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初具規模(1 / 3)

開春,他帶著十幾個人幾條船到省城魚苗基地進魚苗,夏支書帶了幾個人去鄰省湖東省進養魚養豬的飼料。今年飼料的需求量非去年可比,與其零買不如去飼料廠直接批發,相對能節約一大筆錢。

湖東大隊去年養魚賺了錢,今年都有底氣大搞養殖,去年底,在山坡上,造了一大片荒地,蓋起來一排排豬棚,初期計劃養1000頭豬,這筆錢他知道現在的湖東大隊賬上完全有,根本不用貸款,去年分紅,除了他把自己應得的紅利一分不少點拿了出來,其他的人很少有全部拿出來的,眼看明年有錢賺還拿出來幹麼,相反增加投資的有不少,他保留了初期投資二萬四,不想擁有太多,而且他的想法不光是湖東一個大隊。

他的目光在全鎮,整個龍墩鎮都要發展起來,湖東大隊容易集資,不代表其他的大隊好集資,雖說今年比去年要容易些,很多人都看到了搞養殖賺錢,鎮裏幾乎所有的幹部都加入了各自蹲點的大隊集資,想要從明年的養殖賺點分紅,而他作為全鎮搞養殖的發起人又是技術支持者,正如去年夏支書要求他加入集資一樣,這些搞養殖的人哪個不想他加入自己的大隊在自己搞的養殖水庫裏投一份資。

為此,他不但沒有把分紅得來的十多萬存起來供自己使用,相反還要貸款上十萬才可以在全鎮支配過來,特別是跟湖煙鎮相鄰的紅星水庫,是和湖煙鎮的陸家灣大隊共用,要搞養殖得和人家商量,人家也不是傻子,有錢賺的事肯定不會不要,可要求他得參加投資,那種心態跟夏支書他們一樣甚至跟迫切。

陸家灣不是一個鎮裏的,人家不了解你憑啥相信你,隻有真金白銀人家才會相信你是真心想幫助他們搞養殖賺錢,陸家灣的陸支書要求他參加了紅星水庫的集資,那隻是表示表示,更多的是陸家灣大隊的陸灣水庫,一座不小於東湖水庫的水庫,陸支書搞的養殖要他一定參加。

他隻得按照人家的意思出資15000塊,但是陸支書要給他的加倍分紅這次他不接受說龍墩鎮也是這樣,今年不比去年,剛開始儂們不大相信,要自己參加是為了更加保險些,他能理解,今年可說是已經有了事實證明,搞養殖絕對賺錢,再要這樣幹,這不是讓自己搞腐敗麼。

陸支書跟其他的大隊支書一樣,早就想好了對策說儂自己看《人民日報》人家頭版頭條刊登了南方機械集團創新管理,給與管理層技術人員一定的股份以激勵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這是啥,這說明咱國家承認這種管理方式,認為這是必要的管理機製,不然《人民日報》敢頭版頭條刊登麼?結果隻得跟其他大隊一樣不拿加倍的分紅,算投資的一半享受分紅,也就是他出了15000,年底賺了錢分紅按照22500塊計算。

這種待遇也隻有他一個人才能有,連馬書記一把手也沒享有,大隊的人說得好,人家梁鎮長是技術人員,俺們不過是按照技術分紅而已,不是拿幹股,犯法的事俺們可不幹,更不可叫人家小梁鎮長犯法。

沒辦法,他隻有接受這種折中方法,要完全不同意,怕是冷落了他們大隊搞養殖的心,何況到時候這錢自己可得也可不得隨自己的意,到那時候他們不會說啥,存了這樣的心思,他也就沒再堅持,在各個水庫參加了集資,盡可能每個水庫都有點,而湖東大隊因自己有錢他沒再投入一分,完全由他們自己集資跟剩餘留在賬上的資金搞養殖。

他清楚以賬麵上的二十來萬資金養千把頭豬完全不缺資金,沒有資金周轉的風險,要依照他的意思完全可以搞大點,資金少沒關係可以找銀行貸款,以湖東現有的規模銀行沒理由不給貸款,在這一點上,夏支書表現了跟他年紀一樣大的穩重,畢竟鄉下人賺點錢不容易,穩打穩紮總好,事一步步來,錢一點點賺。

到了省城,他跟去年一樣,先到老師高教授家去,讓他們在碼頭船上等自己。雖說老師叫他不要帶東西去,可這大過年的他也不好空手去,仍帶一斤家鄉產的銀魚,隻是在質量上比去年的更好,是湖西大隊的華支書親自在漁民家裏挑出來的,說是送老師還是有大恩的老師,更應該挑最好的。

高教授對他在去年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興,對他今年的做法更是讚同說安邦,你不是為自己賺錢為目的,這說明你的理想正在起步,也許這也是你人生舞台的基礎,不管今後怎樣,我希望你記住你自己說的,你隻是想為家鄉的人幹點事,做事就不得過多為自己個人著想,得多為老百姓想想,正如你今天的所作所為,不是為個人私利著想,為發展全鎮的養殖事業出發。

從高教授家裏出來,老師最後對他說的話言猶在耳:安邦啊,你在鄉下畢竟視野還是狹窄啊,你要想有更大的作為,就必須加強自身的學習,今年省裏幾所大學批準設立碩士點,你是不是考慮進修碩士,或者參加經濟方麵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