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昌狄的私活,就是把第一快速反應艦隊開到南京來,來南京的目的也不是替朝廷威懾曾國藩,而是把海軍陸戰隊一團和一位老長官送到南京來。邊昌狄雖然是炮兵出身,但是除了孔震之外,邊昌狄還有一個老長官,那就是譚紹光。不僅僅是邊昌狄,第一快速反應艦隊中的很多人都是譚紹光的下屬,畢竟奧斯托洛夫斯基等一批老毛子就是譚紹光給抓回來的,譚紹光是“內河派”的重要出資人。第一快速反應艦隊搞起來的海軍陸戰隊,更幾乎都是由譚紹光和阿克敦下屬的步兵發展起來的,所以老長官有事,他們必須站出來幫忙幹些私活。雖然說是私活,但其實邊昌狄也取得了果興阿的首肯,譚紹光是私自來南京,但是果興阿並沒有反對。
譚紹光初夏的時候,去了一次長春,參加了陸軍大學的戰術研討會議,其中一個戰術單元的課題便是南京攻防戰。學員和其他將領如何分析南京戰局,預測戰略戰術走勢,譚紹光都沒有特別上心,但是果興阿對於南京之戰結局的判斷,譚紹光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果興阿斷言,湘軍必勝,李秀成不但無法解圍,反而必然因為內部傾軋放棄讓城別走的機會,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太平天國政權敗亡,李秀成兵敗被俘。譚紹光回到璦琿之後,越想越覺得果興阿說的有道理,同時心裏開始擔心起他追隨多年的李秀成。
果興阿和李秀成沒什麼深仇大恨,但也絕對不是友好睦鄰,兩人也有過攻防對戰殺人盈野的時候。所以譚紹光也知道果興阿不會主動出麵去營救李秀成,但是譚紹光了解果興阿,他是個十分愛才的人,譚紹光若是能勸一勸,果興阿還是會有動心的可能。不過李秀成這個人骨頭硬的狠,對太平天國又忠心耿耿,恐怕一時不會向果興阿低頭。若是李秀成跑到北滿州來繼續發展太平天國,果興阿不親手宰了他都是奇跡。譚紹光思來想去,也陷入了兩難之中。當譚紹光鼓足勇氣再次南下長春的時候,一個他怎麼都沒有想到的好消息傳到了他的耳中,果興阿耗費巨資從四川把石達開給贖了回來。
石達開的身份可比李秀成貴重的多,危害性和對太平天國的忠誠度也都比李秀成要深,果興阿把石達開都贖回來了,李秀成肯定也沒有問題。但是譚紹光去找果興阿之後,得到的答案卻並不如願,果興阿一分錢也沒出而且對於營救李秀成也幾乎沒有興趣。
曾國藩和駱秉章可不一樣,果興阿拿出多少錢,也休想從曾國藩手裏把人贖出來。而且曾國藩的湘軍實力過於強大,也是果興阿目前軍火的主要買家,果興阿不想因為一個思想頑固的敵人,而與曾國藩發生正麵衝突。果興阿不肯出麵,譚紹光隻能自己來,果興阿也不幹涉,不過有個限定,小打小鬧的搞一次可以,但是絕不能搞得太大,不能引發與湘軍的全麵衝突。有了果興阿的默許,一向不遠給別人添麻煩的譚紹光,還是找了海軍各部的老部下,不找海軍他也沒辦法,重洋千裏他也不能遊到南京去。
第一快速反應艦隊開進上海的時候,曾經引起了列強的騷動,李鴻章也非常驚詫。確定了隻是北滿州艦隊過境之後,大家便集體看起了西洋景,列強們讚歎北滿州的發展迅速,李鴻章則開始盤算起自己今後該如何發展。同時李中丞也確定了一件事,北滿州的果雲閑不好惹,眼下還是力避與其衝突為好。
南京的曾國藩被曾國荃、鮑超等人的勸進吵的受不了,跑到神策門欣賞其了名人字畫。洪秀全那種指揮編號管理後妃的水平,肯定寫不出什麼好書畫,南京的古籍經典也都給他毀了,曾國藩本來沒有提升品味的機會。但是南京城攻防戰中,神策門的牆磚被炮彈擊碎了幾塊,幾年前被李秀成掩蓋起來的名人雕刻就漏了出來。眼睛裏看著果興阿的對聯,顯德的字,耳朵裏聽著曾國荃等人的勸進,曾國藩的心情還是不錯的。暢想著當年果興阿酣醉於城下,一鼓登城,雕聯嬉笑,是何等的少年英雄,何等的意氣風發。
但是當他登上城頭,看著江麵上比太和殿還要巨大上幾分的軍艦,看著正在登陸建立灘頭陣地的海軍陸戰隊,曾國藩的臉色越來越差。看著海軍陸戰隊的裝備,傻子都知道果興阿賣軍火的時候藏私了,曾國藩的巨資打造出來的十萬精銳,在北滿州的部隊麵前,很有些笑話的潛質。
“來者不善啊!”登陸後的海軍陸戰隊快速派出了搜索小隊,開始探查依舊有零星戰火的南京周邊地帶,曾國藩知道自己的麻煩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