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六章陰平危機(1 / 2)

也合振奮的應諾道:“多謝將軍,我在營中靜候將軍的將令。”說罷,在王嗣的陪同之下出了大帳。

再次來到地圖之前,薑維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剛才也合提到了司馬懿有可能偷取陰平,這一點使得薑維膽戰心驚。

陰平古道艱險難行,這一點薑維的心中非常的清楚,但大漢在此的守備也不是非常的堅實,僅有一名偏將和一千駐屯兵駐紮。

如果司馬懿星夜偷襲此處,在有心算無心之下,陰平極有可能落入司馬懿的手中,一旦曹兵在陰平得到補充,由此東向漢中便再無險要可守,此時曹魏的大軍再兵出上庸魏興,漢中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

“咄咄”兩聲,薑維的指節敲在了陰平的位置,這個重要的訊息該怎麼傳遞給漢中的大軍呢?

“咄咄”兩聲,劉山的手指也點在了陰平的位置,抬頭對鄧艾說道:“士載先生,這個你怎麼看。”

有著曆史經驗的劉山,對陰平這個地方記憶尤為深刻,既然曆史上曹軍從此處進兵而破蜀,今天司馬懿會不會重蹈覆轍呢?

鄧艾點了點頭說道:“陛下,此處確實是我大漢東西要衝,一旦陰平有失,司馬懿揮兵東向,則漢中必定腹背受敵。”

劉山肯定的說道:“朕擔心的就是這個,好在汶山現在還在大漢的手中,不然的話那司馬懿早已將大軍攻向了陰平。”

鄧艾一指地圖說道:“陛下勿憂,司馬懿要想東向漢中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就是汶山必須在他的手中,沒有此處作為根據,萬一攻伐陰平受阻,則會陷入全軍覆沒的險地,為兵法所不取。”

劉山的身體已經彎成了九十度,眼睛死死的盯著地圖說道:“這樣看來,汶山是現在的關鍵,咱們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

鄧艾說道:“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應對,請陛下定奪。”

劉山驚喜交加,在心中高高的豎起大拇哥。這個鄧艾還真不是蓋的,這才剛到江油一天便謀劃好了對策,還分成上中下三等,看來老天爺待自己還是很厚的麼。

急切的,劉山開口問道:“愛卿快說,到底是哪三策呢?”

對著地圖,君臣二人便開始了一番戰棋推演。

良久,劉山緩緩地坐了下來,心中迅速的消化著鄧艾謀劃的三種對策。

上中下三種對策其實就是針對當前的局麵設定了三個假設,所謂的上中下之分不是說下策就不好,而是說下策大漢得到的利益最小而已。

按照鄧艾的分析,如果牛二趙立和張嶷順利的解決了遝中之敵,那麼就等於掐斷了司馬懿的退路,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懿唯一的選擇就是及時的撤出汶山戰場,取道祁山之西回兵上邦,否則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甚至危及隴西各郡。

上策針對的就是這個局麵,大軍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尾隨曹魏回撤的軍馬不斷的襲殺,在張嶷的配合下盡可能消滅曹軍的主力;另一部則揮兵直向迭部,以最快的速度占領迭部以及周邊各縣,光複陰平郡全境。

中策針對的局麵是,如果張嶷未能擊破遝中之敵,僅與對手維持著不勝不敗的局麵,那麼當下最緊要的就是與城中的薑維一起正麵迎擊汶山司馬懿,由於當前雙方的實力相比基本持平,這一戰將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苦戰,不過由於曹軍的補給線過長,最終的勝利一定是大漢無疑。

下策則是一個無可奈何的選擇,一旦遝中的張嶷被曹軍擊敗,則司馬懿就有了穩固的支撐點,曹魏的補給難題迎刃而解,這種情況下,汶山將處於曹魏的俯視之下,隻要想打隨時可來。

如果真是這種局麵,在此處與曹軍周旋將會事倍功半,最好的策略就是憑借江油和陰平兩處險要據之,這樣的話,汶山以西大部便納入了曹魏的版圖。

下策在劉山的心中幾乎是第一時間就被帕斯,nnd,老子咋說也是一大神級的人物,就任皇上還不到半年就丟這麼大一塊地方,那以後老子在穿越界還能抬起頭麼。

中策雖說可能性最大,但劉山還是心有不甘。人家張翼,帶著萬把人就收複了武都全境,朕帶著大漢最強的軍隊,人數也跟曹魏差不多,最後竟然一點便宜沒撈著,這要是說出去怎麼對的起萬民對朕的敬仰和崇拜。

這個上策麼,基本符合劉山的心意,朕從遙遠的未來前來此處可不是為了受困挨打的,就算咱不是神靈加身,但總得表現出一絲霸氣,震懾一下宵小的小心靈吧。省得以後他高興了就過來騷擾一下,這一仗老子要麼不打,要打就給他們長長記性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