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油田人都有猶太人的血統?!
這是一位油田人對上麵那段話的反駁:“我們不是猶太人,我們是勝利人,到任何一個地方,我們都會說自己是勝利油田的,而不會說是東營的,因為是先有油田才有東營這個石油城市,我們的父輩在一片不毛之地上一手創建了這座城市,使她成為了山東省第五個省轄市,使她成為全國第一批進入“小康”的城市。可以說,沒有勝利油田,這裏也許還叫“惠民地區”!所以石油人非常偉大,但我們一點也不優越!”
小白評論:不止一次的看到這篇文章,雖然我從來不具備作者說的這種優越感,但是有些事實是無法改變的,油田人有自豪的資本……
一直不認為這是個可爭議的話題,油田與地方人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生活在一片共同的土地上,應該如兄弟般相處。可我不明白為何油田人總能使這塊產油之地的人們一蹦三尺。他們認為油田人有自戀狂,更有甚者出言不遜。隻是因為油田的孩子出生就是城市戶口?人喜歡對比,對比自己過的好的人有發自肺腑的敵意。這是油田人不曾想到的,也許是因為優越而失去了對危險的洞察力吧。
我的父親是勝利油田第一批開發工人,相信人們都看過油田人戰井噴的曆史場麵。父親複員後就來到了油田,跟自己的來自五湖四海的同事們一樣,背井離鄉,在這塊原本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揮灑著自己的青春。這裏原是一片鹽堿灘,種的莊稼都沒大有收成,貧窮落後,一個無人知道的旮旯。父母當年還承包了“夫妻崗”,不是油田人不知道什麼叫“夫妻崗”。蘆葦覆蓋的荒原上,一些偏遠的井分散著,有的兩口井之間會距離10幾裏地或者更遠,那時候交通工具落後,設備也遠遠趕不上先進國家,每口井必須要經過水套爐的加熱才能在管線裏暢通的流動,而這些爐子需要工人的看守,還要每天維護保養抽油機,以保證它的正常運轉,更要防止偷油賊的侵襲,所以許多夫妻就被分配在這荒原上。由於偏遠,往往是好多天才會有車送去糧食蔬菜等供給品,很多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那麼偏遠的地方,每天眼睛隻看到父親和母親,還有磕頭機,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比普通的孩子遲鈍,眼神也呆滯的多,而父母看著孩子這樣也很心酸。當年的開采可謂困難重重,當第一口井噴出黑色金子的時候,人們的眼淚拌著歡呼喜悅,衝刷著被泥水糊滿的臉頰。
油田承認占用了當地人的地,但那是用巨資買來的,可人們不總是善良的,有幾個人真的把那塊地給了油田呢?他們想方設法的把莊稼種在石油管線上麵,然後從管線上鋸眼,致使那塊地被汙染,然後再跟油田討要補償費用,而地裏的東西他們根本不在乎是否成活,不知道多少當地農民用這種手段發家致富的。我在水井的時候也被老百姓扣在地裏不準走,原因是因為水井一處穿孔,小水流被風吹的刺到了幾棵麥苗上,她說莊稼不收了,最後單位來人給錢把我領走。多少幹活的拖拉機被扣在野外,就因為壓到他們的地邊或者沒有給好處費。一直到現在,經常聽見隊長罵:“媽的,車又扣了!”隻好拿錢去贖!!!全是因為錢錢錢!!!!!
又一個地方人這樣說:東營風氣歪就歪在你們油田人身上,腐敗墮落,全是油田人幹的出的事兒。本來我們這裏民風淳樸,看看現在,烏煙瘴氣,油田人,快滾出東營吧!!!
小白評論:漫罵油田多麼腐敗,多麼墮落,是啊,我們也這樣罵,更罵的是油田的沒有骨氣,地方對油田的卡拿搶要,油田不得不腐敗不得不討好。這些事,你們有多少知道的呢?油田職工也罵領導給發的錢少,但是我們明白職工的錢一部分用在處理工農關係上了,獅子大開口是貫有的事,雖說上麵有政策,可這天高皇帝遠的,還得他們自己看著辦。我在前線工作時,扛著管鉗去幹活,不小心踩到老百姓的地攏,就會有拿著鐵鍬的老鄉出來罵著追,我像兔子一樣的沒命地奔跑。想想場麵有多麼狼狽,真被追上了,拍我個腦震蕩也隻能認了,這又是為什麼呢?更有甚者,單位騎著自行車的采油工大姐,懷孕7個月了,愣是被老鄉從車子上蹬下去,搶走工具和車子。更不用說,開發伊始油田工人匱乏,油田女工們也要24小時值班,被某些汙穢的地方人玷汙。如今談起這些都是萬幸,現在條件好多了,不知道別人怎麼想,反正我挺知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