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要挾(1 / 2)

曹操也不願當著眾人,丟人現眼,將曹洪斥退,又好言安撫許褚、曹仁。

爾後,才與朱鉉見禮。

“老弟,見笑了!”曹操麵帶微笑,心內想著什麼,卻不得而知。

朱鉉擺手,連聲道:“豈敢!今日方知曹公部下,忠公知法,比起我手下那些江湖草莽,不知強了多少倍?”

“莫誇他們,一誇準壞事!老弟的部下,我看著都好。”

曹操其實聽得心內受用,隻是口上還需謙虛一二。

再互相客套一番,二人入座,探討正事。

曹操先屏退左右,而後親自斟茶,抬手請朱鉉飲。

朱鉉麵目自然,品著茶。實則,心內在思索,如何應答曹操?

曹操審視朱鉉,心內同樣在思索。

須臾之後,曹操方才開口,言道:“老弟,此番征討袁術,你我恐就將別過了。來日,不知何時再能相見?為兄,甚是傷懷。”

看著曹操鬢角已染白,雖仍在壯年,但常年憂心憔悴,難免未老先衰。

“曹公!請多保重。我此去救顧家人,而後,也許有再聚首之日。”朱鉉盡量平淡的答道。

曹操點頭,道:“我知你牽掛家人。若不然,如何肯放你離去?朝中正有大事相托。你我兄弟同心,天下何愁不平!”

二人一番言語,半真半假。

若曹操肯匡扶漢室,善待黎民,朱鉉不介意屈居人下。

若朱鉉肯真心扶保,忠心效力,曹操也未見得不能重用於他。

但,朱鉉清楚,曹操雖有王者之心,但與過往之梟雄無異。黎民在他眼中,恐遠不如社稷。

朱鉉連年征戰,見到各處群雄並起,黎民活於水深火熱之中。

刀兵結連、餓殍千裏、瘟病橫行,無人將天下黎民的痛苦置於胸懷。

搶地盤、拘人口,征兵、征糧,大戰連連,天下動蕩。

何時是個頭?即或天下一統,漢室如故,不過興盛三代而終,依舊難逃官宦之禍。

孟子曰:“民為大,社稷次之,君為輕!”

說得多麼好!可有人去實行嚒?秉承儒家思想而創立的儒教,卻是將君、社稷放在最高,要民無限忠誠。

朱鉉本就出身最底層,深感將勞苦民眾的福祉,寄托於上位者,寄托於聖人出世,不可靠。

漢室可為天下一統的象征,但絕不能將太平盛世寄托於一個朝廷。

黎民百姓的安居樂業,唯有黎民百姓自己去創造,自己去看管。

“漢室可扶保,但必須均權力,權力決定利益。”朱鉉是這麼想的,也打算逐步探索著,一條可行的道路。

外戚、內侍為何屢屢為禍?還不是靠著手中權力。誰的權力大,誰就是既得利益者。他們的權力怎麼來的,皇帝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