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鬧口角,油田人也是不敢跟當地人鬧的,一聲招呼,七大姑八大姨能來堵你家門。連發生車禍第一時間也要先問,傷的是地方的還是油田的?若是地方的,隻好長歎一口氣,等著挨宰。雖說,這種現象跟油田人的懦弱不無關係,可大家都讓一步有什麼不可以呢。
寫這個文的應該是80年代的孩子,因為我們70年代出生的人並沒有這麼好的生活條件,所以也從未產生過優越感,我們也是一家四口靠著父親一個人的每月30塊錢過來的。
關於油田的開發史,我也不知道很多,隻是在一些文藝彙演或者報告還有記錄片裏感受到。父親從來不對我們談起,他不喜歡多說話,關於“夫妻崗”,是母親告訴我的。但是我知道他們很不容易,大冷的天吃不上熱飯,井上隨時會有狀況發生,簡陋的計量站,比人高的蘆葦,48的大管鉗我隻能拖在地上走,他們要每天隨身帶著。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條件還不是很好,更別說幾十年前了。1993年的雪我永遠忘不掉,接連不斷的雨夾雪,每天我要在冰雪裏走著去換電泵卡片。四下都是白茫茫的,雪花鋪滿在我的眼鏡片上、棉衣上、厚厚的、來不及撲打又落下一層。那條路,7、8裏地,我感覺真遠,真遠,仿佛走不到頭。
油田給地方帶來的效益有目共睹,這片土地不肥沃,如果沒有油田的開采,現在出不來那些百萬富翁們,至於如何發的家那是個人能力問題,哪怕是偷是搶,咱不做評論,但油田的存在是基礎。油田帶來的好處怎麼就視而不見了呢?隻喜歡抓住人類共有的缺點來說事。
首先,那篇文並不是炫耀,尤其不是對著地方人炫耀,不過是對自己作為油田的孩子產生出的一種自豪感罷了,並順道對自己的父母的業績做下記錄,為父母驕傲,給自己鼓勁,還帶著一絲絲身在異地的孤獨感。
什麼人看什麼景兒,我看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有些不平靜,不為別的,是因為想起了父母,想起了他們在這裏耗盡的青春。那些隨意漫罵的人看到的是有人在炫耀,無非是因為本身的自卑心理在做怪罷了吧。油田人不是自己吹起來的,而是被某些地方人的自卑給抬舉起來的,這才是根本。
這篇博文被大粉拳看到了,可巧他老人家是地方人氏,於是他在文章後麵留言道:我也覺得你們油田人有些自負,我的生活圈子裏油田人不多,但都比較有個性,比如你寫的這些個評論,我其實並看不懂,你說的戰井噴裏有你嗎?既然沒你,你有什麼可驕傲的!哈哈,你不過是蜷縮在前人栽下的大樹蔭下乘涼的嬌氣包!
小白看到大粉拳的留言頓覺惡從膽邊生,毫不留情的反駁道:油地之“爭”,如今上升到了你我之爭!是的,你說的對,戰井噴的鏡頭裏沒有我,我不能以這些榮譽自居,但是我們在維護,在維護當年戰鬥過的井。我們條件好了,就不能驕傲了嗎?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難道地方人就那麼希望油田人還在艱苦的條件下工作嗎?什麼心態作怪!
究竟是誰劃分了油地之分,恐怕這個問題得問地方人去!
某人,不要試圖用你的高深語言功底來攻擊我,因為對我這樣一個粗人來說,實打實的講話更合適。之所以不服氣,那是因為我有切身的體驗,我知道作為油田人在被別人劃分了的地牌上是多麼的不舒坦,多麼的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