對入睡時間估計過長,對睡眠時間又估計太短,這些人本身對失眠有較大的心理壓力,常常是“越怕失眠越失眠”,不良暗示往往是導致失眠直到失眠經久不愈的重要原因。
(2)環境因素
睡眠環境的突然改變(如外出)、聲音嘈雜、燈光太亮、室溫過熱過冷、濕度太大、床鋪不舒服、房間太擁擠等都會影響睡眠。另外,睡前飲茶、喝咖啡也會影響睡眠。
(3)疾病與藥物因素
疼痛、呼吸困難、哮喘、頻繁咳嗽、心悸、腓腸肌痙攣等都能影響睡眠。服用中樞興奮藥物,或長期服用鎮靜安眠藥後突然停藥也會出現失眠。
俗話說“少年睡不夠,老年愁難睡。”由於以上原因的存在,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睡眠時間會逐漸減少,入睡時間延長,熟睡時間較短,易早醒,這些都是正常現象。
但也有些老年人卻經常性入睡困難、多夢、易醒、早醒,有的甚至徹夜難眠。長此以往,會對神經係統、心腦血管係統、消化係統的功能造成不良影響,損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老年人就應該積極采取措施來應對失眠問題了。
2、應對老年失眠的方法
現實生活中多數老年人的失眠是心理因素造成的,對於這一類失眠,無需藥物治療,可通過改善睡眠習慣和進行心理調適來達到目的。對於其他原因引起的失眠,則應該采取對應的措施予以應對。一般說來,應對老年失眠,主要措施有如下幾種:
(1)學會心理調節
心理因素是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更是這樣。對入睡難,宜泰然處之,不可心存憂懼,否則隻會使入睡更難。
平時我們可以這樣思考:雖未入睡,躺著也是休息,和睡眠的作用是一致的。這樣就會心情平靜,容易入睡。老年人活動、工作不多,一日睡眠4小時至7小時已足夠,不必擔心。
遇到失眠問題,我們老年人不要害怕,而是應該保持樂觀、知足常樂的良好心態。對社會競爭、個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認識,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做好心理調節,我們老年人還要學會自我解脫,也就是在睡前將白天的事情與衣服一起脫下。記住心理學家的建議:努力活在今天,不要讓頭腦塞滿過去痛苦的回憶或者未來懸而未決的問題。因此,我們老年人在睡覺前應該清理自己的憤怒、委屈和妒忌這些負麵情緒,不要想複仇計劃,最好想些愉快的事,這樣會有利於我們的睡眠。
(2)利用聲音睡眠
與其他古典音樂比起來,莫紮特的音樂最具有治療失眠的功效。它可以使血壓和脈搏正常,降低神經緊張。不過如果我們不是他的音樂愛好者,睡前也可以聽其他舒緩的器樂曲。
最好樂曲裏有波浪拍打岸邊的聲音,海鷗的叫聲,它能使我們很放鬆。如果這些都不起作用,那就打開電風扇,單調的嗡嗡聲會使我們昏昏欲睡。
(3)多參加運動
實踐表明,白天多進行一點體力活動有助於正常睡眠。所以我們老年人白天要保持一定量的體力活動,尤以規律性的運動更為重要。下午要有足夠時間的室外活動,以便接觸陽光。因為形成睡眠生物鍾節律需要陽光。
此外,對於很多城市的老年人來說,選擇一項活動,例如遛狗也會有利於消除失眠。這是因為與四條腿的“朋友”交流會大大降低我們的神經緊張;其次,無論你願不願意,晚上你得領著它去散步,這樣就可以克服我們的懶惰心理。
練太極拳可以調整神經功能活動,使高度緊張的精神狀態得到恢複,陰陽達到平衡。因此,通過練拳養神,能夠治療神經衰弱、健忘失眠、神誌不寧等症。
(4)布置睡眠環境
維持合適的睡眠環境,應有一個安靜、清潔舒適的環境。臥室保持光線黑暗和安靜,室內溫度不宜過冷過熱,濕度不宜過高過低。睡前開窗通氣,讓室內空氣清新,氧氣充足,但應防感冒。
臥室內不要擺放綠色植物、鮮花。一般來說鮮花的香味容易讓我們無法入睡,而綠色植物在夜間會與我們搶奪氧氣,影響睡眠質量。
臥室內最佳溫度為18度至22度。人體在這個溫度內感覺最舒適,所以比較容易入睡。
臥室牆壁的色調以淡色為主。淡綠色,紅色等凝重的色彩容易讓人興奮,無法入睡,對於焦慮型失眠者更是大忌。抑鬱型失眠者則應避開藍色、灰色等使人消沉的暗淡顏色。
臥室窗簾選用厚實的麵料可以遮光隔音。在選擇臥具方麵,老年人易生骨關節疾病,應避免睡棕繩床,以木板床為宜,上墊床褥,宜柔軟、平坦、厚薄適中,過厚易引起虛熱內生,過薄則易受寒氣外襲,都令人夜寐不安。被子、床單、枕頭均須整潔,使人感到舒適。枕頭宜有適度彈性,如木棉枕、稻草枕、蒲絨枕、散泡沫枕等。
(5)上床前注意事項
睡眠之前的那段時間很重要。在這段時間,我們做好調整,才能為下一步的睡眠做好鋪墊。
首先是晚上19時後不要再吃正餐。這不僅對睡眠有益,對身體也同樣有好處。在日常生活,如果晚飯沒有吃飽,也不要再吃,可以喝點酸奶或者吃些水果補充一下。
避免睡前興奮,睡前興奮,會招致失眠和多夢。因此睡前不要做強度的活動,不宜看緊張的電視節目和電影,不看深奧的書籍。
相反,睡前看一些無聊的書或者電視節目也是一種很好的催眠方法。一個有趣的事實:當我們覺得不感興趣和無聊時,血壓會降低,精神萎靡,非常想睡覺。相反,當我們專心致誌時,我們感覺不到疲勞。因此,專家建議失眠者不要晚上工作或者看有趣的節目。
睡前少飲水先小便,老年人腎氣虧虛,如果沒有心腦血管疾患,則應睡前少飲水,解小便後再上床。避免膀胱充盈,增加排便次數。當然,睡前可以喝杯溫牛奶或溫蜂蜜水。大多數人喝過後會像小孩一樣甜甜睡去。同時失眠者在“藥補不如食補”的今天,如果采用得當的食療方,除不良反應外,且有一定的催眠功效。
要讓自己按時睡覺。如果我們老年人能做到這一點,失眠的問題就不會存在,因為身體已經“知道”該睡覺了。
睡前如果有條件可以泡個香精油澡或者海鹽澡,放鬆一下。洗澡時水溫不要超過37度,泡10分鍾至15分鍾即可。洗澡完成後,馬上進被窩。
如果洗澡不方便,也可以選擇睡前用微燙的熱水泡泡腳,至額頭有些小虛汗為佳,可用鏤空的磨腳石搓一搓,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睡眠質量。
腳被稱為人的“第二心髒”,專家指出,在冬季堅持泡腳和足部按摩,對治療老年人失眠效果很好。
如果老年人出現睡眠不好、精神不振、飲食不佳、疲乏無力、情緒不穩等一係列不適症狀,可用熱水泡腳30分鍾,再搓腳心10分鍾至20分鍾,直至發熱,會感到神清氣爽,全身輕鬆。
對一般失眠者,可先用熱水泡腳20分鍾,水最好泡在足踝關節以上。泡完腳後進行足部反射區按摩,首先將足底搓熱,再搓足背及足部內外側,然後重點按壓腎、心、肝、失眠點、大腦、垂體、三叉神經、甲狀旁腺、性腺,每個反射區按壓5秒至8秒。
睡前半小時的散步會很好的緩和神經係統。散布的時候努力避免負麵的情緒和焦急的思緒。這一切會給我們一個安穩的夢。
(6)上床後注意事項
在睡眠時我們老年人也要注意睡姿,以右側臥尤好,這樣可有利於肌肉組織鬆弛,消除疲勞,幫助胃中食物朝十二指腸方向推動,還能避免心髒受壓。右側臥過久,可調換為仰臥。舒展上下肢,將軀幹伸直,全身肌肉盡量放鬆,保持氣血通暢,呼吸自然平和。
當然,在床上時不要“翻燒餅”。如果30分鍾已經過去了,我們還睡不著,不要躺在床上“翻燒餅”。起床做一些放鬆的事,如聽聽輕鬆的音樂,或是翻一翻雜誌,或是喝一杯熱牛奶。等有一些困意了在躺下睡覺。
睡眠誘導也是我們克服失眠的一個方法。睡前聽聽曲調委婉、節奏舒緩的音樂,或者學會傾聽大自然的聲音,如:雨聲、蟲鳴等。有兩個簡單的方法:一種是放慢呼吸、想象一下你吸進的氣是如何從體內呼出的,這一練習可以在白天做,時間長了晚上做就可以幫助你的睡眠。
另一種是當你想起不愉快的事情時,你要努力盡快想些輕鬆、愉快的事情衝淡這些不快。具體的做法是:專注地讓腦子去想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是構思給某人寫一封長信,也可以是編造一個長長的故事,或者想象自己在一個喜歡的環境裏散步,捕捉我們在此境中的聽、嗅、觸、味、視覺感受等。
如果我們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睡著了,第二天便可繼續我們前一天未完成的想象。
按摩穴位治失眠。具體做法是按摩一組穴位:百會、太陽、風池、翳風、合穀、神門、內外關、足三裏、三陰交、湧泉。按摩次數以大眠程度為準,失眠輕少按摩幾次,失眠重多按摩幾次。按摩後立即選一種舒適的睡姿,10分鍾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繼續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此外,對重度失眠者,除上麵介紹的方法外,還可加用酸棗仁20克、遠誌20克、合歡皮10克、朱砂5克煎水,睡眠會有很好的改善。
當然,對於部分較重的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接受專業的失眠治療。這樣可能會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療效果。
貼心小提示
引起我們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是多樣的,對應的老年人失眠種類也有多種,因此應對措施也是多樣的。在治療過程中,隻有針對每一種失眠特點,對症下藥,注意日常調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睡不踏實,氣血不足的老年失眠患者。他們多屬於氣血不足型。通常表現為每晚都似睡非睡,白天精神不振、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有時還會出現心慌。
在治療上,這類患者主要以養血安神為主,可服用安神定誌丸、參鬆養心膠囊等中成藥。同時,可多吃些補血的東西,如大棗、阿膠等;也可試試百麥安神飲,做法是取小麥、百合、蓮子肉、大棗各適量,一起燉服。連燉兩次,取汁,可隨時喝。
入睡困難,肝鬱氣滯的老年失眠患者。這類患者多屬於肝鬱氣滯型,有時會伴有前胸和腋下肋骨脹痛感。
在治療上,這類患者主要以疏肝解鬱為主,宜多吃小米、牛奶、牡蠣肉、龍眼肉等食物。還要注意調養精神,消除顧慮以及緊張情緒。
此外,睡前用熱水泡泡腳也有一定作用。
時睡時醒,脾胃失和的老年失眠患者。這類患者多屬於脾胃失和型。夜間睡不安穩,同時可伴有口淡,有厭食、大便不成形等情況。
治療主要以和胃健脾安神為主,可常吃小米蓮子百合粥。做法是將小米、蓮子、百合用適量的水熬成粥食用,熬出來的粥口感清淡、香甜,又能養心安神,是中老年失眠者的調養佳品。
整晚失眠,心肝火旺的老年失眠患者。這類患者多屬於心肝火旺型。多由惱怒煩悶而生,以更年期女性多見。表現為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大便幹結、舌紅苔黃。
治療原則主要以清熱瀉火為主。神經衰弱、心慌、失眠、多夢、黑眼圈的女性,可以服食酸棗仁粥。做法是將酸棗仁50克搗碎後取汁,用粳米100克加藥汁煮成粥,每晚睡前食用,可養心、安神、斂汗,還可以用玫瑰花泡水喝。第二節學會防治老年性癡呆
老年性癡呆,又稱阿爾茨海默病,是指老年老化程度超過生理性老化,或過早老化,致使腦功能障礙,引起獲得性、持續性智能障礙。一旦患上這種疾病,將會使老年人的精彩生活成為夢幻。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認識和防治這種疾病呢?
1、了解老年性癡呆
進入老年以後,越來越多的老年期疾病向我們走來,其中老年性癡呆就是給我們老年人的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的常見疾病。
老年性癡呆的病因目前尚未十分明確,但已知有很多原因都會引起老年人癡呆,主要有:遺傳因素、神經遞質學說、病毒感染、金屬作用、免疫功能紊亂等。
此外,老年人長期情緒抑鬱、離群獨居、喪偶、文盲、低語言水平、缺乏體力及腦力鍛煉等,也可加快腦衰老的進程,誘發老年癡呆。
老年性癡呆起病隱匿,早期症狀是近記憶力減退,人格改變,智能有所下降,空間定向不良,常有走丟、不識歸途、或主動性減少,情感不穩,但日常生活尚能保持。
進一步發展則認知功能減退、出現失語、失認、有時有意識障礙。可出現神經係統的定位體征,生活起居已不能自理,常有不恥行為、倫理道德行為均可有改變。
有的甚至出現幻聽、幻視、妄想、躁狂或抑鬱的症狀。晚期則全麵智能障礙,臥床、無自主運動。緘默無語、或言語支離破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最終因並發症導致死亡。
2、認識老年性癡呆的信號
老年性癡呆症發病常很隱匿,不為人們所注意,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患上了這種疾病。因此,正確認識癡呆早期症狀,使我們老年人得到及時治療,延緩進展,就顯得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中,老年性癡呆的信號主要有以下多種情況:
(1)記憶力日漸衰退
影響日常起居活動,如:炒菜放兩次鹽,做完飯忘記關煤氣。
(2)處理熟悉的事情出現困難
例如難以勝任日常家務,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飯菜的步驟等。
(3)語言表達出現困難
例如忘記簡單的詞語,說的話或寫的句子讓人無法理解。對時間、地點及人物日漸感到混淆。例如不記得今天幾號、星期幾,自己在哪個省份。
(4)判斷力日漸減退
例如烈日下穿著棉襖,寒冬時卻穿薄衣。
(5)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
例如跟不上他人交談的思路,或不能按時支付各種賬單。
(6)常把東西亂放在不適當的地方
例如如將熨鬥放進洗衣機。
(7)情緒表現不穩及行為較前顯得異常
例如情緒快速漲落,變得喜怒無常。
(8)性格出現轉變
例如可變得多疑、淡漠、焦慮或粗暴等。
(9)失去做事的主動性
例如終日消磨時日,對以前的愛好也沒有興趣。
以上是平時我們老年人在生活中能夠切實感受到的現象,當出現以上信號時應當警惕。如果你在幾個月內經曆了以上幾個方麵的問題,那我們就考慮去醫院接受檢查或者治療了。
3、預防老年性癡呆的措施
祖國傳統醫學一貫主張“不治已病治未病”,老年性癡呆除在已病之後積極治療之外,未病之時更應立足於預防。我們老年人平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做好老年性癡呆的預防工作。
(1)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我們老年人身體開始逐漸老化,在身體的帶動下,心理素質也開始脆弱起來。為此,我們應該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實事求是地、科學地分析周圍發生的一切,並能冷靜、妥善地予以處理,避免偏激,固執等心理偏差的產生,保證心理反應適度。
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與學習,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防止寂寞。培養業餘愛好,增進生活情趣,調劑精神生活,改善心境,生活有規律,使心理活動和生活富有節奏感,有利於培養健康的心理。
(2)注意精神調養
人們常說:“笑一笑,十年少”,這說明精神之調養重在調節七情之氣,注意保持樂觀情緒,應節思慮,去憂愁、防驚恐。應該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而不爭,與時變化而無我,意誌和,精神定,悔論不起,魂魄不散,五髒俱寧,這是精神調理的第一要義。
這就是說,我們老年人要寧靜無懼,恬淡虛無,與世不爭,知足常樂,清心寡欲。做到外不受物欲的誘惑,內不存情慮的激擾,這樣氣血調和,才能健康不衰。
要注意維持人際關係,避免長期陷入憂鬱的情緒及患上憂鬱症,因為憂鬱症也是老年性癡呆症的危險因素。避免精神刺激,以防止大腦組織功能的損害。另外,維持家庭和睦可以保持心情愉快,能增強抗病能力。
同時,要避免過度的精神刺激,如大怒、憂傷等對大腦的功能是一大危害,所以應以寬闊的心胸麵對人生,調節情感,做到情緒愉快而穩定,心理協調,正確對待環境的刺激。
(3)安排合理的飲食
適當限製熱量的攝入,每天攝入的熱量與消耗的熱量應保持平衡,飲食饑飽適中,體重不宜過重。低脂肪飲食,以植物油為主,脂肪不應超過總能量的25%,盡量攝入優質蛋白,如雞蛋、魚或瘦肉等。少吃油煎、煙熏食物,禁煙酒。
(4)多參加各種鍛煉
根據有關機構的調查發現,在認知功能障礙的人中,低學曆占較大比例,所以老年人不要怕多用腦,多用腦勤用腦的人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機會相對較少。
“生命在於運動”,許多人都知道,運動可降低中風機率,其實,運動還可促進神經生長素的產生,預防大腦退化。實踐證明,適當的體育鍛煉有益於健康,如堅持散步、打太極拳、做保健操或練氣功等,有利於大腦抑製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樞神經係統的活動水平。但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方可達到理想的效果。除整體性全身活動外,盡量多活動手指。
(5)防治疾病傷害
疾病是引起老年性癡呆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我們老年人要積極防治各種老年病,尤其是心腦血管病等,對預防老年性癡呆有積極的意義。如缺血性腦血管病,多易發生腦梗死;長期患有高血壓、高脂血症或糖尿病、心髒病等病史,並有吸煙、嗜酒、缺乏運動、飲食不當等種種不良生活習慣者,常有多次發作的腦梗死,造成腦部廣泛病變,腦組織萎縮,因而易患血管性和老年性癡呆或同時存在混合性癡呆。
此外,免疫功能低下易發生病毒感染。有研究認為,某些病毒感染會引起中樞神經係統的退行性改變,可導致老年性癡呆的發生。
4、老年性癡呆的護理
老年性癡呆症對我們老年人的危害極大,但到目前為止,老年性癡呆症治療方式雖然很多,但尚無確切治療方法。因此,我們還應該從早發現和日常護理著手,來應對這種疾病。
(1)早識別早治療
一般人會認為“人老了,記性差”是正常的,但我們老年人不可過於忽視記憶力的變化。為此,我們應該多了解一些老年癡呆的知識,早一些區別什麼是良性記憶障礙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非常必要。目前有研究發現,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人群中,有40%的人可能最終發展為老年性癡呆。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可以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的遏製。臨床研究也發現,早、中期及時的治療可使治療有效率達到70%。
(2)疾病的日常護理
患有老年性癡呆的人日常中保持活力,多用腦,如多看書、學習新事物,甚至和朋友談天,打麻將、下棋等,都可激蕩腦力,刺激神經細胞活力。
一般護理時,應該創造安靜、舒適、安全的環境;注意飲食,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糖、低脂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為主;安全護理,防止跌傷、傷人、玩火、噎食等以外;基礎生活護理,協助料理個人衛生;參與工娛活動及行為治療。
尤其是血管性癡呆者常伴有吞咽困難,進食時不宜過快,防止食物誤入氣管,引起窒息。
要注意個人衛生,要提醒自己或者讓親屬提醒自己洗臉刷牙,經常洗澡,若不能自理,可以讓身邊的人隨時給予幫助,避免毛巾、腳布錯亂使用。
天氣變化時,及時關心增減衣服,以及衣著的整潔,防止亂穿衣或倒穿、反穿衣褲等。保持室內保持環境舒適,空氣新鮮,陽光充足。
老年性癡呆是對老年人影響極大的一種疾病,以上隻是提供了一些簡單的護理方法,至於具體的治療,老年朋友還是應該懷著積極的心態,去專門的醫療機構,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接受專業的治療。
貼心小提示
老年性癡呆症的特點是,精神和智力異常,病人的知覺、智力、記憶能力持續性減退。中醫認為,老年性癡呆是年老肝腎虧虛、腦髓不允所致。
因此,中醫在治療上多采取滋補肝腎、填髓健腦的中藥和食物進行治療和預防。如枸杞子、鹿膠、龜膠、蓮子、山藥、黃芪、獲苓、胡麻仁、核桃、紫菜、海帶、大棗、百合、桑甚子、赤小豆等藥食兼宜之品。下麵就介紹幾種老年性癡呆食療方:
核桃粥:核桃30克,粳米200克,大棗10枚。洗淨,放入鍋內,文火熬成粥,每日服兩次。
黑芝麻粥:黑芝麻30克,粳米100克。洗淨,放入鍋內,文火熬成粥。服時可加蜂蜜一匙攪勻。每日早、晚服食。
枸杞粥:枸杞子20克,小米100克,豬瘦肉末30克,洗淨後放鍋內共熬粥,服時加少許精鹽調味,可經常食。
牛骨髓粥:牛骨髓15克,黑芝麻15克,糯米100克。將芝麻、糯米洗淨後,同牛骨髓一起煮粥。食用時可加少量白糖調味,每日服兩次。
羊骨粥:羊骨1000克,大米100克,精鹽少許,蔥白2莖,生薑3片,蓮米10克(研細)。
胡桃首烏燉豬腦:胡桃仁、何首烏各15克,天麻6克,豬腦一副,調味品適量。第三節神經衰弱與精神狀態有關
關於神經衰弱,簡單地說,就是該興奮時不能興奮,該抑製時不能抑製,興奮過程和抑製過程不能平衡。
神經衰弱的表現比較複雜,會同時出現多種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比如,睡眠不好,心情煩惱,體力衰弱、有疲勞感,並伴有心慌、食欲不振等。
如果出現了這些狀況,那麼你很可能是患有神經衰弱。對此老年朋友應懂得心理調適和預防。
1、了解神經衰弱的誘因
“神經衰弱”可直譯為“神經的虛弱”,它是與神經係統器質性疾患不同的一種功能性疾病,患者大都具有神經質素質。目前認為神經衰弱是指由於某些長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腦功能活動過度緊張,從而產生了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
具體來說,一個正常人的大腦皮層有興奮和抑製兩個過程,它能指揮一個人白天處於興奮狀態,表現為精力充沛、頭腦清醒,夜間則處於抑製狀態,正常睡眠。而神經衰弱患者的興奮和抑製過程發生紊亂,晚間失眠,白天則沒有精神,不能集中注意力,使學習、工作效率下降。
關於老年人引發神經衰弱出現的原因,目前,國內醫學界比較公認的觀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性格特征
部分老年朋友敏感、多疑、膽怯、主觀、自製力差。性格特征明顯者可因一般性精神刺激而發病;性格特征不顯者則須較強烈或較持久的精神刺激之後才發病。
(2)精神因素
這被認為是誘發老年神經衰弱的重要原因。凡能引起神經活動過度緊張並伴有不良情緒的情況都可能是神經衰弱的致病因素。如親人死亡、家庭不睦、人際關係緊張、生活節律顛倒及長期心理矛盾得不到解決時均可能誘發本症。
(3)軀體因素
老年人各種軀體疾病或能削弱軀體功能的各種因素,均能助長本症的發生。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老年神經衰弱是在患者性格特征或軀體因素基礎上,精神因素使中樞神經係統功能長期過度緊張,導致內抑製功能活動削弱和興奮相對亢進,從而出現極易興奮、也易疲勞狀態,也削弱了對皮質下植物神經中樞的控製與調節作用,而出現各種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
2、認識神經衰弱的症狀
患有神經衰弱病的老年人表現的症狀複雜,同時有多種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歸納起來可分為六大類症狀:
(1)腦力不足、精神倦怠
機體表現為: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不能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減退。
(2)對內外刺激的敏感
綜合諸多病人的症狀,可歸納出神經過敏的特點:沒有器質性病變存在;病人對某個部位、某個症狀越注意,痛苦就越明顯,倘若轉移其注意力,則明顯減輕甚至消除;病痛部位的分布不一定符合解剖部位,而且位置也不固定,或會變動;病人敘述的症狀多而雜,使人不得要領,講了大半天,最後還搞不懂他哪裏不舒服。
(3)情緒波動、易煩易怒、缺乏忍耐性
往往表現為:易煩多憂,易喜善怒。
(4)緊張性疼痛
通常由緊張情緒引起,以緊張性頭痛最常見。疼痛的表現也往往很複雜,可以表現為持續性疼痛,或間歇性疼痛,有的病人還表現為鈍痛或刺痛。總的來說,神經衰弱病人緊張性疼痛表現繁多,但與情緒緊張密切相關。
(5)失眠、多夢
具體表現為患有神經衰弱的老年人在睡眠時,大多出現失眠,少數表現為嗜睡多夢,睡後仍困乏。
3、治療神經衰弱的方法
神經衰弱雖然不會引起死亡等嚴重後果,但它卻降低了我們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每天白天頭暈腦脹,晚上睡不著,讓他們不能安享晚年夕陽幸福。
那麼老年人神經衰弱怎麼辦呢?
(1)消除恐懼心理
神經衰弱並不可怕,它不是一種令人死亡、發瘋或變傻的可怕疾病,患者的大腦不會出現任何病變,所以這一稱呼已從不少國家的疾病名單中消失了,而代之以“疲乏綜合征”。
神經衰弱患者有各種軀體的或心理的不適感、強烈的內心衝突或不愉快的情感體驗。這種不正常的病理體驗常持續存在或反複出現,但是無論如何腦內是沒有器質損害的,因而是不會影響我們老年人的“智力”、“記憶力”的。
現實生活中,個別老年神經衰弱患者生怕自己患的是“精神病”,或擔憂將來會轉為“精神病”。曾有人對許多精神衰弱患者隨訪五年,沒有發現一人發展為精神病。可見,患有神經衰弱的老年朋友沒有必要為此擔憂,否則愁上加愁,會使“神經”更加“衰弱”。
(2)進行自我調整
神經衰弱的出現主要和我們老年人的精神狀態有關,所以老年人平時要注意對自己身體、心理的調整,具體表現為:提高人的心理素質,增強機體的自我防衛能力;保持良好的情緒,培養廣泛的興趣;注意睡眠衛生,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加強體育鍛煉,要注意勞逸結合等。
(3)采用放鬆療法
這是一種通過一定程度的訓練,學會精神上和軀體上放鬆的一種行為療法。即練習如何按照自己的意誌逐漸放鬆全身肌肉,藉而獲得心理上的鬆馳。
具體做法是以舒適的姿勢靠在沙發或躺椅上。
首先閉上眼睛,將注意力集中在頭部,把牙關咬緊,使兩邊麵頰感到緊張,然後將牙關鬆開,咬牙的肌肉就會產生鬆馳感,逐次將頭部各處骨肉一一放鬆。
接著把注意力轉移到頸部,盡量使脖子的肌肉弄得很緊張,感到酸痛,然後把脖子的肌肉全部放鬆,覺得輕鬆為止。
第三步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兩手上,將兩手用力握緊,直至發麻、酸痛、兩手開始放鬆,然後放置在舒服位置,並保持鬆軟無力狀態。
第四步是把注意力移到胸部,先做深吸氣,憋幾秒鍾,緩緩把氣吐出,再吸氣,如此反複,讓胸部覺得輕鬆為止。這樣反複類推,將注意力集中肩部、腹部、腿部,逐次放鬆。
最後,全身軟軟地處於輕鬆狀態,保持2分鍾至3分鍾。按此法學會如何使全身肌肉放鬆,並記住放鬆的次序,每日照此法做兩次,持之以恒,可使自己的心身輕鬆,從疾病中解脫出來。
(4)催眠暗示療法
此法老年人不可單獨使用,必須在心理醫生指導下進行。它是利用催眠術使患者處於類似睡眠的狀態,然後進行言語暗示或精神分析,以達到了解病因和消除症狀的治療目的。
進行催眠暗示治療時,醫生首先讓老年患者集中注意力,凝視一物體,同時用單調的語言,使患者進入類似睡眠的狀態,然後針對患者的病狀,用堅定有說服力的言語暗示,改善患者的緊張、焦慮情緒,最終治愈疾病。
(5)參加多樣化活動
通過參加多樣化活動,可以調節我們老年人的大腦神經功能,從而達到治愈神經衰弱的目的。
例如有位數學老師由於經常進行單一而過度的數學思維活動,導致了以失眠為主要症狀的神經衰弱。
在醫生指導下,他采用多樣化活動的治療方法治療,即每天從事多種活動,如做家務、到菜園子勞動、澆灌花草、修剪盆景,搞些小修理,指導孩子學習,探親訪友等,每種活動的時間都不長,一個接一個,很緊湊。一段時間後,他睡眠改善,上床就寢,很快就能入睡了。
按照這位老師的體驗,如果一天隻從事單一的活動,盡管很疲勞,也難入眠。
多樣化活動之所以對治療神經衰弱有較好的療效,是因為在多樣化活動的情況下,由於大腦廣泛區域神經過程交替活動,使腦細胞得到了鍛煉,逐漸增加了大腦神經活動的興奮過程和抑製過程的相互誘導作用。
因此,到了夜間,大腦中經過白天興奮性活動的許多神經中樞都發生了負誘導作用,並迅速成彌漫性抑製。這樣,“常夜難眠”就變成“長夜好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