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方其和林心沁到達磨林已經是晚上了,一天的旅程使他們感到異常的疲憊。
他們的目的地是一棟大廈,這棟大廈叫做“追夢人”。他們所謂的“織夢”活動,實際上確實這家公式的一個機器內測。這個機器叫做“尋夢”,它可以使人的意識沉入機器中,在內測版本中,進入了這個世界,你就是“王”,掌握著裏麵世界的創造與毀滅。總而言之,在裏麵,你就是造物主。
按理而言,這類型的測試活動是有專門的人做這類型的兼職的,比如遊戲開發策劃人員、自主程序員或者是作家等相對於自由且追求靈感的職業。而且,“尋夢”的內測開出的價格可以說是難以置信的――一個人一百萬,這是一筆沒有人可以狠心拒絕的巨款。故而其實“追夢人”上網發布一個內測資格邀請,估計一大堆人趨之若鶩。
然而,令人感到可疑的是,“追夢人”並沒有這樣做。相反的,他們很低調地宣傳,似乎已經有了自己想要的細分市場人群。
左方其和林心沁是從一起被裁下來的同事那裏聽說的,他神秘兮兮地跟他們說起這個測試邀請時,兩個人都是一愣。不過,他們也看出中間的問題,這麼好的工作,不可能是天上掉餡餅的。
果然,同事的後半句話讓他們驚訝得定在原地。
“這個實驗,據他們說說,如果思想不集中,不聰明的話,很容易沉在裏麵,再也出不來。”同事用右手捂嘴,眼睛看著一旁,賊兮兮地和他們說。
“……也就是說,有生命危險。”
兩人這才明白過來――會使人體出現生命危險的測試實驗,是政府所不允許的,他們判定這種是“類人體實驗”。故而,“追夢人”不敢明目張膽地在網上張貼測試邀請,而是通過特殊的渠道,快速準確地找到他們夢幻的人群――缺錢的亡命徒。當然,左方其和林心沁並不認為自己是亡命徒,他們隻是命不久矣了。
兩人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在客廳安靜地討論了很久,最終才作出的決定。其實,他們也別無選擇,左林昂貴的學費就在他們身後緊緊追趕著他們,一不留神就會給超車,兩人都是從貧困中走過來的人,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同樣走上自己的老路,解決這個問題當今唯一的辦法就是教育。
隨著時間的流逝,全球社會經濟十幾年前便處於飽和狀態,每個專家都在預測未來的經濟走向。不過,他們現在更加注重的問題是:如何徹底解決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貧富差距過大的問題。隨著社會經濟的飽和,貧富之間猶如隔了一條河,窮人想要越過去,至少要傾盡一生之力。
富人可以用財富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而窮人也不行,換而言之,富人的平均“智慧”是遠遠高於窮人的。富人更加有遠見,懂得如何教出一個“上層次”的孩子,窮人則不行,他們大多數時間都要用來考慮溫飽問題。
所以說,富人比窮人更優秀,這是不可否認的。而且,這種差別會一代代地持續下去。
現在每個經濟學家都在研究到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主攻資本主義的學者和主攻社會主義的學者爭論不休,始終得不到一個合適的結果。不過有一點是他們的共同點,他們都是富人。
是的,現在的社會,最富有的人是學者。對於國家管理者而言,學者們掌握著世界的未來,國家的管理者不希望他們被金錢迷惑,心態浮誇,都投身進入商業的洪流。所以國家給了學者最好的福利,鼓勵大家進入學術鄰域,畢竟,經濟時代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