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日本人要港口,除了打一架之外,怕是沒有別的辦法,剛剛打了打仗的果興阿暫時還需要在儲備一點彈藥,所以這個港口隻能出在親藩朝鮮。曆來以事大求生存的朝鮮,可是對大清百依百順,馬上要取代大清成為朝鮮鄰居的果興阿,自然要讓這位鄰居出點血。朝鮮的釜山港,無論是地理環境,還是戰略位置都很不錯,將來對日本動武,也是絕對用的上的。
眼下的朝鮮國王,正是曆史上被爸爸控製、被老婆控製、被日本人控製,被人控製了一輩子的高宗大王李熙。李熙本來隻是王室的旁支,基本上沒有繼承王位的可能。從血緣上來說,他是朝鮮仁祖大王的第九世孫。從世係上來說,他是英祖大王的第五世孫。無論怎麼算,把過繼領養什麼的都算上,李熙和王室嫡係的關係也已經很疏遠了。不過前任國王朝鮮哲宗大王李昪無嗣而薨之後,李熙的老爸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憑借自己裝了十幾年孫子攢下的雄厚資本,一招假癡不癲再接一招反客為主,硬生生把李熙給捧上了王位。
朝鮮王朝自正祖李算以後,便開始王權旁落,朝政由外戚安東金氏把持。李昰應就一直生活在安東金氏的陰影下,雖胸懷大誌,卻過著懷才不遇的生活。李昰應原本就知道朝鮮哲宗體弱多病,欲乘隙奪取王位,於是他極力裝瘋賣傻,一方麵在安東金氏的高壓下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麵蒙騙了趙大妃等一幹權貴,使他們認為自己是無能之人而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哲宗去世前後,李昰應的活動就更加頻繁了。李昰應知道,趙大妃欲獨攬大權必與哲宗時掌握朝政的安東金氏眾臣等不和。於是就積極勾結趙大妃身邊的宮女,對趙大妃多番獻計,表示若任由金氏眾臣擁立其它王族子孫為王,以承哲宗大統,不但讓金氏眾臣坐擁大權,而且翼宗大王的世係也會因而斷絕。但若以他的兒子為王,便可杜絕金氏掌權的野心。李昰應長期以來的夤緣終於收效,趙大妃為其所動,擇定立李昰應幼子李命福為王。縱使金氏眾臣及憲宗王妃洪氏、哲宗王妃金氏等皆反對以李命福繼承王位,但趙大妃依然以宮廷大長輩的身份堅持李命福為王位繼承人。
李命福遂改名李熙,並被封為翼成君,行冠禮,並被過繼給翼宗大王為養子,繼承其大統。同年十二月十三日,李熙穿戴上袞服和冕旒,正式即位於昌德宮之仁政門。同治三年九月被宗主國大清正式冊封為朝鮮第二十六代國王。
果興阿出訪朝鮮,當然不是和十幾歲的李熙談,而是要找他的老爸興宣大院君李昰應聊聊。大清是朝鮮的宗主國,北滿州更是朝鮮最大的貿易對象,有大批的朝鮮人正在北滿州境內務工,李昰應又是個堅定的事大黨,所以果興阿覺得自己的朝鮮之行會非常的順利,不成想卻在朝鮮碰了好大的一個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