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財務公開 上(1 / 2)

財政所給全鎮的公職人員抄表,按照上一年度工資的百分之二十增加。財政所所長楊集邦是個做事很老成的人,近五十的人當了十來年的所長,辦事經驗豐富,表全部抄好,親自送到他的辦公室,請他過目簽字。鎮裏的事情這一年來雖說自己沒多大過問,可是在這方麵,劉書記並沒有把他給擱在一邊,凡是鎮裏財務方麵的開支,都需要一、二把手兩個人的簽字才可以做算,這也是劉書記不想給人造成北湖鎮一個人一手遮天的錯覺,該是他的權力還是他的,沒有哪一個人敢於剝奪,更是梁安邦對劉書記充分尊重換來的回報,“己重人,人重人”的道理在這兩個人身上得到了有力的證明。

楊所長送表過來時,他正在辦公室對自己吩咐程幹事搞好的財務公開方案進行細化。程幹事在陪同自己到北湖農場後基本上就被他叫過來使用,跟著自己跑上跑下,要是用時下官場上麵的說法,這個程幹事可說是屬於自己的人,是跟梁鎮長一路的,程幹事按照他大概說的條條框框沒兩天擬了個草案,就是現在他手上看的這個有著幾頁紙的稿子。

方案的主要方麵有幾點:大隊財務使用製度必須規範化,要有明確的手續,不能僅僅隻有支書或者大隊長的一紙白條就可以報賬;大隊的經費使用每一個季度必須在大隊部的公示欄予以公布,讓全大隊的老百姓心裏有本帳,清楚大隊經費的使用情況,並有權力對經費使用的情況進行查詢;鎮裏要給大隊一定的經費預算,每年的經費下撥以此為準,大隊如果超標由大隊自己負責,支書跟大隊主任是第一責任人;最後一條也是最為得罪人的一條,就是規定今後凡是鎮裏下鄉幹部必須按照鎮裏規定的用餐標準用餐,如果超標由用餐者自行負擔,這個用餐標準目前隻是征詢的階段,綜合各方麵的意見再定。

這四點,程幹事在草稿裏麵基本上都寫得很詳細,有很多方麵也加進了個人的意見,看著這草稿,他對程幹事的辦事能力還是有些欣賞,能夠把自己的思路清晰的表達出來,很了解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麼。為啥要這樣做,搞個被人都不會搞的財務公開?這並不是他個人的標新立異,而是自從走上工作崗位就想幹的事情,隻是以前沒這個機會。

在龍墩鎮,他第一次拿著夏支書給的一條蝴蝶泉香煙,心裏就感到不踏實,這不是自己的勞動所得,可是自己卻偏偏不能夠當麵退回去,這是所有人心裏都清楚的事情,為什麼大隊幹部敢這樣做,鎮裏的幹部能夠心安理得的接受?這錢從哪裏出?還不是大隊的老百姓身上擠出來的血汗錢!更有甚者,如祝書記之流更是明目張膽的向大隊幹部索要,這些都是老百姓身上的每一分血汗錢,不能不怪老百姓對大隊幹部有看法,對當官的人有看法。

這些人吃的喝的哪一點不都是老百姓身上擠出來的,卻沒一個人感到半點的不合適,都覺得很正常,你不吃不喝,也會有別的人吃吃喝喝,公家的錢的不弄到自個的荷包裏麵就是算清廉的幹部。

到北湖鎮來,參與兩次的收稅工作,跟下麵的老百姓接觸更多,對這裏麵的理解更深,不怪老百姓對收稅工作有抵觸情緒,誰叫人家交的稅連咋樣的一個用法都鬧不明白,誰心裏頭會舒服?這不是叫老百姓拿錢給你吃冤枉麼?老百姓有說法,他隻能答應自己今後會在這一方麵改善,咋樣去改善當時說的時候並沒有多少的想法,後來跟池旭電話裏交談,說到這一方麵,池旭給了幾個建議,他在心裏思考了許久,覺得從這幾個方麵入手還想比較接近北湖鎮當前的現實,能夠實現的可能性比較大。

有時下鄉,他偶爾也會翻翻大隊的賬本,那哪裏能夠叫賬本,跟他在北湖農場看見的賬簿有得一比,裏麵的記載不是他這樣一個大學生所能夠看得清楚,就是記賬的大隊會計有時候對哪一張白條子也是鬧不清幹,人家會計說得也有道理,條子時間長了哪有那麼好的記性,多少會有些遺漏。

見是楊所長,他站起來,熱情的讓楊所長坐下,又動手倒了杯茶遞過去,楊所長雙手接過去,說:“梁鎮長儂太客氣了,還勞煩儂給俺倒茶,俺想喝就自己倒麼。”他笑笑說:“應該的,儂是長輩,俺倒杯茶應該,這是財政所弄好的報表了?”

坐下拿起報表翻了翻,問:“這表,給劉書記看了麼?”楊所長說:“還沒有,等梁鎮長儂看了,覺得沒問題再給劉書記送過去,儂倆個人都簽了字同意,這錢就可以發下去。”他瀏覽了一下問了句“全鎮該增加工資的人都全部抄上了?”見楊所長肯定點頭,滿意的說:“嗯,財政所的工作效率蠻高的喲。”

楊所長笑著說:“這是大好事麼,抄表的人都滿心高興,幹勁就十足了,做事自然要快些。”這是老實話,或者還有點奉承,不過楊所長說的也在理,他高興的說:“隻要大夥合成一股勁的幹,北湖鎮的好日子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