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冷、節日臨近不應成為漲價的理由
大視野
今年第一周,28種蔬菜中27種價格上漲,周均價每公斤為4.17元,環比漲4.5%,為連續第十周上漲,累計漲幅55.0%。(1月8日《人民網》)
點評
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價格跌漲起伏本來是正常現象。天氣原因、節日臨近,諸多因素影響之下,此輪食品價格上漲有著其內在邏輯。但當這種變化影響居民生活水平時,問題就不是單純市場波動那麼簡單。
食品價格影響著千家萬戶,也直接決定了一個時期內群眾幸福感高低。柴米油鹽尋常事,關係民生無小事。“漲聲”響起來的食品價格,應該以不傷害民生為底線。
物價是民生問題的晴雨表,是老百姓最關心、也最敏感的“生活指標”。要防止漲幅過快的食品價格影響居民生活質量提高,就應該合理調控物價指數CPI的回升勢頭。讓CPI“跑”的慢一些,讓收入增長跟上腳步,從而使群眾生活有更高的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