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審視食品安全,謹慎永遠比樂觀好(1 / 1)

審視食品安全,謹慎永遠比樂觀好

大視野

1月5日,來自各行業的專家在“2012年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點評媒體溝通會”上,對去年12大食品安全問題進行解讀認為,德國的毒黃瓜毒死了50多人,印度假酒事件中則有143人死亡。2012年中國食品安全總體向好。(1月6日《京華時報》

點評

用德國、印度死了多少人來反證中國食品安全局麵之良好,這種“比爛”的做法從來都說明不了問題。沒死人不意味著天下太平,一座橋梁坍塌了,沒砸著人可以表明這座橋不存在質量問題嗎?

我們的食品安全監管體係中,“標準”一直是個大問題,有些是標準沒有做到與時俱進,比如漢堡、塑化劑,目前尚無檢測標準;有些是標準過低,比如乳業新國標,“一夜退回25年前”;此外,“九龍治水”式的監管體係給不法企業鑽空子留下諸多漏洞。

在這樣的前提下,“總體向好”就不大靠得住。這個結論未免過於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