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晚餐:適時適量最利於健康(1 / 3)

第十七章晚餐:適時適量最利於健康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對於上班族來說,早餐要看“表”,午餐要看“活”,晚餐幾乎成了一天的正餐,忙碌了一天的所有虧空就等晚餐補了,但是這樣的膳食結構卻是非常不合理的。

晚餐不當易引起現代疾病

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表明,危害人類健康的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以及癌症等,大部分都與飲食不當有關。特別是晚餐攝入不當,很容易導致多種疾病。營養學家和醫學專家研究認為,晚餐不當易引起多種現代疾病,以下是常見的幾種症狀:

1.肥胖症

由於人們在晚上一般活動量較少,熱能消耗低,如果晚餐吃得過飽,特別是吃進大量的油膩食物,就會造成體內血糖、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濃度驟然升高。隨著入睡時能量消耗明顯減少,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沉積在體內,不僅使身體趨於肥胖,還容易引發動脈硬化、脂肪肝、冠心病等症狀。

因此,晚餐宜清淡,攝入的熱量不應超過全日總熱量的30%~35%才是合理的,這對於防止和控製發胖有益。

2.尿道結石

研究認為,尿道結石與晚餐太晚有關。這是因為尿道結石的主要成分是鈣,而食物中含的鈣除一部分被腸壁吸收外,大部分被排出體外。據測定,人們排尿高峰一般在飯後4~5小時,如果晚餐過晚,排尿高峰期人處於睡眠狀態,尿液全部留在尿道中,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尿道結石。

3.高血脂、高血壓

大量的臨床醫學和研究資料證實,晚餐經常進食葷食的人比經常進食素食的人血脂一般要高3~4倍。再加上人在睡覺時血液運行速度大大減慢,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使人得高血壓病。而已經患高血脂、高血壓的人,如果晚餐經常進食葷食,無異於火上加油,使病情加重或惡化。

4.冠心病

晚餐如果吃得過於豐盛,勢必會加大人體對熱量的攝入,從而引起血膽固醇的增高。長期下來過多的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上,就會誘發動脈硬化和冠心病。

5.糖尿病

糖尿病是現代中年人的第一號殺手,一旦誘發,難於治愈。糖尿病的病因就在於平時晚餐吃得過飽,反複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造成胰島素細胞負擔加重,進而衰竭,從而誘發糖尿病。

6.腸癌

晚餐過飽,必然有部分蛋白質不能被消化吸收,這些物質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可以產生一種有毒有害的物質。再加上睡眠時腸壁蠕動減慢,相對延長了這些物質在腸道的停留時間,促進大腸癌的發生。

7.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病發時,容易使人休克,若搶救不及時,往往危及生命。而晚餐時暴飲暴食,很容易誘發晚間急性胰腺炎。如果膽道內再有結石嵌頓、蛔蟲梗阻、慢性感染等,則會使病情加劇,使人在睡眠中休克,就是身強力壯的人也會因搶救不及時而造成死亡。

8.神經衰弱

中醫認為“胃不和,臥不安”,如果晚餐過飽,必然造成胃腸負擔加重,胃腸、肝、膽、胰等負擔增大會產生信息傳給大腦,使大腦相應部位的細胞活躍起來。一旦興奮的“波浪”擴散到大腦皮質的其他部位,就會誘發各種各樣的夢。做夢過多常使人感到疲勞,久而久之就會引起神經衰弱等疾病。

晚餐的進食要點和時間

營養專家指出,晚餐中應盡量避免高糖、高脂肪類食物,不吃或少吃水果、甜點、油炸食物。據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即使攝取白糖的數量相同,但若攝取的時間不同,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是因為肝髒、脂肪組織與肌肉等的白糖代謝活性在一天24小時不同的階段中,會有不同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