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暫時放一邊,他開始謀劃在林場的荒山坡上劃出一塊地方,建立新的養豬場。資金是主要的,技術方麵他不用考慮,自己有充足的經驗,科研所也可以給自己提供足夠的技術支持。農場要自己辦養豬場是不大可能,可是華夏公司沒有多大興趣,他可以找其他人來合作,反正發展立體養殖是他不會變的宗旨,豬場要早些動手,才不會延誤明年的進仔豬。林場外邊靠近水庫的一麵,山坡上由於砍光了樹林,林場沒有及時補載樹木,光禿禿的山坡露出了沙礫的黃色,山嶺上麵有的地方有農場的工人種的莊稼,可是荒山的土質不大好,並不適宜種植莊稼,收成幾乎是廣種薄收甚或還沒有,隻要看這時地裏的莊稼稀稀拉拉的沒有幾顆就能夠清楚。
這一片坡地建立養豬場足可以容納下一兩萬頭豬,是一個不錯的地方,有這麼一個好地方,不相信會沒有一個人前來合作。大不了,自己的錢以蘭芝的名義投進來辦個大型的養豬場。隻是這裏麵的投資太大了,光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成事,而且全鎮幾個大隊也有人願意和農場合夥搞養殖,在那些人到了龍墩鎮看了之後,覺得人家能夠搞養殖發財,為啥北湖這裏不能夠搞養殖,有技術有豬苗還有收購,大隊的幹部動心了,找他談養豬的人多了起來。為此,他覺得有必要再跟華夏公司談談,爭取雙方都滿意。
這回,他帶了幾個大隊的支書做代表,農場方麵仍然是林立民同去。在華夏公司,他沒有隱瞞自己缺乏資金的困境,但是他把農場的優點一一擺了出來,最後提出跟農學院的科研所合作一事,把三者合作的前景描繪了一番,他說:如果方總能夠和農場合作,你想想,這就是和技術研發進行了聯盟,有技術有科研,華夏公司想不飛速發展都不可能,如果華夏公司想要在全國有一席之地,沒有自己的科研中心,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吧?他接著就農場的價值做了說明:公司欠一兩百萬債務是不錯,可是這隻是硬性的,要知道,隨著資源的被人發現,隻會隨著時間漲值,北湖水庫農場方麵的估價並沒有說高,實際,全部算起來,也不過是兩三百萬,這點錢對華夏公司來說,又哪裏算得上是啥大錢,隻是對農場暫時構成了困境,可以肯定這隻是暫時的困境,農場的潛在價值遠遠不止這些。
兩三百萬對華夏公司來說,確實算不上啥,但是這錢並不是隨便拿出來打水漂的,私營企業就是如此,再有錢,每一分錢也要所花得當,也許方華被他的三方合作的前景打動,對此很感興趣,問他跟科研所有沒有談過協議的事情,如果有倒是可以考慮,又對他說對你這個人,公司方麵或者我個人對你還是很信得過,咱倆打交道又不是一次兩次,但是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不能夠把私人交情攪和在一塊,在商言商,我不能不為公司的利益著想。他把自己跟科研所到農場考察的事情說了出來,並且拿出自己的初步構想:三方合作,科研所負責技術研發,提供種苗,以種苗折算投資,華夏公司和農場或者說是他另外再找一個合夥人投資,各出兩百萬到三百萬,成立一個新的農業科技公司。
為什麼是要求各出兩百萬到三百萬呢?他計劃了一下,農場要發展,頭一年的投入肯定要大,開頭沒有充足的資金投入,起步就很有可能維艱,建立一個養豬場不能規模小了,隻有達到一定規模才能夠形成規模效益,而以北湖水庫的水麵積,完全可以立體養殖幾萬頭的成品豬,為此農場的養豬場的規模就得向著這一目標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