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會師許昌(1 / 2)

東漢初平二年(191年)2月,孫堅率豫州兵十萬人向梁東(今河南省臨汝縣東)進發,輾轉攻打洛陽。不料被徐榮包圍,豫州兵全軍潰敗,孫堅和十幾個騎兵突圍逃出。

孫堅平日常戴一頂赤頭巾,突圍時,由於形勢緊張,情狀狼狽,隻好脫下此幘,讓親信部將祖茂戴上,吸引敵人。

董卓騎兵以為戴赤罽幘的是孫堅,紛紛前來追逐。孫堅這才有機會從小道逃出重圍。後來祖茂也設法逃了回來,孫堅感念祖茂的救命之恩,二人結為異性兄弟。

曹操和朱鉉等人還不知道孫堅已經兵敗的消息,集齊了糧草和器械以後就向洛陽方向開去。誰知在半道上,探馬來報孫堅早已兵敗,前麵隻有徐榮的部隊堅守在汴水、虎牢關一線。

曹操一聽說徐榮的名字,心底就打怵,畢竟曹操第一次單獨領兵作戰,便大敗於徐榮的手下,耗盡所有家財募集來的兵士、武器馬匹和糧草都被徐榮所毀。

朱鉉卻不曾會過徐榮,因此並不怕他,一力鼓動曹操進攻徐榮。

趙融在旁勸道:“徐榮確是能征善戰之輩,在涼州軍中素有威名,今番又大敗孫堅,其手下眾軍士氣正旺,不可小覷!”

朱鉉遲疑了一下,看著劉曄問:“先生以為如何?”

“徐榮兩次分別大敗曹公和孫堅,絕非等閑之輩!況且我等兵微將寡,徐榮手下又有三萬虎狼之師,必不能輕易打敗他。”看來膽大如鬥的劉曄這次也不同意冒險出擊。

朱鉉不禁有些著急,“我軍本來就糧草不多,宜速戰而不能久拖,戰又不能戰,這可如何是好?”

曹操聽聞,眾人說的都在情理,也不禁無奈搖頭。

劉曄見兩位主帥一個急了,另一位幹脆蔫了,甚覺有趣。也不再繞彎子,直接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現在我軍應立即進至許昌,發兩封書信。第一封請張邈調撥一些兵士和糧草給我們。第二封給孫堅,請他立刻整軍前來會師,一起攻打洛陽。”

曹操心想:“孫堅不也被徐榮打怕了嗎?他未必能來。”嘴上卻讚道:“此計穩甚好,就按先生說的辦。隻是,即使張邈和孫堅肯幫忙,徐榮卻不容易擊破,況且董卓隨時有可能增援他。”

劉曄笑而不語,見曹操、朱鉉著急的樣子方說:“隻要張邈和孫堅肯幫忙,我就有辦法攻破洛陽。”

朱鉉剛要問,曹操卻搶先說:“先生說有辦法便是真有辦法,若援軍不來,再有辦法也是徒然,我等到時自知。”劉曄驚訝的看了看曹操,未料到此公竟如此信服自己,終向二人點了點頭。

曹操與朱鉉進軍至許昌後,就讓夏侯惇攜書信去找陳留太守張邈借兵借糧,至於孫堅那裏,也早已派人前去聯絡。

一個月後,孫堅親率三萬大軍前來,而曹操也在許昌又招募了三千壯丁,加上張邈派來的兵士,共計四萬餘人。

徐榮聽聞消息,馬上飛報董卓知道。

曹操大帳之中燈火通明,曹操、孫堅、朱鉉、劉曄等人正在商討進軍之策。雖然曹操兵少,但他素有威名,況且曾任禁軍校尉,孫堅、朱鉉便請曹操為主帥,二人從旁聽命。

曹操見自己手下又有了四萬餘軍,登時來了精神,早已將劉曄的計劃忘到了一邊,侃侃而言的要如何擊敗正麵的徐榮部隊,直搗洛陽進而威逼董卓請獻帝還都。

孫堅剛領教過徐榮的厲害,掐算著:“上次十萬大軍都被擊潰了,這次東拚西湊的臨時拉來了幾萬軍馬,恐怕更不是對手。”遂說:“曹公豪氣衝天,在下佩服。但我手下眾軍多數未經訓練,更不曾上過戰場。若與徐榮硬碰硬,恐怕占不到便宜,況且徐榮兼有汴水和虎牢關天險,戰局對我們十分不利,還應以謀略取勝為好。”

朱鉉盯著這位有“江東猛虎”之稱的悍將,心下十分佩服他敢於麵對現實,不一味逞勇的軍事素養,暗歎:“此人也是一位英雄,何必去為袁術賣命呢!”

劉曄站起身來說:“月前,我曾有言在先,若各方肯相助,我就有奇謀可破洛陽,但現在還少一人相助,因此我等應在原地等待,不宜進軍。”

眾人不禁猜測:“這劉曄還在等誰前來?能來的都來了。其他人都在家忙活著擴充實力呢,搞不好還有打算自己登基稱帝的,又怎麼會老遠的跑來幫咱們。”

朱鉉畢竟年輕,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問道:“先生是說還有援軍,不知是哪路英雄?”

曹操、孫堅也齊刷刷的看著劉曄,心中其實也一樣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