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下半年以來,在南江官場最讓人掛心的就數這個新近成立的南江經濟開發區,開發區一成立,多出來的領導崗位是像他這種層次的領導最為注意的事情,隻要是在這個官場裏麵混的人都清楚新近成立的開發區級別雖然跟鄉鎮一級,可是裏麵的含金量可就大不一樣,舉國上下都在搞經濟開發區,隻要開發區搞好了升官進爵的好事那就是指日可待,正因為如此,不能不讓人掛心,縣裏領導到底想把這朵鮮花落在哪一個的頭上。
開發區是皮代縣長到南江來搞的第一個大舉動,整個華夏大地發展的經驗告訴人們,一個地方要想發展隻有先富工,工業不發展談一切都是枉然,隻有工業的發達才是拉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一架馬車。有鑒於此,皮代縣長提出在南江搞經濟開發區,陸書記是大力讚成,提議以前所未有的一致性通過,也以高效率運行。
初步劃定經濟開發區在北江鎮的地麵上,位於南江縣城的北上頭,占地麵積計劃是兩個平方公裏左右,這個麵積將近是現有縣城的大小,不能不佩服新來的縣長的雄心,眼光著眼於長遠。
開發區運行,將會有一條縣裏馬上要修築的跟南江大道平行的致富大道,直接從開發區的門前經過到開發區的北邊盡頭跟南江大道接通通向市裏,南邊盡頭有縣城的老馬路——解放路,中間有修好的縣府大路相連,交通非常方便,也是新縣城向北邊上發展的規劃,老縣城擠在南邊靠湖的地方,麵積不夠寬廣,必須跳出思維另建一個新縣城,或者把經濟重心隨著經濟發展慢慢向北上邊發展。
開發區的建議一通過,下麵需要任命的人選就格外引起南江官場大大小小領導的關注,其中領頭人的人選更是明裏暗裏都有人去活動,這個位置就是南江鎮的一、二把手都有些心動,開發區麻雀雖小五髒俱全,裏麵的權力不是任何一個鄉鎮所可以比擬的,中層幹部都是要開發區的領導到時候去任命,縣裏隻管開發區一正三副四個主任級別的任命,剩下的是開發區這四個領導做主的事情,說是好讓開發區的領導開展工作。
自己任命的幹部幹起事情來肯定要好使喚許多,知遇之恩麼,在華夏國是有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沒有一個讀書人敢於忘記。目前光是眼前可以看見的好處有這些,至於幹好了開發區,經濟上去了,那時候的回報更是在任何一個鄉鎮待都不可能具有的,由開發區主任弄個副縣長幹幹隻怕到時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政績擺在那,不由人不服氣。
關於開發區主任人選有兩種說法,有的認為開發區占地是北江鎮的地方,正好可以任用北江鎮的書記辛幾道為開發區的建設者,畢竟人家在北江鎮待了四五年,對北江鎮的地方情況比較熟悉,易於開展開發區的前期工作,眾所周知,開發區前期的征地補償拆遷移民等項工作是開發區前期工作裏麵最為頭疼的事情,一個沒弄好就會導致整個開發區的工作進展,更易於引發政府跟老百姓的糾紛,相對於這一方麵,辛書記應該說有優勢,跟老百姓做工作更能夠深入做細做好。
另一種說法是在全縣範圍內選拔開發區的主任,開發區是南江今後發展最為重要的一個部門,如果一旦沒有搞好,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不但起不到促進南江經濟的發展,反而會因此成為南江今後經濟建設的絆腳石,對南江經濟的發展隻會起到反作用,這個在南江新鮮事物可以說是南江人們搞經濟的試點,隻有試點搞好了,經濟發展的大路才會一馬平川,才有信心接著搞下去,不然以南江本就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很難折騰得起。
持這種說法的人明顯對辛書記搞開發區的能力表示*裸的懷疑態度,認為以這個四十剛出頭的人為頭帶領一幫人搞開發區,開發區的前景堪憂。
不管哪一種說法都跟他沒有多大的關係,說心裏話,對開發區主任一職,他完全沒有期待,畢竟自己才當這個鎮長不到一年的時間,上半年剛剛人大會轉正,那還是看見他到北湖鎮以及北湖農場令人滿意的工作所有人都投票同意,如果又接著叫他上一個台階,隻怕有很多人都群起而攻之。
有些時候,即使明知道這樣做對個人沒有好處,但是還是會有那麼一群人由於種種說不出的原因,會對你這樣冒尖出來的人物進行攻擊,直到打倒你這個冒尖的人物才會快意。
北湖鎮對他會不會出任開發區主任以至在兩種說法從縣常委會議裏傳出來之後,就有人猜測他是不是這個將要被縣裏選拔上去的人選,這個問題在私底下連劉書記也關心的問他有沒有跟於書記溝通?說他應該是這個主任人選裏頭最為合適的一個,開發區這樣新鮮的事物在俺們南江就得有儂這樣年輕的幹部帶頭去衝鋒陷陣,正需要儂這樣有思想的幹部去做才會有別人想不到的思路搞好工作,新的事物需要新的思路才會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