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頭與魯青等在統一天下的戰爭中先後戰死,成為劉秀心中最大的遺憾之一。
而劉秀心儀的無憂林弟子怡雪則因門規所限不得涉足政治,未能嫁入宮廷,天下一統後返回無憂林終老一生,此也成為劉秀最大的遺憾。龍人作品集附記附記
對各地割據勢力的平定
劉秀消滅了更始政權與赤眉軍,立刻與割據勢力展開激烈爭奪。
當時張步割據山東,劉永割據梁地,李憲割據廬江,秦豐割據南郡,還有自保河西五郡的竇融,稱雄於天水的隗囂,稱帝於巴蜀的公孫述,以及與匈奴勾結的盧芳等各派政治勢力。
在群雄之中,對劉秀威脅最大的是劉永。當時劉永雄據今豫東、皖北,與青州的張步、蘇北的董憲、廬江的李憲聯合為一個頗大的軍事同盟。因為當時的劉永實際上擁有魯西、蘇北、皖北、豫東等大片土地,專製東方,成為劉秀的勁敵。況且,劉永是梁孝王的八世孫,曾詔封梁王,在宗法中的地位,比劉秀有利,因此對劉秀的威脅最大。
劉秀首先要剪滅劉永,建武二年(公元26年),劉秀派大將蓋延攻陷劉永的首都睢陽(今河南商丘),劉永走山東境內的湖陵(今山東魯台東南),但睢陽的百姓迎劉永,劉永再回睢陽,後蓋延再圍睢陽,城中食盡,建武三年(公元27年),劉永出走,為其部下所殺,永子劉紆繼立為梁王。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八月,吳漢拔郯(今山東省郯城),斬劉紆。同年十月,耿弇與張步戰於臨淄(今山東省臨淄),大破之,齊地平。
建武四年九月,漢軍圍李憲於舒(今安徽廬江縣南),六年正月,拔舒,獲李憲。同年二月,吳漢拔朐(今江蘇連雲港市西南),獲董憲、龐萌,山東悉平。自此,劉永的勢力完全肅清。
與此同時,劉秀又遣偏將南征秦豐於頹丘(今湖北宜城北),征延岑於武當(今湖北均縣西北),征田戎於津卿(今湖北沙市)。秦豐被俘,延岑、田戎逃亡入蜀,投降公孫述。割據漁陽(今河北密雲西南)的彭寵,為其蒼頭奴所殺,其奴投降劉秀,於是北自幽燕,南至荊襄,皆先後平定。
……
東方雖平,但西南與西北還是為眾所割據。其中勢力最大者為公孫述,次之隗囂,再次為盧芳。
當時公孫述據於益州之地,即今日四川、貴州和雲南的大部分地盤,地勢險阻,資源豐富,他北連隗囂,東結延岑、田戎,稱帝建號,以拒劉秀。
其次是隗囂,當時隗囂據有安定、隴西、天水、武都四郡,即今甘肅省東南部地區。他南聯公孫述,北結盧芳,西通諸羌、匈奴,糧草充足,士馬強壯,進可入關陝,退可自保邊陲。而且隗囂也有“素謙恭愛士”的名聲,所以“名震西部,聞於山東”。
再次是盧芳,盧芳居於晉州、陝北和內蒙一帶,有匈奴做後台,而且盧芳造成一套假的譜係,宣言他是武帝曾孫劉文伯,常以此蠱惑群眾,應該由他做皇帝。
麵對這些割據勢力,劉秀最初想以政治方法誘降,並首先解決勢力較次的隗囂。隗囂之西是據保境河自守的竇融集團,劉秀有意與竇融聯合,夾擊隗囂。
竇融曾參與鎮壓赤眉軍,綠林起義,王莽覆滅後,軍降更始。竇融見更始新立,關東形勢混亂,他家經世仕宦河西,因此求任張掖屬國都尉。更始敗亡後,被張掖、武威、酒泉、金城、敦煌五郡長吏推為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竇融居屬國,監察五郡,據境自保。他先奉迎隗囂,後見劉秀擁兵最強,號令嚴明,有意投降。劉秀知道河西殷富,兵馬精壯,又地接隴、蜀,遣使聯絡,以孤立隗囂。建武五年(公元29年),竇融歸附東漢皇朝,任涼州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