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轉移視線(2 / 2)

國內的老學究們最多從古籍中尋章摘句,比起親曆者而言還是比不了,這篇文章一經發表,一些原本對陳健研究的那些東西不感興趣的人,也都一一參與到其中,對陳健的這篇文章不吝溢美之詞。

很多陳健看似輕描淡寫的東西,在古籍中一一找到了蹤跡,有些東西隱藏之深更是看上去需要極高的造詣、沉浸在開國史數十年的水平才行。

這樣一攪和,原本已經渾濁的水變得更加泥沙懸浮。

隨後,一本沒有署名的、不知道是誰翻譯的、但顯然有人暗中幫忙和操控的西班牙流浪漢出現在了都城的書市上。

流浪漢出現在資本主義萌芽的轉型期,歐洲經濟發達地區的流浪漢與都城的那些因為失地而湧入城市求生的流浪者有著相同的命運。

當那些頂著奇怪名字的、在萬裏之外的人物的命運與這邊的人物的命運相連的時候,中的故事也就很容易被人接受。

這本流浪漢中的許多翻譯是有趣的,而且是符合本土文化的,同時又通過一些長短句從句的方式將那種文化的不同點表現出來,雖然這是最低水平的翻譯刻意為之,但在特定時代背景下卻很受歡迎。

加上一些當地文化、風光和特定文明圈的描寫也都是經過一些人的加工,可以這本最為低俗的流浪漢,成為了市井文化翻譯的一個標杆,也開啟了一場文學翻譯的熱潮。

隨後一本《堂吉訶德簡明介紹》的冊子正式用一種簡易讀本的方式將歐洲可以稱之為名著的文學嚐試著介紹給這邊。

雖然隻是字數不多的簡明讀本,但正處在這樣一個時代,還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尤其是其中暗含的已經被歐洲認定為理所當然的殖民思潮,更是與這邊的傳統思想發生了碰撞。

當人們從這個簡易讀本中看到堂吉訶德到隨意找到一處海島就可以成為那裏的統治者的時候,都城的年輕人也對這件事分為了兩派。

一派是受土地和自然資源理應是歸所有人所有的想法,認為堂吉訶德所的那句話簡直可笑。憑什麼你找到了一塊土地就能歸你所有?照這樣豈不是大荒城、黑鵝河之類的地方就可以歸發現的私人所有?隨便在地上畫個圈然後就這地方歸自己所有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另一派則認為這麼很有道理,聽起來每個人隻要有野心,就可以獲得足夠的財富和統治權,這是激勵人們開拓的好辦法。至於歸個人所有,其實也很簡單,歸誰所有,其餘人過去耕種就繳納地租給所有者就是了。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對待土地等生產資料的想法,大抵就是這個新舊之交時代所產生的兩種完全不同的、對未來的構想。

這讓原本已經極為混亂、水火不容的各個思想流派之間又產生了更多的爭執。

一派認為這隻是歐洲人這麼想,如今我們憑什麼要按照他們所構想的未來進行?我們應該主導我們的規則。

另一派則認為這不是歐洲的,而是世界的。我們不是在跟著他們的腳步,而是我們隻需要參與到這個已經存在的世界秩序之中就行,不需要講任何的道理,隻需要弱肉強食。

到底,又轉回了進化論發表之後所產生的那兩種截然不同的思潮,到底是弱肉強食的承認人是已經產生了受精前隔離的不同物種?還是社會性優先認為人的未來應該把人當成一種沒有隔離的相同的物種來對待?

不止是族群與族群之間,更有族群之內的階層之間,圍繞著進化論和一些故意挑起的話題,終於淹沒了陳健公開論戰的事,讓進化論重新成為都城熱度最高的話題。

人文學科的討論有時候看起來門檻很低,至少看上去每個人都可以在茶餘飯後參與一番,就像是在茶館中大談國事一樣。

輿論是可以操控的,風向和熱度也是可以操控的,當都城裏的年輕人的目光逐漸轉移到別處、分流到不同方向的時候,與陳健公開論戰的那人終於給出了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