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兵伐河東【二】(2 / 2)

李淵表麵上倒是很淡定,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似的,可內心裏非常惱怒。他沒想到劉文靜如此居功自傲,竟敢當自己的麵憤然退朝,忤逆他這個一國之君。如此下去,豈不是要謀反嗎?他目光冷峻地望著劉文靜離去的背影,腦海裏忽然閃出一個鏟除禍根以免後患的念頭。這一突如其來的想法令他自己也感到後怕,難道自己也要像漢高祖劉邦那樣誅殺開國功臣嗎?

“皇上,劉大人犯下忤逆之罪,按律當斬!”這時,王珪乘機進諫,欲加害自己的政敵。

“王大人所言極是,兒臣請父皇治劉文靜之罪!”

接著,太子李建成也請求父皇懲處劉文靜。自打劉文靜成了二弟的座上賓,李建成就對他心存戒備,欲尋機除去這一強大對手,進而消弱秦王府的勢力。不過,劉文靜也非等閑之輩,他不僅功勳卓著,而且有秦王庇護,非常難對付。他深知自己要想稱心如願,非得父皇肯出手相助不可。

李淵太了解自己的長子,不用多想,就明白他的用意,他是想借他的手除掉異己勢力,以穩固太子這位。其實,這也符合李淵的意願,按理應當借劉文靜之過狠狠懲處他。然李淵畢竟是一國之君,事事當深思熟慮,以免出紕漏。他認為以這等忤逆之過而誅殺功臣實為不妥,如果真這樣做,必會令秦王府不滿,令朝中功臣寒心,也會讓天下之人詆毀自己。要殺劉文靜這等大功臣,除非他犯下謀反之滔天大罪!如此看來,現在時機尚未成熟,那也就隻能先忍著,等機會出現時再一舉鏟除他吧。這麼一想,李淵便冷靜地答道:

“劉文靜乃開國元勳,建有不世之功,豈有因其一時魯莽而誅殺之理?如此,朕豈不犯下濫殺功臣之過?此必令朝中功臣寒心,天下人所詬罵!”

“皇上聖明!”裴寂會意,趕緊替劉文靜求情,“劉大人犯有過失,然他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臣請皇上念其功而遺其過,不治劉大人之罪。”

“裴大人真君子呀!劉大人處處與你爭鬥,與你為敵,而你卻替他在皇上麵前求情。這實令本公敬佩之至!”長孫順德稱讚句。

“薛國公過獎了!”裴寂對長孫順德拱手謙然笑道,“裴寂與文靜乃為摯友,決無個人私怨。朝堂之爭,實為國家社稷,別無他意。”

“朕有裴公乃國之所幸,望諸位愛卿以裴公為楷模,多加效仿!”李淵正色道。

“是,皇上!”群臣揖禮稱是。

“好,好!”李淵滿意地笑了,接著拍板道,“至於劉文靜一事,朕念他對大唐有功,決定不咎其過,望他體諒朕之用心,不再犯錯。”

李建成聽了這道口諭,不免有點失望。可他知道既然父皇已發話,也就不可能收回成命,因此他什麼也沒說,隻瞧著一旁偷著樂的秦王生悶氣。

殿內靜默了幾秒鍾,接著又響起了一片嗡嗡的議論聲。過了會兒,李淵對諸位大臣說道:

“前段時日,安興貴已入大涼;今河東又有獨孤將軍前往。以朕估計,河東及大涼不日當為我大唐所有,朕稍可安心。”

說到這兒,李淵把眼睛轉向一側的李密,接著往下說:

“朕所慮者,乃山東之地也。朕並非不敢用兵,隻因他們是邢國公舊部,故而久久按兵不動。朕想不用兵馬而收取山東,不知邢國公有何良謀?”

李密聽李淵如此一說,當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要他前往山東招撫瓦崗餘部。這正中他的下懷,李密心中一喜,出列拱手道:

“臣空受榮寵,安坐京師,不曾報效國家,深感惶愧!今山東之眾都是臣過去的部下,他們尚能聽臣一言半語。故而,臣請皇上遣臣前往招撫!”

李淵早就聽說瓦崗將士大都因迫於形勢而降於東都,並非真心服從王世充。因此,他考慮過派人前往招撫,而曾經作為瓦崗頭領的李密當然是最佳人選。不過出於種種顧慮,他並不打算親自請李密前往山東。現在李密當作眾臣的麵主動提出前去招撫舊部,這正中李淵下懷。他一高興,就沒多往深處想,笑眯眯地對李密說:

“賢弟欲為朕分憂,此乃朕之所幸。賢弟素來為瓦崗將士所敬重,想必他們會聽賢弟之言,欣然歸順我大唐。既如此,那朕就請賢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