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步之遙》近了半步
風格與特色
作者:武繼賢
[摘 要]電影《一步之遙》講述了馬走日、武六和完顏英之間相互糾纏的情感故事,通過有史實記載的“花國大選”“總統遇害”等真實事件的編入,貌似一場愛情故事的演繹,卻真實地折射和抨擊了當前媒介的束縛和不滿,更直指問題核心,將故事隱喻在意識形態下民眾不言自明的體製上。電影中隨處可見的電影、報紙、攝影機、照相機等各種傳播媒介和媒體符號的運用,是對媒介傳播的真實性考量。曆史與媒介的關係,曆史與真實的關係也將在這樣一種傳播語境下發生了變化。
[關鍵詞]愛情;媒介;符號
《一步之遙》在上映前,曾經遭到禁映,上映時電影宣傳造勢,影迷們更是蠢蠢欲動,但在看過後網上卻惡評如潮。觀眾在“看不懂”的自我預設的前提下也不敢妄下定論,好與壞不足以評論《一步之遙》,有的說薑文的電影開啟了一種新的後現代故事講述方式,有的說他的電影就是一鍋亂燉,完全失去了藝術的高度。誠然,《一步之遙》通過戲仿、拚貼、雜糅、戲中戲、反諷、隱喻、黑色幽默、鏡像、互文等藝術手法講述故事,但卻營造了碎片化、娛樂化、狂歡、荒誕的影像效果。實際上電影講述了一個再通俗不過的故事,馬走日和武六從小青梅竹馬,曾在火車上相遇,碰撞出火花,卻因為馬走日的吹牛而分道揚鑣。後來同發小項飛田一起搞選秀“花國大選”,為官二代武七洗黑錢,選出的“花國總統”完顏英愛上了馬走日,而馬走日卻不能給出她承諾,最終在完顏英吸毒後死於車禍,馬走日成為項飛田警官通緝的對象,四處躲藏,無奈之下求救於武大帥的女兒武六。武六也深愛馬走日,馬走日也未能給武六承諾,影片最後馬走日在去向另一個世界的路上,仍然惦念武六……不難看出,電影講述了一個男人跟兩個女人情感糾纏的故事。但薑文的真實意圖旨在假借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來隱喻他對媒介、體製的不滿,看似是民眾的全體意願,其實代表了國家至高無上的強權,隻是影評人未能把話語婉轉地傳遞給觀眾,而隻是心領神會、心照不宣地說藝術和商業完美結合的薑文式電影開創了一種新的組合風格。但我認為,這種集哲學、電影史學、戲劇美學、符號學、語言學等雜糅一體的全方位表達,卻未能很好地織補進故事的架構中,不倫不類貼皮似的表達,完全成了薑文自囈式的電影。已然如此,但我卻不能否認他的高明,他說要傳達對生活的看法和對生命的體悟,卻是以“他”為自我犧牲的起點來喚起民眾對體製的反思,而這一層政治隱喻,不僅指涉了他的藝術生涯,同時也無形擴大到整個藝術的創作和表達,進一步延伸到意識形態內核。
一、人物愛情及文本隱喻
馬走日人物原型來源於“閻瑞生”,將這個從小具有反社會變態人格的真人捏造出了一個荒誕、傳奇的棋子式的人物,而編劇攫取了“花國大選”和“總統遇害”兩個核心元素,整個故事被重新編織,人物的情節走向雖圍繞完顏英、武六對馬走日的愛戀,卻也道出了武大帥、武七、項飛田等人各懷鬼胎的人性,電影中王天王的文明戲和武六拍攝的電影都圍繞“刺殺馬走日”展開,真實的曆史事件是閻瑞生殺了“花國總統”,而電影的情節是馬走日並無真實的企圖戕害完顏英,而是出於一場荒誕的“月球旅行記”。敏感尖銳的政治話題隻需一處細節就可見分曉,武六囑咐馬走日時說“該說的話你說,不該說的話你別說,說話別用嘴說,要用腦子說”,看似平淡無奇的一句台詞,潛台詞的意味卻頗為深遠,這句台詞放到任何語境下都不能淺嚐輒止地解讀。
電影集結了洪晃扮演的覃賽男,劉索拉扮演的賽二爺,薑文的馬走日,葛優的項飛田,文章的武七,周韻的武六,可謂是符號一籮筐,這麼多符號是否能很好地在藝術與商業間遊弋,就請各盡其言。但如果相媲於加繆的《局外人》的荒誕性,不及也!相較於伍迪·艾倫的《安妮霍爾》中直視鏡頭的大段獨白,也稍欠節奏。但如果穿插了如此多的理論、觀點、流派交織後的後現代風格的薑文式的自戀式影像來說,他無疑開創了一種新的話語方式,這種雜糅的故事文本確也暗含了薑文所指,至於大眾如何解讀,那是你們的事!“該說的話,你說!不該說的,你別說!”大咖們顧左右而言他,不曉得咋說。這正是薑文電影的高明之處。
二、電影中的雜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