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傾述
失戀者精神遭受打擊,被悔恨、遺憾、急怒、惆悵、失望、孤獨等不良情緒困擾,應該找一個可以交心的對象,一吐為快,以釋放心理的負荷。
可以用口頭語言,把自己的煩惱和苦悶向知心朋友毫無保留地傾訴出來,並聽聽他們的勸慰和評說,這樣心情會平靜一些。也可以用書麵文字,如寫日記或書信把自己的苦悶記錄下來,或給自己看,或寄給朋友看,這樣便能釋放自己的苦惱,並尋得心理安慰和寄托。
(2)移情
及時適當地把情感轉移到失戀對象以外的他人、事或物上。如失戀後,與同性朋友發展更密切的關係,交流思想,傾吐苦悶,求得開導和安慰;積極參加各種娛樂活動,釋解苦悶,陶冶性情;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的博大胸懷中,從而得到撫慰。當然密切自己與其他異性的交往,也不失為一個合適的途徑。
(3)疏通
指的是借助理智來獲得解脫,用理智的“我”來提醒、暗示和戰勝感情的“我”。要想想,愛情是以互愛為前提的,不可因一廂情願而強求,應該尊重對方選擇愛人的權利。
也可以進行反向思維,多想對方的不足,分析自己的優勢,鼓足勇氣,迎接新的生活。還可以這樣設想,失戀固然是失去了一次機會,然而卻讓你進入了另一個充滿機會的世界。正如海倫凱勒所言:“一扇幸福之門對你關閉的同時,另一扇幸福之門卻在你麵前打開了。”
(4)立誌
失戀者積極的態度會使自我得到更新和升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許多失戀者因此而創造出了輝煌的成就。像歌德、貝多芬、羅曼。羅蘭、諾貝爾、居裏夫人、牛頓等曆史名人,都曾飽受過失戀的痛苦。他們可謂是用奮鬥的辦法更新自我,積極轉移失戀痛苦的楷模。
3、引導和關心的方法
失戀不僅僅是青年朋友們一個人的事情,由於有部分青年朋友們心理還有待成熟,所以,這種情況下,家長和朋友要給予正確及時的引導和關心。
(1)找切入點切入話題
最好不要一本正經的為這個坐下來就談。如果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的和孩子說,他們可能會有心理壓力,會更沒有安全感,甚至覺得連家人也傷他們的自尊心。當然,不見得每個孩子都要有這一步。不過做家長的謹慎為好,這也是為了孩子。
(2)感受到溫暖和關心
帶他們出去走走,散散心,或者去玩一次。或者簡單的,做一頓他們最愛吃的,給他們些驚喜。這些做法都能讓他們知道,即便是失戀了,家裏人才會是永遠最關心,是最愛他們的。心理上也就不會覺得孤獨和苦悶。
(3)教育他們明白取舍
你想要的不一定就能得到,有失有得是常事,但是要有個正確的心態。得到了,不用太過欣喜。失去了,也不必太傷心留戀,更不要一蹶不振。即便是失戀了,也並不代表這就是恥辱的失敗。最重要的,要有個豁然對待得與失的心。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朋友,不糾纏過去,是肯定你們曾經確實一起相愛過;不心懷報複,是肯定你尊貴的人格,也是尊重客觀的事實。建立忙碌而有序的生活,多些想想未來,下麵有幾個方法可以幫助自己走困境:
人的一生不是僅僅為了愛情而活著,它隻不過是我們生命中一個過程,我們一生中考慮的事情太多了,就像我們做任何事情一樣,都是有成有敗,敗了我們從頭再來。
(他)她離你而去,自然有(他)她的理由,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你們之間存在的不能好合因素,其中包括你們雙方的經濟條件、家庭背景、相互之間的學識水平以及她本人所持的金錢觀、愛情觀等,這就印證了好多事情我們還是可遇而不可求,愛人之間都是緣分,如果分手說明你們緣分不到,或許緣分中的那個人會在下一秒等著你。
時間是醫治任何心靈創傷的良藥,再過5年、10年……你會發現你們之間曾經你死我活的愛情,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很平淡的一頁。生活中的磨煉讓我們更加成熟,因為未來是未知的所以值得等待,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不開心而喪失等待和憧憬。
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和生命觀。沒有生命何談愛?其實愛情與生命是沒有關聯的,在真正的現實中生命永遠最可貴。一切愛情、事業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為愛情獻身的衝動,在我們很年輕的時候,那麼微弱的一瞬間。而實際上,愛情比起生命是輕的,生命如此美好,我們終其一生也看不盡。第四節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一見鍾情
一見鍾情,是指男女之間一見麵就產生了愛情。鍾情男女初次相見,除了對對方良好的學識風度、優美的身體儀表、得體的進退談吐等外部人格特征表示接受、欣賞外,異性交往在審美標準上的“生理效應”也是激發情感的重要因素。
或許,在生活中你可舉出一些例子說明一見鍾情導致的美好姻緣,但就實質來說,絕不能憑這些就斷定“一見鍾情”式的積極意義,一見鍾情隻能說是某些愛情事件中的觸發。
1、正確看待一見鍾情
進人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對異性表現出一種親近、向往和眷念的情感,這是青春期性心理的一種反應,通常稱作“求異心理”。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了愛戀的萌芽,往往期待著一見鍾情的滿足。
或許,你可舉出許多例子說明一見鍾情導致的美好姻緣,黑格爾四十歲時一下子看中了瑪麗,向她求婚,瑪麗欣然答應,經過挫折,終成夫婦;戴高樂第一次遇到葉鳳·汪杜洛小姐便愛上了她,兩人共同度過了五十年的美好歲月;卓文君隔簾看到溫文爾雅的司馬相如,夜間逃出深堂大院,與司馬相如一同私奔成都,結為美好夫妻;鬱達夫初見王映霞,一見如故,激動異常,後來成婚……當然,文學作品中的一見鍾情就更多了:賈寶玉初見林黛玉,似曾相識;張生撞見鶯鶯一拍即合;約翰·克利斯朵夫與坐在另一輛火車上的法國少女交錯而過,戀意頓生;歐也妮看到查理,當晚失眠了……
憑這些就能斷定一見鍾情必然導致愛情嗎?不,一見鍾情隻能說是某些愛情事件中的觸發。前麵說過,性愛的特點之一是直覺性,雙方往往因首次見麵而決定性愛的有無。你看到一個健康美貌、風度翩翩、氣質非凡的的異性,可能一下子喚起你對他(她)的性愛,但未必能“兩廂情願”。即便對方接受了你的愛,也不一定能“鸞鳳和鳴”,因為決定愛情成功與否,除了起始條件的有無,更重要的是情愛的深淺,而一見鍾情隻是愛情起始的一種形式。你或許要說:文學作品多是寫一見鍾情的呀!是的,的確如此,但是你千萬不要忘了,文學作品裏描寫的多是理想化了的愛情,而理想化的愛情總是至聖至美的,無論是它的起始還是它的結局。愛情的起始,當然以一見鍾情最富有詩意,於是作者們多選中了它。然而,現實生活畢竟不是文學作品。
一見鍾情是由性吸引力決定的。不可否認,性吸引力大,可以加強性愛的強度,點燃愛情的火焰,在此基礎上,加深相互間的了解,增添情愛的磚石,的確可促成許多美好姻緣;然而,一味追求一見鍾情,過分強調一見鍾情在愛情中的價值,往往要使人失望的。現實生活中,不少一見鍾情觸發的愛情最後宣告失敗,不是足以令人深思嗎?
2、認識愛慕心理
進入青春期之後,青少年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很大變化,情竇初開的男女之間由相互疏遠,轉化為有了一種情感的吸引,進而有彼此接近的需要,這在心理學上我們稱之為“異性思慕”或“愛慕”。事實上,異性思慕是類似於中學生這樣的青少年學生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其心理發展正常的一種表現。
異性愛慕心理作為一種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產物,對異性有好感的心理的產生是有一定的意義的,應該說這種感情是你未來發展健康的愛情、婚姻,組建和睦家庭的心理基礎。因為這種感情可以讓你學會如何去關注他人、體驗別人的需要和情感。所以,當這種感情空降到你身上時,不要感覺羞恥,也不要感到驚慌,因為它是如此自然,不帶一點雜質。
然而,這種情感同時也會帶來諸多問題,這是由於少男少女們的社會閱曆、知識水平、認識能力、生存能力等還有待發展所致。比如,有些學生將這種初期的異性思慕與吸引誤以為是愛情,過早陷入情網不能自拔。
(1)丟掉幻想
受完美的愛情小說和偶像劇的影響,大部分同學都希望這種感情偶像能夠在自己的幻想中如實地發展,但現實就是現實,它隻會按照自己的規律變化而不以人的意誌而改變。所以,在感受這種感情的美麗之後,所要麵對的就是更多的失望與焦慮,最後越來越不知所措。
其實,這種感情就如同是一潭平靜的湖水,不可以亂投石子攪渾它。有些東西是不能跨越的,如果盲目跨越,隻能使自己陷於汙泥之中不能自拔。因此,要放下與異性交往中的太多幻想,讓交往自然進行。
不要盲目發展這種感情,不要認為這感情會順利地向自己期望的方向發展,當然也不必刻意逃避它。總而言之,一切不合乎自然發展的做法,都會讓人陷入一種不真實的煩惱中,要丟開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做好眼前該做的事,就能開始正確處理這種感情了。
(2)明確任務
戀愛的感覺像是生活的添加品,但決不是生活的主旋律。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發展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如果在這一階段錯過了,說不定要花很大的氣力來彌補這一錯誤。因此,在這裏提醒大家,如果希望自己將來有一個美好的發展前途就必須時刻關注自己最主要的發展任務,不可偏離它。
對於中學生來說,什麼是當前應該發展的主要任務呢?毋庸置疑,中學生應該好好地學習技能、學習交際以為將來的求職做好準備。當然,學會發展人際關係也包括與異性的關係。然而人際任務中的主要方麵是學會如何與人和睦相處,巧妙地解決人際矛盾,處理好人際情感變化,而與異性建立戀愛關係則不是當前應發展的主要任務。
由此可知,當中學生麵對愛情的來臨時,應多從自身的發展任務出發,采取一種順應的態度,既承認這種感情的客觀性又防止它的擴散與變質,在順應中學會應付、控製這種情感的發生與發展,將它留在心中的一個安全位置,這樣既不會破壞它的美麗,也不會妨害自身的發展。相信隨著年齡的不斷成長,心智的不斷成熟,這種感情就再也不會成為左右著你的煩惱了!
(3)建立關係
學生時代的男生女生之間的交往不僅是正常的,而且是十分有必要的,有益於身心健康成長。青春期交往範圍廣泛,既有同性知己,又有異性朋友的人,比那些少有朋友,或隻有同性朋友的人的個性發展更完善。這些同學的情緒波動小,情感豐富,自製力較強,心理健康水平較高,容易形成積極樂觀、開朗豁達的性格。
總之,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朋友的一見鍾情,實際上是初戀的感覺,是單戀或暗戀的表現,對於自己是有比較大的壓力的,因為你心裏會放不下的那種無形壓力,最好是找個機會向好友訴說一番,能夠緩解目前的狀況,說了,就等於釋放了目前積累的壓力。如果不好意思說,就找個信得過的人,代替一下也可以有效的,如去神廟中的神訴說,如果再得不到緩解目前的心理壓力,會成為心裏的抑鬱症的,很不好呀,總之,要及時學會釋放心裏的壓力才好。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朋友們,對於青春期的戀愛不僅正確看待還要重視起來,如果馬虎大意,會給處在敏感時期的青年朋友們帶來心理上的萎靡和終生的遺憾,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的正確看待青春期的戀情?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隨著性器官和性生理功能的發育成熟,性心理也開始萌發。這種性心理的產生,既是初戀意識萌動的標誌,也是青春蘇醒的呼喚。
在對待異性的問題上,一般經曆三個階段:由於生理上明顯的男女差別和對兩性關係的一知半解,少男少女會產生一種不安和害羞心理,對異性的陌生感和畏懼感,引起對異性的暫時疏遠。
隨著生理發育和對性有了一定了解,就產生了彼此接近的需要,陌生感與畏懼感也逐漸消失;青春發育完成,萌發對異性的好感,滋生初戀的萌芽,但對戀愛還處於無知階段,思想、物質、身體等方麵都還沒有具備戀愛條件。
由此可見,初戀是人類性愛過程中自然程序的顯現,對異性的向往與眷戀,是人類最高級的感情之一,愛的萌動並不是偶然發生的。
社會,特別是家庭,對懷春的子女不能橫加指責,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多加引導,勉勵他們把精力用於工作和學習上,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一些生理衛生知識和社會道德教育,使他們健康地成長。第五節學會走出單戀的誤區
單戀即單相思,它是以一方對另一方的一廂情願的傾慕與熱愛為特點的畸型愛情,甚至知道對方不愛自己,也還要一味追求。單戀與失戀的不同在於:前者根本沒建立起相互的愛情,後者是一方中止戀愛(哪怕是朦朧的)。單戀的形式是多樣的。
如果說談戀愛是一種對人生的感情的真的感悟,那麼單戀又是什麼呢?往往在中學生時代,會有那麼一些人因為性格原因而很少去接觸愛情,但是心裏卻有著那麼一絲絲的感情寄托,那麼這個感情寄托又是什麼呢?學會走出單戀的誤區,追求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才是最美好的世界。
1、了解單戀的類型
單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毫無理由的單相思,對方毫無表示,甚至對方還不認識自己,而自己卻執著地愛對方,追求對方,這種戀愛是純粹的單向;另一種是自認為有理由的單相思,錯認為對方對自己有意。
(1)羞怯型
此類型的青年朋友們,往往默默地強烈地愛著一個異性,但由於害羞,或是膽怯,不敢向對方表露真情,因而陷入無邊的自我苦惱中。
(2)執拗型
這類型的青年朋友們對心意的對象表達了愛意,卻遭到了拒絕,但熱烈的愛情並不會因此削減。
(3)幻想型
所愛之人遠在天邊,可望而不可及。或是明星,或是傳奇英雄。明知連走近對方的身邊都不可能,卻無法熄滅心中的愛情,日夜空想念。
男女都會出現單戀現象,而以青春期女性為多。處在這個時期的你,你們的愛情以浪漫型為多,往往呈無固定目標的狀態。
單戀者一般性格十分內向,雖然內心熱烈,但外表冷靜,常常把愛情深埋在心底。你們一般不采取攻擊性的行動,隻是沉迷於虛幻的情愛之中。因此,它不像失戀者那樣受到人們的關注,危害性也不容易看清。事實上,它像一劑慢性毒藥,腐蝕著單戀者的心靈。它使單戀者虛度了寶貴的青春。人的一生,青春隻有一次。青年時期,正是一個人學本領的大好時期。要把握好大好年華,不要耗費在不可能結出果實的愛情的幻想中。
2、認識單戀的表現
青年朋友們的單戀現象層出不窮,且較多地出現在性格內向、敏感、富於幻想和自卑感較強者身上。首先是自己愛上了對方,於是也希望得到對方的愛,在這種具有彌散作用的心理支配下,就會把對方的親切和藹、熱情大方當做是愛的表示,並堅信不已,從而陷入單戀的深淵,不能自拔。
(1)觀察言談舉止
由於覺得對方愛自己,就常常把對方的言談舉止納入主觀需要的軌道去理解。對方的一句無意的話語、眼神或表情,引起其長久的喜悅和激動,即便遇到嚴辭拒絕,仍毫不置疑。
如果能夠看見對方,就會盡可能地注視著對方的一舉一動;如果見不到對方,就會猜測或巧妙地打聽對方的去處;如果別的同學無意中談起對方,會非常注意地傾聽,表現出極大興趣。
(2)單戀誤為戀愛
單戀者自以為已經戀愛,心中不斷湧起對未來的向往,但由於沒有得到對方的配合,所以常常獨自幻想,用憧憬和想象如癡如醉地編織關於和對方的甜蜜而迷人的夢境。對自己的感情看得很重,認為自己是真心實意的,應得到對方的回報。
以為對方也在愛著自己,覺得應該用加倍真摯熱誠的愛回報對方。但因為對方並未向自己表明心跡,所以隻好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向對方暗示自己的愛,或用脈脈含情的目光,或用旁敲側擊的話語,有時還會不惜代價去滿足對方一個無意的小小的要求。
(3)自卑感比較重
這些人雖然總是進行愛的自我陶醉,但真正麵對對方時,會表現出極度的緊張和不安,並且試圖掩飾自己的真情,以至出現語塞笨拙的舉動,使對方感到莫名其妙。這樣,往往引起事後的懊悔。
對對方懷有高不可攀的畏懼心理,盡管對現實的戀愛十分向往,但卻不敢輕易地向對方表白,深怕對方說出“不”字。於是將深情藏在心裏,卻又急切、焦灼不安地期待著對方的愛情吐露。長時間的感情壓抑和失望,會加重憂鬱和苦悶。
3、單戀的負麵影響
單戀的人一般不願意向人吐露內心的感情,常常因此變得沉默寡言,興趣變得索然無味,但學習和生活還能正常進行。嚴重者會形成相思病,情緒失去控製,對前途悲觀絕望,學習和生活都不能繼續,甚至還有消極厭世的,這時稱為反應性抑鬱症。
(1)腐蝕人的鬥誌
單戀的青年朋友們一般都認為自己暗戀的人高高在上,並把其奉若神明,把追求、獲得愛情作為自己最大的追求。心中隻有自己所單戀的人,無心再去學習。列寧曾說過:我很懷疑那些在戀愛問題上顯得失魂落魄的人,在革命鬥爭中會表現出可靠和堅忍不拔的品質。這樣的人,即使是個極好的,很有才幹的青年,恐怕也不會有什麼出息。
(2)造成心理失調
生活在幻想愛情中的人心靈必然是封閉的。單戀者性格孤僻,情緒低沉,對周圍的人和事漠不關心。心情壓抑,內心苦悶,而又無人可排解,無處疏泄,心理處在失衡的狀態。不少單戀者會出現精神障礙,不同程度地患了癔症、憂鬱症或妄想症等病症,但是是可以克服的。
生活中的交往很多,不一定非要把自己喜歡的人定義為情人,青年朋友們,一定要在感情上,學會自然大方地和異性相處,不要把自己往戀愛這上麵套。
青年應該利用這一特殊的感情特點作為學習的動力,讓學習與交情兩不誤,使你在與異性同學交往的過程中做到互補、互學、互助、互保。這樣才能避免你們誤入單戀的歧途,也更利於你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4、克服單戀的辦法
單戀者的單戀,也經常會采取一些行動,去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但這些行動往往是徒勞的,對方或是毫無察覺,或是因為行動過火而使對方感到討厭,因而每一次行動最後總是以失敗告終,單戀者往往精神恍惚,飯不得食,睡不得眠,那麼應該如何擺脫這種單戀的痛苦呢?
(1)掌握界限
“愛情錯覺”的產生往往是由於自己愛上對方,而對方也從言行上表示出對青年朋友們好感的趨勢,但對方對你的好感,也僅僅是好感,或者一種友誼的表現。雖然好感和友誼在一定條件下能發展為愛情,但它絕不是愛情本身。
其實,好感和友誼是有著明顯特征的,它們明朗大方、公開多向,如果青年朋友們能冷靜地觀察和分析一下,是不會將它們與愛情弄混的。
(2)多打問號
感覺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中的一種初級形式,它所反應的隻是事物的個別屬性,因此往往會對事物產生不正確的反映。產生在感覺基礎上的愛情隻是一種感性感情,與真正的理性的愛情不能相提並論。
所以,當青年朋友們感覺到某一位異性同學的溫情時,一定要多問個“為什麼”,進行冷靜的思考,切莫過分相信自己的感覺,免得作繭自縛。
(3)急流勇退
一旦發現自己陷人單戀的境地,就應該毫不遲疑地打消這愛情上的“海市蜃樓”,盡快地擺脫自己編織的虛幻的情網,借助理智的力量,獲得感情上的解脫。
如果青年朋友對對方一見鍾情,愛之若狂,並且覺得對方也很愛你,但很快又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就要能夠急流勇退,牢牢地握住感情的舵,盡可能減少或避免與對方的接觸,克服虛榮心理和由對方冷淡而造成的自卑感。
反之,一味追求人家,或者沉溺於單戀的泥潭不能自拔,是很不明智的,這樣隻會降低自己的人格,使別人瞧不起你。
(4)傾吐憂鬱
單戀之苦悶在心中愁腸百結,就會百病叢生。所以,當青年朋友們感到困惑或者痛苦的時候,可把單戀的緣由、經過、幻想和苦悶,向老師、家長或最知心的朋友盡情傾吐,聽聽他們的評說、勸慰,借他們的手戳穿“西洋鏡”。
這樣,把肚裏的話倒出來,常常會使人一吐悶氣,心境平靜得多。但切忌逢人便講,不看對象信口開河,因為這樣隻能惹起麻煩,增加自己的煩惱。
(5)轉移目標
單戀的青年朋友們要拿出信心和勇氣,與自己的脆弱感情作鬥爭。原來不愛參加集體活動或體育鍛煉,現在偏要多去參加;原來對學習不感興趣,現在就要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本來不善於交際,以至眼界狹隘,現在就偏要去人群裏說話,這樣以求得解脫和安慰。
總之,一旦單戀已然發生在青年朋友們的身上,那就需要拿出十足的勇氣,克服羞怯心理和自我安慰心理的折磨,勇敢地用心靈去撞擊。如果對方有意,心靈閃現出共同撞擊的火花,單戀則轉化為雙戀,愛的快樂就取代了愛的痛苦。如果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則應該麵對現實,勇敢地拋棄幻想,用理智主宰感情進行轉移,通過思想感情的轉換和升華來獲取心理平衡。
貼心小提示
親愛的朋友們,在每一個人的戀愛經曆中,大多都會有過單相思的時候。這種心理狀態是普遍存在的。它是自己單方麵對對方非常喜愛所造成的單戀現象。過分的單相思會造成嚴重的心理失調,及時糾正調整心態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要認清現實,喜歡幻想的年輕人把明星當做自己的愛人是非常嚴重的不現實的思想。弄清現實和幻想之間的差距,接受並麵對現實是擺脫這種畸形愛情的好方法。
二是要樹立自信,要正確的認識你所喜歡的人,多了解他的一切,看看他或她是不是真的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好、那麼完美,是否真的值得自己喜歡、愛戀。
三是消除暗示,不要總是告訴自己他的眼神代表什麼,他的行為和語言又暗示了什麼,其實這些都是你自己想象出來的,是一種盲目而錯誤的自我暗示。隻有認清了他人的行為,才能準確的給自己定位,走出單相思。
四是釋放壓力,不要讓自己心理失去平衡,心情壓抑鬱悶。而要用合理的方法使這些壓力得以釋放,調整心態,使自己心情開朗起來。第六節正確地看待師生戀
師生戀是指學生與老師之間所發生的戀愛關係。源於學生對老師的幻想、崇拜和喜愛。
戀師情結是青少年朋友們性意識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正常現象,但某種意義上來說,戀師情結也是種不良的心理,因此,青少年朋友們,應深刻地了解什麼是師生戀,並正確地看待師生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