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靈前爭(2 / 2)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齊呼!

接著,敬賢想到了方才李則對於他母妃成皇貴妃的挑釁,於是大聲道:“朕初登大位,當履行為人子之孝道,朕枉為天子,離不開父皇和母親的教導,如今父皇已然薨逝,朕定當好好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成皇貴妃,是朕為皇子時的母妃,養育了朕和十二弟兩位皇子,實在勞苦功高,今朕登基為帝,當晉其為皇太後,以盡孝道。”

陳士達聞言,忙向成皇貴妃行禮:“微臣參見皇太後!”

眾人也跟著陳士達一起行禮:“微臣參見皇太後!”

李則眼見大勢已去,亦勉強跟著行禮,心裏是一萬個不情願。

敬賢適時捕捉到李則不服氣的眼神,道:“大行皇後已然薨逝多日,朕應遵循先帝遺願,封先皇後李氏為母後皇太後,生母衛氏為聖母皇太後,著母後皇太後靈柩安放於欽安殿,先帝之國喪完畢之後,母後皇太後與先帝一起安葬於皇家東陵。諸位愛卿有何異議?!”

陳士達率先道:“陛下的提議自然是最恰當的,況,如此,也是先帝臨終所願,並無不妥。”

陳士達一表態,其他人等自然也就沒話說了。

李則本怨氣衝天,但想到自己的妹妹大行皇後被封為了母後皇太後,多少獲得了些安慰,還得新帝宣旨,許她與先帝合葬,多少挽回了些他李家的顏麵,隻是,他那死得蹊蹺的女兒月影,此生怕是不會再得任何回報了,而且,如今新帝繼位,新皇後雖說仍未確立,但可以肯定,絕不是出自他李家,不消說是皇後,就連嬪妃都未必有他李家族人,想到這裏,他不禁有些恨先帝,但又沒有別的辦法。

正思索著,陳士達開口了:“陛下,如今大局初定,接下來,是否該冊立中宮了?按我大周祖製,正妻封後,良娣封妃,其餘侍妾依例分封,此事不僅關乎後宮,更是事關前朝,還望陛下慎重。”

“朕識得輕重。”敬賢道,“隻是如今父皇剛剛駕崩,確實不太適宜大封後宮,如此,便是對先帝的不敬。”

“那陛下打算何時封後宮?”

敬賢沉思片刻後道:“不急,至少也得等先帝國喪過後,朕今日倉促登基,本就出於我大周局勢的穩定不得已而為之,後宮,倒是可以緩一緩。”

頗為不服的李則此刻仿佛找到了突破口,對成皇貴妃道:“敢問聖母皇太後,這淳郡王府的王側妃,在先帝和母後皇太後抱恙期間有孕,算算日期恰是先帝及母後皇太後患病期間,以我大周祖製,是否有渺視君王之嫌,有無視長輩之嫌?還望皇太後定奪。”

敬賢有些微怒,倒是皇太後顯得氣定神閑:“李大人,不管是先帝,還是當今陛下,都可對王公大臣、皇親國戚指婚,並希望他們過得祥和,但對他們的床笫之私,連先帝這樣的英明君主都不會過問,你一介臣子,又何需如此大驚小怪?莫不是你要哀家這個聖母皇太後去勸王側妃打掉自己的孩子,打掉先帝的親皇孫嗎?!”

李則一驚,仍不依不饒:“皇太後果真是女中豪傑,巾幗英雄!怪不得先帝如此寵你,連母後皇太後都甘拜下風!”

皇太後麵不改色:“李大人過譽了,哀家數十年來生活在母後皇太後身邊,耳濡目染,隻是習得了母後皇太後的一點皮毛而已。至於什麼女中豪傑,巾幗英雄,你還是留給讚譽你那仙逝的妹妹、李氏族人吧。”

李則麵色難看,道:“可惜微臣的妹妹已然不在人世,微臣再如何讚美怕是也無濟於事。”

“哪能啊?母後皇太後是先帝正妻,堂堂的先帝皇後,是嫡,哀家再尊貴也不過是先帝的侍妾,這嫡妻跟庶妾怎能相提並論?莫不是李大人看著今日哀家登上太後之位心有不服吧?”

“皇太後言重了。”

“依朕看,言重的人是李大人你吧?”敬賢突然插話道,“你在先皇後喪儀之上,屢次冒犯於先帝,先帝仁慈才不與你計較,若是朕,怕是早就治你的罪了。怎麼?你是覺得先帝未治你的罪心存僥幸嗎?如今,又在先帝的喪儀之上屢次冒犯於朕,冒犯於聖母皇太後,難道就不信朕治了你的罪嗎?!”

李則聞言,臉色已變,本想與之理論一番,但聯想到李家目前的處境,隻好把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