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吾自悔失言,也隻得罷了。
卻說蔣瑜因家貧,不能從師,終日在家苦讀。書房隔壁就是何氏的臥房,每夜書聲不到四更不祝一日何氏問婆道:“隔壁讀書的是個秀才,是個童生?”婆答應道:“是個老童生,你問他怎的?”何氏道:“看他讀書這等用心,將來必定有些好處。”她這句話是無心說的,誰想婆竟認為有意。當晚與玉吾商量道:“媳婦的臥房與蔣家書房隔壁,日間的話無論有心無心,到底不是一件好事,不如我和你搬到後麵去,教媳婦搬到前麵來,使她朝夕不聞書聲,就不動憐才之念了。”玉吾道:“也說得是。”揀了一日,就把兩個房換轉來。
不想又有湊巧的事,換不上三日,那蔣瑜又移到何氏隔壁,咿咿唔唔讀起書來。這是什麼緣故?隻因蔣瑜是個至誠君子,一向書房做在後麵的,此時聞得何氏在他隔壁做房,瓜李之嫌,不得不避,所以移到前麵來。趙家搬房之事,又不曾知會他,他哪裏曉得?本意要避嫌,誰想反惹出嫌來?何氏是個聰明的人,明曉得公婆疑她有邪念,此時聽見書聲愈加沒趣,隻說蔣瑜有意隨著她,又愧又恨。玉吾夫妻正在驚疑之際,又見媳婦麵帶慚色,一發疑上加疑。玉吾道:“看這樣光景,難道做出來了不成?”其妻道:“雖有形跡,沒有憑據,不好說破她,且再留心察訪。”看官,你道蔣瑜、何氏兩個搬來搬去弄在一處,無心做出有心的事來,可謂極奇極怪了,誰想還有怪事在後,比這樁事更奇十倍,真令人解說不來。一日蔣瑜在架上取書來讀,忽然書麵上有一件東西,像個石子一般。取來細看,隻見:形如雞蛋而略扁,潤似蜜蠟而不黃。手摸似無痕,眼看始知紋路密;遠觀疑有玷,近覘才識土斑生。做手堪誇,雕斫渾如生就巧;玉情可愛,溫柔卻似美人膚。曆時何止數千年,閱人不知幾百輩。
原來是個舊玉的扇墜。蔣瑜大駭道:“我家向無此物,是從哪裏來的?我聞得本境五聖極靈,難道是他攝來富我的不成?既然神道會攝東西,為什麼不攝些銀子與我?這些玩器寒不可衣,饑不可食,要他怎的?”又想一想道:“玩器也賣得銀子出來,不要管他,將來吊在扇上,有人看見要買,就賣與他。但不知價值幾何,遇著識貨的人,先央他估一估。”就將線穿好了,吊在扇上,走進走出,再不見有人問起。
這一日合該有事,許多鄰舍坐在樹下乘涼,蔣瑜偶然經過。
鄰舍道:“蔣大官讀書忒煞用心,這樣熱天,便在這邊涼涼了去。”蔣瑜隻得坐下,口裏與人閑談,手中倒拿著扇子將玉墜掉來掉去,好啟眾人的問端。就有個鄰舍道:“蔣大官,好個玉墜,是哪裏來的?”蔣瑜道:“是個朋友送的,我如今要賣,不知價值幾何?列位替我估一估。”眾人接過去一看,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則聲。蔣瑜道:“何如?可有個定價?”眾人道:“玩器我們不識,不好亂估,改日尋個識貨的來替你看。”蔣瑜坐了一會,先回去了。眾人中有幾個道:“這個扇墜明明是趙玉吾的,他說把與媳婦了,為什麼到他手裏來?莫非小蔣與他媳婦有些勾而搭之,送與他做表記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