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劉黑闥勒馬立在陣前,密切地注視著對麵唐軍的動靜。他原以為不用多久,眼前那扇大門就會朝自己敞開,李世民就會引軍向自己撲來。然而不幸的是,這一切並沒如他所預料的那樣發生。半個時辰過去了,那扇營門依然緊閉著。一個時辰又過去了,依然不見唐兵出營朝他飛馳而來。
對此,劉黑闥感到非常失望,氣得直在心裏大罵李世民狡猾奸詐,把自己的計謀識破了。他明白李世民智謀過人,自己這點小把戲騙不了他的火眼金睛。此時,他心中突然出生那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彌漫著說不出的悲哀與憤懣。他猛地揮鞭抽馬,想命令部隊立即攻打唐營。不過,這隻是他一時的衝動,冷靜之後,他又撥轉馬頭回到了陣中。這時,士卒們開始泄氣了,他們一個個對著漸漸滑向遠山的夕陽唉聲歎氣。
劉黑闥像是在跟李世民賭氣,明知他不會出來,卻依舊不甘心地等待著。直到西天最後一抹光亮從他的眼前消失,他才帶著鬱悶至極的心情向手下人馬發號施令,命令他們立即動身返回營地。不一會兒,他便率領著一群無精打采的將士,沿著塵土飛揚的大道,朝對岸的營寨奔去。
不是劉黑闥不懂李世民的計謀,而是出於一種無奈。他知道自己軍中的糧草維持不了幾天,若不趕緊擊敗唐軍,他就得麵臨斷糧的危機。他心裏清楚這糧草一斷,軍中必會生亂,到時李世民乘機而襲自己,那必定是一場慘敗。為了避免這悲劇的發生,劉黑闥隻得繼續主動出擊。這不,第二天一大早,他又引兵出了營寨,浩浩蕩蕩地奔赴對岸的唐營。一路上,他暗自思謀著如何引唐軍出營交戰。不過這一回,他決不不戰而返。
太陽爬上三丈高時,幾萬漢東軍便在唐營之前曠野上布好了陣。接著,劉黑闥命將軍葛德威引一千騎兵前往唐營門前挑戰。諸葛德威自視甚高,不願做那種潑婦罵街之事,所以當漢東王派他前去時,心裏很不痛快,頗有些抵觸情緒。劉黑闥向來強勢,哪容得手下不服從自己的安排。他看見諸葛德威支支吾吾地不肯聽命,不由得勃然作色,目光威嚴地瞪了他幾下,又喝斥了他幾句。諸葛德威迫於漢東王至高無上的權力,不肯跟他頂撞,更不敢賣命。他隻得向漢東王一拱手,然後引軍前往唐營罵陣。盡管他嘴上不敢說漢東王,可心裏忍不住暗罵他,對他生出幾分怨恨來。
沒過多久,諸葛德威就引一隊輕騎來到唐營門前。他們勒馬列陣而立,先是扯開嗓門向唐軍挑戰,幾番過後見不湊效,就改用罵陣了。這幫人都是劉黑闥精心挑選出來的人才,極善謾罵,能把菩薩都罵得怒發衝冠。營內唐兵聽了自然是難以忍受,一個個氣得呱呱直叫,敞開喉嚨作有力回擊。
程知節罵了陣覺得不過癮,又看見營外敵軍人馬甚少,腦子裏忽然就生發出營痛殺一陣的念頭。他手下的士卒聽說能夠出營殺這幫狗娘養的東西,個個摩拳擦掌,歡呼雀躍,揮舞著手中的刀槍往門口奔過去。恰好這時,李世民巡視到了北門,他瞧見程知節等人舉止有些異常,大聲喝問他們。程知節見秦王前來,慌忙策馬上前向他拱手揖禮。李世民還沒把它那囉裏囉嗦的客套話聽完,就神情嚴肅地質問他準備引兵前往何處。
程知節為人心直口快,也不隱瞞,把出營殺敵的想法說了通。李世民聽後,勃然大怒,責備程知節目無軍紀,竟敢不奉命堅守營寨。程知節仗著與秦王關係非同一般,不懼,隻笑嘻嘻地說外麵賊軍甚少,自己可立馬將他們統統殺掉,然後再回營堅守。李世民知程知節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便幫他指點迷津,說那是劉黑闥的誘兵之計,劉黑闥隻令部將葛德威引千餘兵馬前來挑戰,就是想引誘我軍出營,然後親率大軍前來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