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電影《中國合夥人》的愛情主題(1 / 3)

淺析電影《中國合夥人》的愛情主題

風格與特色

作者:張國慶 劉岩

[摘 要]提到電影《中國合夥人》,觀眾大多會感慨於三位主人公曆經波折終得成功的勵誌情節。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們戲份不多,在這樣一部影片中常被忽視。而仔細揣摩,不難發現影片中的愛情情節同樣能夠引發人們的思考。在現代社會,愛情是不是還值得人們無條件地付出?人們又願意為愛情放棄多少自我?無論如何,愛情或使我們快樂,或使我們悲傷,最終都能教會我們成長。本文從三位主人公各自經曆的愛情出發,分析了電影中關於愛情的主題內涵。

[關鍵詞]《中國合夥人》;愛情;主題內涵

短短五周時間裏,5.32億的總票房,這個電影界的奇跡,由陳可辛執導的《中國合作人》創造。清新的懷舊風格及其激勵人心的成功故事,觸動了無數人的青春記憶,為這部影片賺足了票房和觀眾的淚水。

電影《中國合夥人》講述了20世紀80年代三個年輕人合夥創辦公司,並通過不懈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三位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成長背景,初到大學時迥異的理想,各自經曆愛情與失敗,卻在成長與奮鬥中建立起情同手足的友情。友情與愛情,失敗與成長,夢想與奮鬥這些一直以來被人們所關注和探討的話題,在影片中以最直觀,卻又最觸動心靈的方式展現出來。

《中國合夥人》雖然是一部以勵誌為主線的影片,但其關於愛情的情節卻引發了觀眾深刻的思考。從成東青為了愛情用盡心思、奮不顧身,到王陽放棄前程,再到孟曉駿與良琴的相濡以沫,一幕幕每個人都曾在青春時代經曆或憧憬過的關於愛情的美麗情節在觀眾眼前閃過,或讓我們內心悸動,或讓我們淚光閃爍。無論結局如何,那些為了愛情毫無保留的付出,都是值得一生去回憶和自豪的事情,也是愛情的真諦所在。

一、愛情需要以誠相待

愛情始於相互吸引,成長於相互尊重,而貫穿始終的,則是以誠相待。在愛情中過分計較個人得失,不願付出,更是現代社會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影片中的三位主人公,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真正的愛情貴在無條件地付出,貴在以誠相待。

成東青的愛情得來不易。圖書館的偶遇,讓來自農村、無錢無背景的成東青,迸發出被女神打動後的熱情與奮不顧身。連朋友孟曉駿都勸他放棄,更不要說其他人對這樁愛情的不置可否。成東青的執著,在他三次高考失利,仍然堅持克服諸多阻力考上燕京大學中可見一斑。對愛情,他同樣沒有輕易言敗。一次次由朋友們幫忙策劃的浪漫求愛行動失利後,成東青終於迎來了他的機會,雖然這次機會的代價著實大了一些。在蘇梅患了傳染病無人敢接近的情況下,成東青表現出了他為愛情敢於付出的決心和勇氣。被傳染重病,成東青不後悔;因病休學一年,成東青不後悔。沒有付出,他又如何能收獲刻骨銘心的愛情呢?

王陽的愛情讓我們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也被他這個風流王子的真誠以及他為愛情的勇敢付出所感動。從開始主動邀請露西采訪,為自己創造更多的追求機會,到後來露西的主動出擊,讓王陽措手不及。情節發展之快,愛情發展之迅速,讓我們感歎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同時,也對這樣戲劇化愛情的長久性產生了懷疑。相信王陽也對這份愛情以及露西能否為他們的愛情而永遠地留在中國懷疑過,但是他選擇了相信愛情並為此放棄了他的前程。因為露西不想離開中國,王陽便義無反顧地放棄了他的夢想——去美國。影片開始,麵對美國簽證官,形形色色的人的表現讓我們感慨,原來,“去美國”是那一時代那麼多大學生的共同夢想。於是,王陽,這個向往美國的青年的表現,讓我們不解。“美國人民暫時不需要我”,讓簽證官驚訝,也讓觀眾驚訝。後來,我們恍然大悟:原來是因為愛情。

孟曉駿的愛情看似平淡無奇,實則撼動人心。青梅竹馬,男才女貌,相似的成長背景,讓我們覺得孟曉駿與良琴的愛情是那麼的順理成章,甚至讓我們覺得,他們也許就會這樣平平淡淡,幸福到老。直到夫唱婦隨去了美國,現實與觀眾的期待產生了巨大的反差。美國的生活讓曾經優越的二人感受到了艱辛。謊言是愛情中的一大禁忌,可是為什麼我們會為了他們彼此的謊言熱淚盈眶?孟曉駿在被實驗室辭退後,在餐館裏打工,卻選擇了隱瞞良琴;良琴在餐廳裏刷盤子,卻告訴孟曉駿自己在從事喜歡的工作——教鋼琴。不管自己的工作有多麼艱辛,他們首先想到的都是讓對方安心。這不也正是愛情中無私付出的體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