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有請大舅爺(1 / 2)

大殿外的秋雨漸漸止歇,陣陣秋風送進來一些些涼爽的濕潤。蔣琬現在的心情可以說是非常的激動,今天的一番驗證,給他帶來的信息讓他非常的振奮。劉山的淩空出現,讓他看到蜀漢前景的一絲光明。

這兩天蜀國上下透露著悲哀的情緒,無非是因為諸葛丞相的病亡,使得大家一瞬間失去了主心骨,麵對諸葛丞相病亡後的各種不利因素,蔣琬是忙的焦頭爛額。

劉山高高的站著大殿之上,心中也是思緒萬千。自己清楚的知道,這諸葛亮走後,留下的權利真空對這大殿之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一種莫大的誘惑。

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就會對蜀國造成極大地傷害。雖然自己清楚曆史的走向,在不遠的幾天後,諸葛亮的遺囑就會帶來由蔣琬接班的消息,那自己要不要趁著這個機會奪得這蜀漢的控製權呢。

看看左右一眾大臣,一個個眼中都散發著權利的欲望,劉山心中警醒,現在還不是全麵接權的最好時機,自己的得力班底還沒有建立,現在奪權無異於虎口奪食,弄不好食物沒搶到,自己卻被傷了,那就不劃算了。

劉山現在的思路已經很清晰了,蜀漢這艘戰艦還是先按照諸葛亮的思路繼續向前開,好在在原本的曆史中,最近這兩三年三國之間沒有發生什麼大仗,頂多是有些邊境小摩擦,無傷大雅。

目前需要做的是,先把自己昏庸懦弱的形象轉變過來,慢慢的吸納人才培養自己的班底,最好能在軍中樹立一個高大的形象,這個形象該怎麼去樹立呢。想到這兒,劉山的目光飄向了遠處的吳懿,暗暗的點了點頭想到:“這個大舅爺應該是一個不錯的缺口。”

看到眾臣還在專心的看著自己,等著自己說話,劉山深深吸了一口氣,讚歎道:“公琰先生,真是國之柱石。”轉身慢慢走回台上,坐定後說道:“現在魏延一事已經比較清晰,各位愛卿,下邊該進行什麼呢。”

“陛下”譙周說道:“臣以為謀反作亂皆是株連的大罪,今日魏延已犯下的作亂大罪應當誅其九族,臣請下旨,緝拿其家人歸案。”

陳袛聽到譙周的話,不置可否的說道:“魏延犯罪,應該已經伏誅,但罪不及家人也是丞相所定,且已實施多年。現在如果這麼做,恐怕會授人以柄,讓曹魏東吳笑話。”

譙周白眼珠子一番,高聲道:“陛下,古語有雲除惡務盡。還請陛下三思才好。”

劉山心道:“魏延是不是搶你老婆了,這麼的不依不饒。”畢竟劉山剛從二十一世紀過來,滿打滿算才一天的時間,這株連九族的做法從他心裏還不是非常的能接受。

但苦於這些沒法子說出來,劉山也隻能裝傻的問道:“各位愛卿,以你們之見,該當如何。”

看到大家都不說話,劉山有點納悶,這不讓說的時候一個個跟大喇叭似的搶著說,現在要你們說了,怎麼都不開口呢。

群臣都有自己的想法,剛才皇上已經說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現在負責刑律的董允被皇上派去諸葛亮家報喪,咱們這些還是不要開口為好,免得被退休了,想找個地哭去都來不及。

劉山看不下去了,悶聲悶氣的說道:“這掌管刑律的是哪位,出來說下。”

譙周回稟道:“掌管刑律的是董允董休昭。”

“哦。董允呢。”劉山莫名其妙的問道。

譙周一愣,砸吧砸吧嘴沒有吱聲。蔣琬見了,回稟道:“陛下,今日早朝第一件事便是安排休昭前往相府報喪,莫非是忘記了。”

劉山一拍腦門,這才想起來剛才王公公已經告訴自己這件事了。為了如何辦理諸葛亮的喪事,群臣還差點沒打起來。

一提起這件事,大殿中的一眾人等紛紛想起來,對呀,這事剛才隻爭論了半截,就讓皇上給打斷了。關乎到禮儀大事,可不能馬馬虎虎了。

張表心想,咱就是負責國家禮儀的大臣,這丞相的喪事咱是有發言權的,說話不能算退休。於是,出班啟奏道:“陛下,臣以為丞相雖然功勳卓著,但也隻是一個臣子。《左傳》有雲,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後嗣。因此,丞相喪事應循禮製,妥善安排為好。”

“陛下”龐宏道:“張伯達此言,是打算陷陛下與不義。陛下與丞相,情似父子,如仍然以士大夫之禮葬之,恐怕不能堵住天下萬民之口。”

張表鄙視道:“諸葛丞相經常說,要以理服人,以禮治人,這就是丞相對待禮儀的態度。要提高丞相葬禮的規製,恐怕丞相本人也不會答應。”

龐宏還要繼續爭論,劉山急忙舉手壓下兩人,說道:“二位不要再爭執了,朕已經想過,相父應該對自己的後事有所安排,關於相父的葬禮還要遵循他自己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