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世充稱帝【三】(2 / 2)

言罷,楊續曲膝拜倒在地。緊接著,王世充這邊的人也紛紛跪地向皇泰主請願。大殿之中頓時響起了一陣請封鄭王之聲。這呼聲令楊侗感到一種說不出的煩躁與恐慌,他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就把目光投向了自己信任的大臣李世英身上,想讓他出麵替自己阻止群臣的請求。孰料,李世英卻另辟蹊徑,認定封王可填滿王世充的欲壑,以消除他稱帝的野心。因此,他不顧楊侗的眼色,出人意料地替王世充勸諫皇上:

“封王一事,乃群臣之共願,請皇上準奏!”

“你……”楊侗驚得一時說不出話來,緩了口氣,他方痛心疾首地說句,“李世英,朕是如此信任你,你卻說出這種話來,該當何罪!”

“皇上,臣知罪!”李世英撲通一聲跪地叩首道,“臣辜負了皇上厚愛,罪該萬死!然事已至此,皇上隻能加恩於太尉,以保江山社稷千秋萬代。”

“皇上,李大人言之有理!”韋節趁機諫道,“鄭國公雄才大略,有王佐之才,堪比周公、霍光。若皇上封鄭國公為王,鄭國公必竭力效忠皇上。如此,則隋室可中興也。臣請皇上應天命順人心,賜封鄭國公為鄭王!”

“你等皆太尉說客,故而枉顧事實,盅惑皇上,該當何罪!”宇文儒童突然手指著韋節、李世英等人厲聲喝斥。

“宇文儒童,你太放肆了!”此時,王世充終於開口說話了,他冷冷地逼視著宇文儒童,沉聲說道,“你一個尚書左丞,竟敢用這種口氣對長史大人說話,該是仗著有皇上撐腰吧!”說著,他又將目光移到楊侗的臉上,命令似的說句,“臣請皇上治宇文儒童忤逆之罪!”

楊侗感覺到王世充的目光如刀般紮進了他的胸膛,內心不由得生出恐懼來,微微打了個寒噤。他明白王世充想借此訛詐自己,如果不答應他的條件,他就肯定會想辦法迫使自己懲罰宇文儒童。宇文儒童可是他的心腹之人,楊侗怎忍心加罪於他?因此還沒等眾臣作出反應,他就鬆口道:

“宇文儒童乃一時衝動,請太尉見諒!至於封王之事,朕已經考慮好了。太尉功高德重,當為王。”

“皇上聖明!”話音未落,蘇威就高呼起來。緊跟著,韋節、段達等人也盛讚皇上英明。

王世充見楊侗終於屈從了自己,心裏十分高興,可神色仍然相當淡定。他緩緩地站起身,走到皇泰主跟前,伏地叩拜道:

“臣謝皇上隆恩!”

拜畢,王世充重新挺直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接著,他便心情愉快地跟皇泰主以及各位大臣商議封王儀式。

三天後,皇泰主為王世充舉行了一個非常隆重的儀式,晉封鄭國公為鄭王,授九錫,拜相國,總理朝政。

王世充如願以償地當上了鄭王,從而邁出了登上皇帝寶座的第一步。緊接著,他就開始著手實施自己政治陰謀的第二步,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那就是進一步籠絡人心,打擊異己勢力。為此,他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將心腹們一一提拔重用,安排他們到各個重要的部門管理政務。與此同時,他又使出鐵腕把宇文儒童、崔德本等異已分子排擠出權力的核心。不過,此事做得相當高明,他並沒有明目張膽地免除他們的職務,而是在不動他們烏紗帽的前提下很巧妙地剝奪了他們的權力,讓他們做一個有名無實的閑官。

經過一番清洗,王世充的勢力完全把持了朝廷,他名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實際上就是獨斷朝綱的皇帝。如此一來,皇泰主楊侗就進一步被架空了,淪落為一個徹頭徹尾的擺設。這令他十分窩火,卻又無可奈何,他做夢都想爭回做皇帝的權力,可上朝睜眼一瞧,座中大臣都是鄭王的人,也就不敢造次了。他什麼也不敢做,隻能自己生自己的氣。這一惱,就把孩子的天性暴露無遺了。他賭氣從此不上朝,任由鄭王胡作非為。

這一來,王世充就偷著樂了。他等的就是楊侗這孩子憋不住氣,做出有失體統的傻事來。這樣,朝中大臣就可借此向皇泰主發難,批他昏庸無道,不理朝政,不配做天子,從而逼他禪讓皇位。到時,他就可堂而皇之地取代楊侗,登上九五至尊,以實現自己建宏圖霸業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