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依惜別(1 / 2)

鹹寧宮中,秋水正在向密妃稟報:“娘娘,淳王爺來了!”

密妃難掩笑意:“敬永這孩子,本宮看到就覺得高興,每次入宮上朝,都不忘給本宮請安。”

秋水也笑著道:“那是,如今王爺雖說已成婚,但仍不忘給時時娘娘請安,這,是娘娘的福氣啊!”

密妃笑得是合不攏嘴。敬永進殿行禮道:“兒臣參見母妃。”

密妃笑吟吟地扶起他:“剛從朝堂出來,累了吧?”

“母妃,兒臣無妨。”在密妃麵前,敬永方顯得猶如一個小孩子般的無拘無束,“兒臣掛念母妃,故而趁著入宮來看看母妃。有件事兒臣要告訴母妃,母妃聽了一定高興!”

“哦?是何事?說來聽聽。”

“母妃,還記得上次兒臣跟您說過的,若筠有身孕的事嗎?昨日,她生了!”敬永說著,難掩喜悅。

密妃亦難掩激動之色:“果真?是男是女?”

敬永眼見密妃的表情,略顯遺憾地道:“怕是要讓母妃失望了!是位小縣主。”

密妃聽聞,臉上並無半分失望,反倒開心地道:“是男是女都是母妃的孫兒,如今敬敏已過繼,你是母妃唯一的希望,有了孫兒,母妃高興還來不及呢。哪還計較男女?”

“母妃如此想,兒臣便也放心了。對了母妃,兒臣聽聞,九弟目前文學、騎射都頗為長進,父皇很是誇讚呢。”

密妃不無自豪地:“有你們兄弟二人如此爭氣,母妃也算苦盡甘來了。”

敬永眼中閃過一絲憂慮:“母妃,還有件事,怕是難免要讓母妃憂心。”

密妃有些微惱:“何事如此吞吞吐吐?”

“方才在朝政殿上,父皇要兒臣即日出發去邊疆平定叛亂,少則數月,長則數年,怕是這段日子兒臣不能入宮來給母妃問安了。”

密妃一驚:“要如此許久?”

“是的,母妃,現下邊疆有人意欲作亂,宗伯請求支援,故而李尚書向父皇建議由兒臣前往。”

“是李則?”密妃臉上的笑意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臉的凝重。

“是啊母妃,他說兒臣僅以平複江南旱災而獲封郡王,除此之外,便再無建樹,兒臣聽著,實在汗顏哪!”

“他是抓住了你的弱點。”密妃分析道,隨即換了口吻道,“這前朝之事,母妃不宜過多置喙,隻是這李則的用心,可謂詔然若揭。他可是皇後娘娘的親兄啊。”

“兒臣知道,當初父皇將月影指給兒臣,他就頗為不快,此番借邊疆之事,意欲陷兒臣於難堪,實在是居心叵測。”

“不盡然。”密妃沉思著道,“你是皇子,也是他的女婿,一旦你有何變數,他也得考慮自己的女兒,他此番所為,乃是因若筠生了孩兒,有了與她女兒抗衡的條件,又因有你在,她女兒不便為難若筠,故而趁機支開你,好讓她女兒施展才能。”

“施展才能?”敬永鄙夷地,“施展何才能?為難、陷害若筠的才能?母妃,您可知道,若筠入王府之後,月影使了多少手段來陷害若筠?如若兒臣此番離開,月影必會更加肆無忌憚。我是擔心若筠她們母女二人會無辜受月影淩辱。”

密妃歎了口氣:“那又能如何?為人妾室,受些委屈在所難免。你看看母妃,當初受的委屈還少嗎?還不是過來了?你回去告訴若筠,叫她隱忍為上,切不可為了一時之氣,而見罪於嫡妃。”

“是,兒臣回去一定好生囑咐若筠。”

“按照祖製,若筠是你的侍妾,以她的身份,是沒有資格進宮見本宮的,除非有陛下和皇後的指令。”

“父皇哪會管這種小事,方才我請求父皇晉若筠為側妃,父皇大發雷霆,他還會允許若筠入宮嗎?皇後更不會允許了。”

“等等。”密妃聽出異樣,“你方才說你向陛下請奏,封若筠為側妃?”

敬永一頭霧水:“是呀。若筠自隨兒臣自江南入京,受了不少委屈,此番好不容易生了孩子,兒臣想趁此機會提攜她,給她一個名分。”

“糊塗啊!”密妃歎道,“當初陛下同意你納若筠為妾已是萬分勉強,還是月影請求的結果,此番你不知天高地厚,僅憑若筠生了女兒便提晉封,著實不妥啊。”

“兒臣心疼她……”敬永的表情寫滿了惆悵。

“如今整個皇室都知道你對她情深意重,可是那又如何?祖製不允許啊!幸虧陛下未答應。”

敬永無奈地道:“母妃,兒臣想好了,父皇不同意也好,終究是沒有名分的侍妾,構不成對月影的威脅。一旦若筠真的被封為側妃,反倒讓月影有所忌憚。眼下兒臣即將出征,我擔心的不是別的,而是月影會不會趁兒臣遠在邊陲而為難若筠和孩子!”

密妃臉上閃過一絲憂慮:“沒錯,你走了之後,孩子是若筠唯一的精神支柱,也是月影給若筠立威的籌碼。”

敬永一驚,道:“那月影會不會對縣主下手?萬一縣主有個閃失,無異於毀了若筠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