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謀定出關(二更)(2 / 2)

顯德就問了果興阿一句話,麗妃和甜妮姐妹,果興阿準備怎麼安排。既然要廢除納妾製度,果興阿必須帶頭執行,那麼三個美人兒裏麵,果興阿隻能留下一個了。麵對這個問題,果興阿回答的相當有技術含量,廢除納妾那事,就當我沒說吧!

果興阿從鹹豐十一年十月底到同治元年四月,將近半年時間都停留在山海關,除了納妾大討論之外,他幾乎把能想到的穿越小說橋段,都和謀士們商議了個遍,結果都是行不通。歐美國家自古就有虛君的傳統,而且百姓們數千年以來一直生活在分裂之中,又有基督教教義等方麵的因素影響,所以民權意識比較強。而且即便有眾多因素在內,歐美也是搞了幾百年,才把資本主義議會製度搞起來。中國數千年來就是大一統的中央集權製度,君權神授深入人心,果興阿突然讓習慣了有人照顧的百姓一切自理,不但不是為人民謀福利,反而是禍亂天下。而且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玩資本主義議會製度,起碼得有個資產階級吧!關外就一群帶有嚴重奴隸製度殘餘的貧下中農,連地主都沒多少,哪有人肯陪果興阿玩啊!果興阿想帶著一幫窮的叮當響,又基本不認識字的大爺搞議會選舉,隻能是一個不太美麗的扯。

政治體製上的事談不妥,隻能先搞醫療、教育、經濟等方麵,這些方麵果興阿就能照本宣科了。果興阿本來想以鄉鎮為單位,設置基層行政組織,同步設立醫療、教育、警察、糧食等係統。這次到是沒什麼人反對,不過不是因為大家支持果興阿,而是根本沒人聽懂。果興阿隻能逐個方麵的講解,行政組織這方麵好理解,大體就相當於大清的巡檢司,不過大家還是被果興阿每個鄉鎮都設立巡檢司的氣魄給鎮了一下。大清可是王法不下鄉的,除了一些重要的關隘,一般的鄉鎮可沒有巡檢司,果興阿每一個鄉鎮都搞,實在是大手筆。

同步設立的醫院,大家到都是舉雙手讚成,這可是大功業,不過還有一個難題,果興阿手裏根本沒有那麼多的大夫。而且即便大夫的人手夠用,人家也是要在城裏賺錢的,誰願意去鄉下吃苦。教育也是一樣,讀書人除非去當地主,不然誰也不願意去鄉下住。警察和糧食係統,大家就更不懂了,隻能把警察理解為衙役,糧食立即為倉場。這兩項可以和巡檢司放在一起,並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

對於大家最想幹,又最沒辦法的醫療和教育兩項,果興阿也有點撓頭,他現在比較有錢,但是真心沒人啊!其中教育還尤為重要,沒有教育基礎,其他的幾項,包括大方向上的一些構想都沒有實現的可能。閉門苦思了半個月之後,果興阿終於有了辦法,而且把政治體製的事也一下子都解決了。果興阿開始的時候陷入了一個怪圈,事事都說西方好,所以果興阿想來想去都是西方的那一套,結果拿出來都不符合中國的國情。想要政策能夠實施,就必須按照中國的國情來,而最符合中國國情的製度,已經有非常成功的案例放在眼前,果興阿卻傻嗬嗬的給忽略了,按照新中國的套路來啊!

中國積貧積弱,百姓受教育水平又低,出了村就什麼都不知道,照搬西方的那一套東西不死才怪。隻有在中國實行過的,沒玩出大麻煩的套路,才是真正可行的。同治元年的中國農村與解放前的中國農村,最大的差別也就是個頭型,其他的基本一樣,所以果興阿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學習最成功的範例。

想明白了之後,果興阿與皮潤民等人做了最後的一次商討,所有人都拜服了。雖然他們依舊能找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這個方案,明顯是眼下最好的方案。商議已定,果興阿帶著他的部下們,雄赳赳氣昂昂的走向了關外。

“軍門,您的設想都不錯,可是我們的錢怕是不夠啊!”鄒德歸聽了果興阿的宏偉藍圖之後,大大的拜服,然後就開始算賬。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開銷實在是太大了,從朝廷訛來的一千萬兩根本不夠。

“不怕,我們也有出口的暴利產品,已經有人去了,很快就會有好消息的!我的一個好玩的老朋友,要不了多久,就會來探望我了!”果興阿笑的非常的張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