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倒黴蛋是琉球人,他們出門的目的是向大清進貢,本來一切都很順利,但是回程的時候,他們遇到了台風。台風狂吹木殼船,自然是吹到哪算哪,根本沒個固定方向,所以這幫倒黴蛋就被吹到了台灣。在海裏就給淹死了三個,剩下的六十多人,當然得往陸地深處走,以期尋求當地人的幫助。走了兩天之後,他們走到了一個叫牡丹社的村落的門口,村裏上千人聚集在一起舉辦著某種酬神的儀式,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的美好。可惜他們遇到的不算漢人,而是生番,村民們舉辦的儀式則是出草的儀式。
出草是生番獵人頭習俗的別稱,就是將敵人的頭顱割下的行為,泰雅語稱mgaya\"姆嘎亞\"。這種行為也存在於各大洲的少數民族,與台灣少數民族關係密切的南島民族中也有很多有這樣的習俗。其實獵人頭的習俗是具有複雜的動機的,有的是因為複仇而獵人頭,也有的是為了祈福而獵人頭,或者是為了表現自己的英勇而獵人頭。台灣少數民族並不是各族都有這樣的習俗,不過琉球人遇到的這幫是有這樣習俗的,他們出草是為了祈福。
然後的過程就很詭異了,正在村裏跳大神的生番朋友們,忽然發現村口來了這麼一群落湯雞,一瞬間便以為是祖先顯靈了。出草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因為他們不是去殺死刑犯,而是狩獵一樣去獵取別人的人頭,人頭這玩意兒可不是那麼好弄到。現在祈禱祖先祝福的儀式剛結束,門口就來了一群送上門的,生番們當然很高興。
琉球落湯雞們也很開心,他們發現村裏人見到他們之後喜笑顏開又載歌載舞的,好像非常歡迎自己,自然是以為自己得救了。尤其是見到有不少婦女拿著衣物和食物跑出來,他們更是感動萬分,原始部落的人民就是淳樸啊!可惜他們不知道,這些食物不是他們最後的晚餐,而是人家給自家勇士準備的祝宴。
兩邊都傻笑了一會之後,便都帶著笑容撲向了對付,琉球人想給對方一個擁抱表達自己的感謝,生番則把獵刀對準了琉球人的脖子。一個照麵過後,琉球人就躺下了三十個,他們真的是毫無防備。剩下的幸存者就是再傻,現在也知道跑了,這幫生番完全就是就是一群討命的惡鬼啊!
鬼哭狼嚎的在山裏跑了一陣,生番的出草終於有了點狩獵的意思,兩邊在山林間你追我趕搞得是不亦樂乎。當然不亦樂乎的是生番,琉球人是哭爹喊娘,他們沒招誰沒惹誰,就攤上這麼個事,真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他們在琉球生活不是特別好,運動量也都還可以,但是和這些生番根本沒辦法比,而且人家地形熟啊!所以追逐戰進入下半場之後,琉球人就相繼被追上,然後被生番收割了人頭。
最後的十二個幸運兒聚集在了一處河穀,他們實在跑不動了,也不知道那邊才有生路,所以這些人準備做最後一搏。當然他們也不信自己能擊敗生番逃出生天,最後一搏的目的無外乎臨死也得拉個墊背的。他們中也有些勇武之人,之前也曾嚐試過反擊,可生番全部都是團隊作戰的,戰術配合非常的熟練,很輕鬆的搞定了這些琉球勇士。看著對麵逼近的數百名生番,最後的十幾個琉球人隻能嚎哭,哀歎自己的命運不濟。
“你們超出了自己的領地了,滾回去!”突然一個非常非常正義的聲音,在附近的高地上傳來,一身頂戴袍服的祝永清如同救世主一樣降臨了。
琉球遇難的船隻一靠岸,便有本地的漢族居民發現並報了官,但是等官府派人趕來的時候,這些懵圈的琉球人早就跑進山裏了。當地的差役不用猜就知道,這些糊塗的海難幸存者肯定是撞到生番的地盤上去了。一般的差役鎮不住那些見了生人就殺的生番,所以他們第一時間就上報給了正在附近巡視的府台大人。祝永清接報就知道這幫人剩不下幾個了,但是他也不能讓琉球的貢使都死在台灣,所以他還是不辭辛勞的跑到了山裏,看看能不能撈出兩個幸存者來。
祝永清帶來的翻譯與生番一番交涉過後,生番們很守規矩的退了回去,他們出草的儀式很神聖,但是越界的確是他們不對,所以他們很配合。這事到這就算完了,琉球人死的再冤,也沒辦法追究生番的責任,所以祝永清好言安撫了十二個幸存者後,便派人把他們送回了琉球。
祝永清這,事情算是了解了,琉球人也隻能自認倒黴,不過日本人卻對這個事很來勁,他們惹不起果興阿,卻很想找大清試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