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他們的統計能力陳健是放心了,在夏城經過氏族分化、改製裏司、人口登記、賦稅征收、田產統計等等這些事,已經磨練出了這些人統計的基本能力。
翻開之後,果然如他想的一般,記錄的很清晰,不需要統計名字,隻需要按照當初的木牌寫上編號,因此簡單了許多。
大致看了一會,陳健把木簡往旁邊一扔,道:“咱們是計劃統計司。既要統計,又要計劃。那你不管是蓋屋子、運糧食、分工具等等這些,最根本的目的是什麼?”
“把榆城建起來?”
“對。建起來榆城。那麼建起榆城的根本呢?”
下麵人搖搖頭,陳健指了指自己,又指了指他們道:“根本是人。人要活下去才能幹活。那麼最根本的事情就是保證人活下去,在人活下去之後,才能建造作坊。”
“建造作坊的目的是什麼?我們不是為了建造作坊而建造,是為了活的更好。要搞清楚這一點,你殺羊,不是為了殺,是為了吃。”
“那麼要活下去,最基本的東西就是吃住穿。吃飽了,凍不死,然後才能考慮別的。要的東西越來越多,要計劃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
“你們不要怕,要計劃的東西雖然越來越多,可是你們也在一成長學習,沒有什麼是頭腦雙手做不成的。”
“你們現在統計的數字是山岬島上,不算村社農莊和那些礦山上的,算上咱們的老國人,還有四千三百多輕壯。”
“這個數字就很重要。”
陳健一邊著,一邊拿出了筆算了一陣,半晌抬起頭道:“四千三百人,按照最低餓不死的標準,每需要粟米一萬斤,鹽一百斤。”
“要把這些東西做熟,晚上生火,需要柴禾兩萬斤。”
“將來要保證這四千三百人住,按照一個屋子住十六七人來算,需要屋子至少三百間。每間屋子如果都是磚砌成的,需要磚四萬多塊,加上作坊之類的,一共需要磚一千六百萬塊左右。”
到一千六百萬塊的時候,所有人都吸了一口涼氣,扒拉著手指頭被這個巨大的數目嚇到了。
陳健趕緊道:“不用怕,不過是兩萬四千方土,之前燒了一個多月的磚,挖了一個多月的內河,均攤在每個人身上不過兩三方,別怕。”
“馬上要冬了,要保證這四千多人不凍死,還需要冬裝四千套。不算老國人的待遇,這四千套冬裝需要麻布多少?又要提前準備多少絮在裏麵的幹草?”
“咱們靠著青銅、火藥、戰馬、車輛等,換回了足夠一年用不了的糧食麻布,那麼怎麼把這些東西運回來?每需要運多少?那些先運哪些後運?是空著船去運?還是運的時候捎帶著我們的貨物?”
“哪些先運哪些後運還要考慮之前我的衣食住。比如冬衣,下了雪再往回運麻布,時間還夠嗎?做完了冬衣是不是春都來了?做四千套冬衣需要多少人?需要多久?”
“衣食住行,這要先保證。從這些統計數字中,能看出很多問題。把統計數字的人,關聯到他們的需求,再把這些需求轉化成計劃,這就是咱們計劃統計司要做的事。”
“如果連衣食住行都不能先保證,那麼剩下的一切都是空談,包括作坊。”
“你們聽明白了嗎?”
四十多人一起點點頭,基本上算是聽明白了,其實陳健講的根本不對,粗鄙不堪,但要保證他們能聽懂,隻能這麼講,不可能上來先講一番需求層次理論,一切以土辦法實踐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