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玲瓏剔透的孩子,父母又早亡,叔叔嬸嬸將其養育,深知寄人籬下之痛楚,想必經過你我調教,來日一定是個懂事、明理之人!”
“娘子,說得好,枉然我還是個教書匠,她既已在我府中,我便教導她功課,隻是一些生活細碎之事,還要勞煩娘子親力親為呀。”
“那是自然,我既已收她作養女,必會視如己出,與親生一般無二。相公切莫擔心,明日,我便把你我現下商議之事告知於她。”
次日,夫人將若筠詔到了內間,向其陳述欲收其為養女之事。說完後,若筠瞪大了眼,重重跪下道:“能有幸入金府做丫環我已經很滿足了,不再有其他奢求。未承想還有如此幸事,夫人不僅是我的恩人,更是我在這裏唯一的親人!”
夫人扶起她,道:“往後,這裏就是你的家,記住,你不再是無父無母的孤兒,這裏的老爺就是你的父親,我,就是你的母親,我與你父親成親十載,一直未能有孩子,如今終於得償所願,有了自己的孩兒承歡於膝下。”
從地上爬起來的若筠,再也難掩激動之情,撲到“母親”懷裏忘情地哭泣。
半晌,夫人道:“我與你父親商量過了,若你願意,便可跟隨他一起到書房學詩作畫。”
若筠猛地從抬起頭——這太不可思議了!
數日後,打扮一新的若筠跟著養父一起來到了金府在外麵的書房,開始上課。第一節課,養父對著下麵眾多學生道:“今日為師為大家講的課是‘三字經’。何為‘三字經’?‘三字經’是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來的精神財富。”
若筠靜靜地坐在那裏,聽著養父講課,一雙大眼睛不眨也不敢眨,生怕一眨,就要錯過任何一絲內容。但由於她沒有任何基礎,雖認真聽課,但能聽懂的不多。於是課後,她第一時間找到了養父,問道:“父親,您方才所說的‘三字經’我聽不大懂,這個‘養不教,父之過’是什麼意思呀?”
養父極其耐心地解釋給她聽:“這‘養不教,父之過’的意思就是,孩子養了,做父親的就要教導於他,不然就是過錯了。”他說著,突然意識到了什麼,道,“你的親生父親,在你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這應該另當別論。像今日,你遇到不懂的,能想到及時問,這很好,話說這學問,本就是一半是學,一半是問,你能如此,為父很是欣慰。還有這‘教不嚴,師之惰’,說的就是老師教育學生不嚴,說明是做老師太過懶惰,對學生的成長不利。所以日後,我既是你的父親,又是你的老師,對你也許會很嚴格,甚至是苛刻,你怕不怕?”
“能有幸跟著父親學知識,我很滿足,怎會怕?”若筠斬釘截鐵地道。
“那就好。”養父滿意地點點頭。
許是天資聰穎,許是若筠努力學習,總之若筠的功課進步很快,這日,她應養父要求,作一首詩,七言五言都可以,不受限製。若筠努力回想著課上養父教授的內容,和她平時積累的知識,她攤開宣紙,手持毛筆,工工整整地寫道:“雙親早亡無限苦,流落街頭無人顧。一朝幸得親人助,我竟寫字有書讀。此情此恩無以表,來日定當來抱負。”
養父接過那首來之不易的詩,品讀一番後感慨道:“不錯,很好,有長進!不僅押韻,還懂得了排比,是個可造之材!”他說著,臉色一沉,“可惜是個女子。”
若筠眼見養父臉色,不敢有過多言語,隻是暗暗發誓:一定要好好讀書,以後才能有機會出人頭地,好好報答養父母的再造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