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不到三天時間,城內軍心開始渙散起來,眾人三五成群地圍坐在一起,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地談論著降唐之事。一些膽大的士卒迅速行動起來,趁著月黑之際,偷偷摸摸地翻牆逃往城外的唐營。不過,這事很快被密切關注部下動向的楊文幹覺察到了,於是他便派自己的親信設伏捉拿那些有心降唐的士兵。此事不難,一個晚上他們就捉到了百多名準備翻牆出城的兵卒。楊文幹平生最痛恨背叛自己的人,因此麵對那些打算降唐的士兵,他毫不留情,用最殘忍的方式將他們殺掉,然後把那些麵目可怖滴著鮮血的頭顱高高懸掛在城門之上,以震懾所有守軍。
原以為這樣做可以鎮壓住手下人馬,好讓他們乖乖地替自己守城,然而令楊文幹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一殘酷鎮壓非但未能震懾住手下,反倒激起了他們的憤怒。那些守卒因楊文幹命心腹日夜監視而不能出城遂了自己的心願,胸中的怒火不由熊熊燃燒,很快就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於是,五天後的一個晚上,軍頭彭誠與自己的幾個鐵哥們密謀了番,然後於三更時分潛入楊文幹的臥室將他殺掉。
楊文幹一死,宇文穎也被彭誠手下逮住,五花大綁在衙署中。接著,彭誠便引軍出城向李世民請降。李世民看見楊文幹的首級,欣喜異常,當即便引兵入城。來到衙署,李世民見到宇文穎,不由勃然大怒,痛斥了他一頓。緊接著,他撥出把閃著寒光的劍,準備一劍將宇文穎刺死。可就在這時,沉著冷靜的錢九隴走上前勸諫秦王。他意識到楊文幹起兵造反決不是件簡單的事,裏麵肯定還有內幕可挖,而宇文穎一定是個了解內情的人,因此留下他對秦王有用處。李世民聽錢九隴這麼一說,也覺得甚是有理,不由緩緩地收回了劍,將它插入腰間的劍鞘,然後命人將宇文穎押回長安。
在李世民率軍前往慶州平叛的當日,李淵因擔心叛軍有可能乘機殺入仁智宮而命四子李元吉率軍護送他及尹德妃、張婕妤等人返回長安。臨行之前,李元吉害怕爾朱煥會把大哥所作所為供出來而連累自己,便設計把他誘入室內暗殺掉。不僅如此,當李元吉護送父皇一行人來到豳州時,他又借機把橋公山殺掉。待這兩個告密者被自己除去之後,李元吉心頭那塊石頭砰地一聲落地,感到十分踏實,他以為這樁事就這麼完結了。
幾日後,李淵迎著落日餘暉來到了長安城。此時,李建成尚未知道楊文幹之事已暴露,他隻是為父皇提前回京城而感到困惑不解。不過出宮迎接父皇時,他的心不由得砰砰亂跳起來,一種不祥的預感猛地襲上他的心頭。因為他看見父皇麵色陰沉,盯著他的目光冷峻而威嚴,像在審訊他似的。他知道父皇這樣對待自己,肯定是因什麼事而不高興,甚至是忿怒不已。那會是什麼事呢?在父皇離開京城這段時間,他自以為把朝政處理得相當出色,應該沒什麼令父皇不滿意的地方,再說就算有問題也沒人前去仁智宮向父皇打自己的小報告。因此,父皇顯然不是在為這事生氣。
那父皇到底在為何事而對自己如此不滿呢?李建成一邊陪著父皇往寢宮慢慢走去,一邊在心裏琢磨此事。突然間,他的腦海裏閃出個可怕的念頭,難道自己的刺殺計劃已經敗露了?想到這兒,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戰,內心充滿了一種說不出的緊張與慌恐,幾乎不敢抬眼看父皇。穿過段開滿鮮花的小徑,他那顆砰砰亂跳的心才漸漸地平靜下來。接著,他深深地吸了口氣,鼓足勇氣抬頭望了望父皇。父皇依然繃著張老臉,沒有了往日那種慈祥而愉悅的笑容。這使他的心不由得又往下一沉,他心裏清楚很快就會有什麼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