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安全是健康的底線2(3 / 3)

如果運動消耗的熱量大於攝入的熱量,全身脂肪就會減少,而不是隻減一個部位,其他部位不變。

誤區22.健身項目難度過高。

很多人以為運動的難度、強度越大,效果就越好,事實並非如此。高難度的訓練不僅會讓你產生強烈的挫敗感,還可能使你在運動中受傷。

誤區23.忽視力量訓練。

跑步能健美小腿,遊泳能讓體形勻稱,但你知道啞鈴對於塑身有重要的作用嗎?力量訓練有利於建立肌肉群,這些瘦肌肉群每天消耗的熱量要比脂肪高得多。如能把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兩者結合,效果會更好。

誤區24.停止鍛煉後人就會發胖

在現實生活中,確有一些人在停止鍛煉後發胖了。但發胖的關鍵不是停止運動,而是停止後仍然吃著與運動時同樣多的食物,使從食物中攝入的熱量大大超過消耗的熱量,於是引起肥胖。如果停止鍛煉後隨著熱量消耗和減少,相應減少食物中的熱量攝入,就不會發胖了。

誤區25.經過一段時間運動後,肌肉就不會萎縮。

運動停止後幾個月,就會長出脂肪。所以,運動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運動的間隔時間不宜過長。

誤區26.運動時穿什麼鞋都不要緊。

應根據不同標準挑選運動鞋。什麼運動項目、如何進行運動,身體哪個部分受力,在挑選運動鞋時都要被考慮到。

誤區27.把所有的器械都做一遍才算鍛煉。

其實在健身時,完全沒有必要把器械一個不落地做過去。那樣占用了很多時間,而且由於突然運動量過大、過強,會出現全身酸痛,使正常鍛煉難以堅持。正確方法是請健身指導員或根據自己的情況,製訂一個最佳鍛煉方案,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實施。

誤區28.健身器材功能越多越好。

應根據自己的年齡性別、身體狀況,需要鍛煉的部位以及經濟條件等,選擇適合自己的器材。記住:貴的不一定就是好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誤區29.戴著耳機一邊欣賞音樂一邊健身。

健身時一心兩用,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人在運動時,指揮運動的神經中樞處於興奮狀態,其他神經中樞則處於抑製狀態。邊聽耳機邊訓練,隻會使指揮運動的神經中樞受到抑製,難以達到訓練效果。

誤區30.跑步看書兩不誤。

在跑步機等器械上邊運動邊看書,運動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如果你非讀書不可的話,就先集中精力運動4分鍾,之後休息3分鍾,並利用這段時間看看書。這樣一張一弛分段訓練,效果也不錯。

誤區31.負重跑步二合一。

手持啞鈴跑步似乎是一種集心肺功能訓練與力量訓練於一體的好方法,但是這種訓練方法卻非常危險。當你身體前傾時,腿骨、踝骨和脛骨等部位的壓力必然增大,很容易造成骨折。

誤區32.跑步是最好的健身方法。

沒有哪一種健身方法是最好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自己製定出一套健身方法。但最重要的是要堅持,能夠持之以恒,因為健身需要的是時間和耐心。如果每天可以多花半小時的時間行走,就能明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並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誤區33.熱敷可以使損傷部位快速痊愈。

很多人遇到扭傷、跌傷時,總是敷熱毛巾,其實這種方法是錯誤的。這樣做隻能加重出血或腫脹。正確的處理是先進行冷敷,24小時過後,才可以用熱療減輕疼痛和腫脹。

誤區34.運動前不必補充能量。

運動前的一個小時,可選擇酸奶、香蕉和全麥餅幹等小零食,它們能讓你達到最佳運動狀態。

誤區35.空腹運動,有損健康。

研究證明,飯後4~5小時(即空腹)進行適度運動,如步行、跳舞、慢跑、健身操、騎自行車等,有助於減肥。這是由於此時無新的脂肪酸進入體內,較易消耗多餘的脂肪,特別是產後的脂肪,減肥效果優於飯後1~2小時的運動。

誤區36.運動後大吃。

運動會讓你感覺更餓,如果此時你認為可以吃任何東西,那就大錯特錯了。鍛煉的確需要更多能量,但千萬不要把食物當成獎賞。

誤區37.運動後大量吃糖果。

有的人在劇烈運動後覺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為運動後多吃甜食有好處。其實運動後過多吃甜食會使體內的維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會感到倦怠、食欲不振,影響肌酸的排除,延長機體恢複的時間。因為維生素B1參與糖的代謝,還能幫助肝髒分解肌酸,使之迅速排出體外。因此,劇烈運動後最好多吃一些含維生素B1的食品,如粗雜糧、蔬菜、肝、蛋等。

誤區38.豬肉牛肉是很好的賽前食物。

肉類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但在加速提供能量方麵卻很差。其實賽前應該食用含糖量較高的食物,如麵食、土豆、麵包等,糖分是最好、最容易利用的能量。

誤區39.運動過程中,口渴時大量飲水或口幹舌燥忍著不喝。

隻要你運動過,就會有這樣的體會,運動過程中有口渴的感覺。這時大量喝水會刺激胃,但忍著也不對,隻要你感覺特別口渴時,就說明你身體已處於缺水狀態了。即使在運動過程中也可以適當補水,以防體力不支。補水方法應是小口緩咽。每次補水不宜太多,而且水不能太涼,隻要能緩解口渴症狀就好了,一小時以內的運動補溫開水即可。

誤區40.運動疲勞時飲酒可解乏。

劇烈運動後人的身體機能會處於高水平的狀態,此時喝酒會使身體更快地吸收酒精成分而進入血液,對肝、胃等器官的危害就會比平時更嚴重。乙醇需要肝髒分解,並消耗大量維生素B1,並加重運動後肌肉的酸痛感。

誤區41.劇烈運動後馬上洗浴。

劇烈運動後,人體為保持體溫的恒定,皮膚表麵血管擴張,汗孔張大,排汗增多,以方便散熱。此時如洗冷水浴,血管會因突然刺激而收縮,血液循環阻力加大,同時機體抵抗力降低,人就容易生病。而如洗熱水澡,則會繼續增加皮膚內的血液流量,血液過多地流進肌肉和皮膚中,導致心髒和大腦供血不足,輕者頭昏眼花,重者虛脫休克,還容易誘發其他慢性疾病。

誤區42.健身毫無樂趣。

一些人認為,健身運動麵對的就是冷冰冰的健身器材,毫無樂趣可言。專家建議:應該與朋友或家人一起鍛煉,就像一起看電影或一起吃飯一樣。

誤區43.急於求成。

很多人希望短時鍛煉就可以收效驚人。目前專家推薦的鍛煉標準是每周3.5~4小時,這樣可以防止體重增加。如果你想減肥,每次步行30分鍾,一周3次,這樣在飲食不變的情況下,體重減輕1磅(0.45公斤)大約需要一個月時間。因此,要想減得更快,就得增加運動量。

誤區44.周末瘋狂鍛煉。

如果你平時不鍛煉,即使每個周末都瘋狂鍛煉兩天,你的目標也永遠不能實現,而且每個周一都會感覺糟糕透頂。這種一口吃個胖子的“集訓”隻會導致受傷和全身疲乏。

誤區45.隻要是鍛煉,什麼形式都行。

選擇鍛煉項目要根據身體健康情況及生理階段而定。膝關節有骨性關節炎及退行性改變者,不適合爬山、爬樓梯、深蹲等活動。高血壓心髒病患者不適宜進行太過劇烈的運動。運動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量力而行。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最好谘詢一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