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活完了(1 / 2)

宣戰、開打、召集士兵……既然眾人都已經同意,大家都覺得這場議事會就該散了。 Ww WCOM

然而在散會之前,陳健忽然走到了前台,原本已經站起來的人都愣住了。

和陳健站在一起的還有紅魚和親妹妹榆錢兒,眾人覺得有些怪異,一時間有種不詳的預感。

“按道理,這種時候我不該站在這裏。這一次,我就打破一下咱們立下的規矩。”

“我老了,已經年近六十,牙齒也鬆動了,吃飯都不開心。是時候把夏國的一切交給更年輕的人了。”

轟……

下麵頓時亂了起來,早在二十年前,陳健就已經著重提拔了幾個能幹的人,如今最更幹的、打過仗、立過功、做過縣令、郡守一步步成為了尚書左仆射,進入了夏國的決策圈。

誰都知道這就是下一任的王,也都知道他們現在的王總有一會老去,可沒想到會由陳健自己出來。

陳健靠著之前三十年的過家家,弄出了一個古怪的製度,留下了諸多古怪的官名。

或許會失敗,但隻要留下一顆讓人知道原來這世界不需要皇帝的種子就夠了。如果不行那就滅亡,夏國亡了,還有齊、衛等等分封的大國,總有一個可以完成統一,用上相同的文字,有著相同的文化。

夏國的權利是集中的,但也是相互製約的。

門下令算是人大的委員長,也是最高司法官,用來監察政令是否符合議定的《**規》,如果不符合可以駁回。

《**規》算是憲法,陳健盡可能地想到了二百年內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十分繁瑣,或可以維護幾十年的穩定,再之後的事就不是他能知道的了。

三省之間互相製約,但是王上擁有提名尚書令和中書令的權利,由國人議事會投票認同,但在陳健在的時候就是走個形式,他也隻提名一個,選不選都是這個人。

王雖然有提名尚書令和中書令的權利,但是提名的資格有嚴格的規定,在法規中寫的清清楚楚。從學曆、考核、是否從地方吏做起都有嚴格規定,而且要求必須是六部或是其餘各司的最高長官才有資格。

王,或者三省在內的決策圈基本擁有獨斷之權,隻要不是違背了法規,隻要不是門下令極力反對甚至不惜召開臨時的國人議事會反對就行。

尚書左仆射,基本上就算是下一任的接班人,自陳健之後王都是任滿二十年後離開,如任期到了不離開則視為背叛華夏,下人均可征討。

陳健也很清楚,其實最多三十年,這一套古怪的體係就會變成各個大家族的圈子,那就要靠這些夏國的國人自己去選擇了。

如果每一任皇帝都是秦皇漢武,肯定比這一套古怪的玩意兒要強,但是大抵上每個皇帝都覺得自己是秦皇漢武,實際上仔細一看現自己也就司馬衷那水平的。

況且夏國是族群的一部分,族群不全是夏國,真要是這個族群不適合站著,那麼一世去當個世襲的王把人都打的跪下來就是了。

不論成敗,不論是否有野心家,至少留給了族群另一種選擇,一種可能的非帝製的選擇。

至於遊牧民族的威脅……陳健覺得再有幾十年,遊牧民也隻能蹲到草原上燒牛糞了,什麼尚武什麼熱血,都不如鉛彈大炮刺刀更能防備遊牧民的威脅。

聽著下麵的嗡嗡聲,陳健壓壓手讓眾人安靜,苦笑道:“咱們夏國啊,可算是獨一份了。我把夏國就交給你們了,希望你們真的明白了公器和私器的區別,也明白我給你們講的那些故事。”

“鳥長大了,總要嚐試著飛。你們怎麼飛我都不會管,做你們願意做的事。”

他本想再幾句,可是想了想覺得實在是沒什麼可的了,交出了王印,最後看了一眼這些熟悉的人,笑了笑沒有任何留戀,飄然而去。

一輛車,和華城的眾人相別之後再不回頭。

車上的三個人都老了,都不再是年輕的模樣,花白的頭,滿是皺紋的麵容。

在車離開了華城後,三個人的臉上卻都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