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俄蘇電影透視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1 / 3)

從俄蘇電影透視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

新銳視點

作者:趙春晶

[摘 要]電影在語言、文學、藝術等方麵都有著自己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人物性格是電影的靈魂所在。俄羅斯及蘇聯電影以內涵豐富、故事性強著稱,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豐富多彩的俄蘇電影生動地反映了俄羅斯社會和民眾的現實狀況,為我們深入研究其民族性格提供了立體而廣闊的空間。透過俄蘇電影可以反映出俄羅斯人的英雄主義、幽默風趣、宗教氣質以及俄羅斯鏗鏘玫瑰所特有的民族性格等。

[關鍵詞]俄羅斯;電影;文學;語言;民族性格

一個國家的電影工作者所創作的電影作品通常被認為是反映該民族性格特點的重要途徑。電影人在創作的時候,總會把某種民族性格注入他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裏,使整個作品滲透著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質和性格特征。俄羅斯電影人一直致力於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繪真實的社會生活,從中試圖展示俄羅斯人典型的民族性格,這為我們認識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民族打開了一扇神奇的窗戶。下麵就從電影視角予以分析。

一、英雄主義

一位俄國學者曾寫道:“俄羅斯民族始終有能力表現出很強的男子漢氣概,他身上有勇士的氣質。” 俄羅斯是一個戰鬥的民族,俄蘇電影對此予以大書特書。

俄羅斯電影誕生伊始就與戰爭結下了不解之緣,1908年,德朗科夫拍攝了俄羅斯第一部故事片,也是第一部軍事題材電影——《斯捷潘·拉辛》。托爾斯泰將1812年的衛國戰爭鑄就成不朽的《戰爭與和平》,被改編為電影後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該片實質上是一部人民英雄的史詩,片中人民戰爭的思想也是俄蘇戰爭電影創作的核心思想。到了20世紀,俄蘇同樣遭遇了許多戰爭。在《戰艦波將金號》中,愛森斯坦運用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以英雄主義的激情歌頌了1905年的革命。瓦西裏列夫兄弟導演的《夏伯陽》塑造了國內戰爭時期的紅軍軍官夏伯陽及其團隊的英雄主義行為和革命英雄群體,電影中浸透著俄羅斯人民的勇敢、理想和熱情,被公認為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

反法西斯衛國戰爭構成了俄蘇電影史上軍事題材電影的最大描寫對象。蘇聯時期的衛國戰爭電影,先後曆經多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二戰期間和戰後初期,基本上是歌頌性質的,經曆了《青年近衛軍》歌頌人民群眾的英雄主義和獻身精神,經曆了《攻克柏林》歌頌領袖人物和軍隊的功勳。第二階段出現在斯大林去世後,“解凍”時期的蘇聯電影出現了新的浪潮,這一時期的電影開始反映戰爭中悲哀、殘酷的現象,主要強調戰爭給人們帶來的苦難。如導演丘赫萊的三部曲《第四十一個》《士兵之歌》《晴朗的天空》,邦達爾丘克根據同名小說拍攝的《一個人的遭遇》以及塔可夫斯基導演的《伊凡的童年》等,側重表現普通人在戰爭中的命運。第三階段,1970年以後的戰爭題材影片呈現出多樣化,拓寬了主題範圍。“全景性戰爭電影”是其傑出的代表。其中代表作《圍困》描繪的是在遭受德軍圍城的九百天裏,列寧格勒軍民克服各種難以置信的困難,最終打敗了圍困的德寇。影片的最後幾個畫麵把觀眾帶到了戰後的列寧格勒,勝利廣場上的一座紀念碑書寫著 :“功勳屬於你,列寧格勒”。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我們無法忘記,紅旗歌舞團在前沿陣地上讓歌曲《神聖的戰爭》的聲音與紅軍大炮的咆哮一起在空中飛揚:“讓最高尚的憤怒像波浪滾滾翻騰,進行人民的戰爭,神聖的戰爭!”

轉型時期,出現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新影片。特別是2010年上映的《布列斯特要塞》被譽為“近20年來最具震撼力的俄語影片”,戰前德軍曾宣稱,這個距德方僅1俄裏的小小布列斯特要塞用一個不大的衝鋒就能拿下,但堅持戰鬥一年多的最後一名蘇軍戰士在麵對德國將軍的審問時,說的卻是:“將軍,你現在知道1俄裏有多遠了吧?”

二、幽默風趣

一位俄羅斯記者說:幽默在俄羅斯人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沒有幽默也就沒有俄羅斯人的生活。幽默開朗的性格似乎是俄羅斯人的天賦,即使生活中充滿艱難困苦,大多俄羅斯人也樂觀幽默。電影也對俄式幽默進行了解讀。

導演梁讚諾夫素有“喜劇教父”之稱,其代表作有《意大利人在俄羅斯的奇遇》《辦公室的故事》和《兩個人的車站》等。他有很多作品通過意想不到的情節變化讓人們看到喜劇背後生活艱辛的本質。《命運的捉弄》自1975年上映以來經久不衰。不勝酒力的外科醫生熱尼亞,在莫斯科喝醉酒後,被送上去列寧格勒的飛機,出租車司機把他送到了與莫斯科同一街名同一門牌的樓前,而且他步入室內後,其陳設幾乎與他家一模一樣,於是發生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轉型時期出現了一些新的審美特點,這在梁讚諾夫執導的《夢寐以求的天堂》中得到了誇張的凸顯。影片以獨特的視角詮釋了動蕩不安的1991年,片中的主角是一群中老年知識分子,他們從社會的上層跌入貧困的底層,在混亂的現實中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從懷疑到熱切期盼,最終老人們高聲呼喊著“我們的火車頭,朝前飛馳吧!”戲劇性地登上了一列開往天空、奔向理想社會的火車。本片的結局雖然荒誕離奇,但是在導演苦澀的幽默中,體現了人民對美好未來的 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