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寫“真”,記敘文方能引人入勝
高考特訓營
作者:淩誌
2013年江蘇高考作文閱卷現場,麵對大批“假大空”的議論文,何永康教授再次懇請一線教師:引導學生多寫記敘文,寫自我寫生活寫真情實感。的確如此,議論文出彩太難!要有思想有深度有邏輯有文采,大部分學生的認知難以做到。而學生有著十年記敘文的功底,為何不在記敘上尋求突破?
學生高考不敢寫記敘文,最怕兩點:一是“假”,二是“低幼”。其根源是高中階段學生長期得不到係統的提升訓練。其實,掌握了記敘的技巧,學會藝術地寫“真”,考場記敘文也可以引人入勝。
一、寫事善現“場景”,描摹畫麵之“真”
葉聖陶說過:不論什麼人都能寫文章,車間裏的工人能寫,田地裏的農人能寫,鋪子裏的夥計、碼頭上的裝卸工,都能寫文章,因為他們各有各的生活。
人物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活動,才富有生活氣息;人物有活動場景的襯托,才更顯真實。善摹場景包含兩層意思,首先是場景的選取,應選取自己熟悉的場景。如寫老師或學生,可放在教室、辦公室中寫;其它熟悉的場景如超市、店鋪、公園、飯店、操場、宿舍等,農村學生更有一片鄉村特有的廣闊天地。其次是場景的突現,即采用一定的方法,使場景逼真,如在眼前。突現場景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可寫周圍環境,包括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全方位烘托;亦可寫場景中各種人物活動,從正麵表現或側麵映襯。
人文環境描寫:如2013年四川高考優秀作文《外婆的平衡生活》一文開頭部分,從小山村的周圍大環境寫到農村房屋的外觀,逼真再現農村生活的情景。
外婆居住的小山村,偏僻得讓人發怵。百多人聚集在三兩座山圍成的平地上,遠遠看上去,房子豆腐塊般擁擠著,倒也熱鬧。
外婆的房子背對西方,南北方向各有兩戶,主人都是上了年紀的老太太。一到農閑,幾個老姐妹便坐在院子一角,圍著桌子,擺龍門陣,平和而溫馨。東麵也有一棟房子,是極其破敗的土房,與外婆家的水泥小樓相比,特別寒磣,若不是門口掛著農具和塑料布之類的雜物,還以為這是被拋棄多年的空房子。
自然環境描寫:2013年湖南高考滿分作文《宿命》寫一隻豬的出逃,文中對夜色、山風、晚霞等的描寫,渲染了“我”出逃過程中的悲壯氛圍。
夜色朦朧,我站在豬圈門口,揮灑冷汗。同伴都睡著了,我沐浴著從斷崖處吹來的山風,我的靈魂躁動不安,我似乎看見了狼在斷崖上嗥叫。我也情不自禁,擺正了姿態,嗥叫了一聲,同伴們瑟瑟發抖,驚恐地望著我。它們一定以為我患上了豬瘟,或者以為我是一隻披著豬皮的狼。我沒有解釋什麼,因為我隻是順從我內心的靈魂罷了。
……
紅豔的晚霞如期而至,霧氣沒忘記給大地披上一層灰色的幕布。我趁著夜色,拱開了豬圈門,玩命似的往斷崖飛奔,迎麵吹來的是涼爽的清風。逃跑時我回頭望了一眼,看到了我的母親,從它的眼睛裏我看到了肯定的目光,似乎是我做了它想做卻又不敢做的事情。
選段中,“我”的抗爭從正麵表現出逃場景;同伴的恐懼、母親的讚許則從側麵襯托,使畫麵更為生動具體。
二、寫人不忘“缺陷”,突現個性之“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