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越南是如何通過對付中國來攫取西沙和南沙群島主權的?
孫小迎:我們必須要看到:越南對攫取他國領土和是否會發生戰爭已經做出了基本判斷和應對方式。曾任越南外交部部長助理、越南邊界委員會主任劉文利認為:“不論哪個國家,明智的領導人任何時候都不會輕易挑起戰爭。相反,當一國主張發動戰爭時,他們根本不需要別國的抗議,而是自己去尋找借口。”亦即是說,越南是否麵臨與對象國大規模的戰爭,取決於領導人的決心,與領土之爭沒有關係。應該說,這是一個極其冒險的提示,是對戰爭進行賭博式的押寶,以至於無論是否存在戰爭威脅,越南都會繼續大踏步邁開擴張領土的步伐,而且他們還會緊盯著對象國可能發生的錯誤,從而不失時機地將別國的每一寸土地收入囊中。越南在曆史上對占婆古國和水真臘(現柬埔寨)的吞並就是這樣得手的。
法屬印度支那對於越南建立越屬印度支那具有極大影響力和誘惑力。其實,柬埔寨大多數“越南村”是越南侵柬期間具有“開拓團”性質的“青年突擊隊”向柬埔寨移民的結果。據了解,在柬越邊界的臘塔納基裏和蒙多基裏,以開發旅遊的名義騙走高棉原住民的事情正在發生,柬埔寨救國黨正在關注類似問題。但救國黨包括人民黨的力量都不足以抗衡越南。
中國不是沒有朋友,而總是碰上愛做小動作的對手。當他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無奈的時候,就會對中國的朋友下狠手,讓他們不敢與中國當朋友。久遠一點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印尼總統蘇加諾,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雙雙“被政變”。近一點的,與中國友好的菲律賓總統阿羅約,泰國總理他信“被腐敗”。還有今年10月份,中國剛與烏克蘭簽訂核保護協議,烏克蘭馬上動蕩不堪;李克強總理剛離開泰國,英拉政府就被圍城等等事件,這一連串的事件和事故無論有沒有陰謀或是必然聯係,都會對這些國家的友邦產生威脅。
記者:對於越南的小動作不斷,我們應如何應對?
孫小迎:我們首先要改變輿論戰劣勢。在維護國家根本利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時刻準備打得贏”和“全力以赴‘吵’得贏”應該是必備的兩手。前者的準備工作有目共睹,但“吵”得贏,即輿論戰和談判桌上的準備,現在還是弱項。外交應對是輿論戰的前沿。反觀對越南反華暴亂的應對,應該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另外,要加強細致到位的曆史研究、條約研究,譬如對雅爾塔體係的優劣分析等等,打好法律戰。也要加強對小國的研究,對能力較弱的“小”朋友須不動聲色地悉心保護,從而讓中國的經濟援助和對外投資插上友好的翅膀。
因為是近鄰,無論越南怎麼跟中國鬧,它一定還會回過頭來找我們“和好”的。我們攤上了一個能裝就一定會繼續裝的鄰居,這是曆史宿命。但是,不必要的敵對和損失是可以減輕的。譬如,將中國自1950年初就開始的援越抗法戰爭,尤其是改變越南民主共和國命運的奠邊府戰役,以及援越抗美的曆史事實,寫進越南的曆史教科書和國防教育教材,是越南向我們再提友好國家的基本前提。
明年,東方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對於各方麵都在上升期的中國而言,70年一遇是難得的機會,一定要全麵打好輿論的翻身戰。當有所作為的和平方式,包括製止挑釁的合理摩擦還沒有用完的時候,一定要堅持較勁。一定要記取甲午戰爭前輸了輿論戰,甲午戰爭後輸了法律戰的教訓。另外,孫子兵法所雲:“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這是必須牢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