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個月,上京更加繁忙了起來。流求的首航已經開始了,幾乎所有的大宋海船都用來引渡百姓去流求。那些有大量海船的海商們都大賺了一把。在趙頊主導下,這次大宋朝移民開發運動將以最大規模載入史冊!
新編的一萬兩千遠征軍水師,所有的戰船全部都進入了船塢進行修理改造。三十艘炮船借助雞籠寨的兩節製推進機關術,加強了動力。又拆除了原來的七梢炮,安裝了新研發的十三梢炮,炮彈也不再是石彈,而是霹靂彈。
五十艘艨艟也拆除了原來的床弩,安裝了火箭筒車。每艘艨艟船舷之處安裝了五十多架火箭筒車,儲備了五千筒火箭。為了應對這場戰事,火箭準備了三十萬筒。這個火箭不是海鶻走舸使用的箭頭上捆綁油棉的那種火箭,而是火箭筒車用來發射的並聯火箭。
鬥艦為了增加衝撞力,改造加固了甲板,在船外包裹了一層鐵皮,看起來像個鐵甲戰艦。為了不影響鬥艦的航行速度,除了增加兩節製推進機關術這樣的機械動力,還改造了船帆。
樓船作為旗艦,也進行了改造,降低了航速,卻提升了運載量,打造成了專門的運輸艦。用來儲備這場戰事所需的武器彈藥,各種刀槍盔甲、箭羽帳篷、糧草傷藥等。糧草卻是比較少,因為趙頊決定采用蒙古帝國對外擴張的手段,在局部地區形成軍力優勢,打殲滅戰,通過擄掠快速聚集戰爭資源。
這場戰事,上京東城作坊主和各個海商商行提供了五百萬貫的貨物貸款,商盟櫃坊提供了五百萬貫的資金貸款,再加上汴京政事堂下撥了五百萬貫,這支一萬兩千人的軍隊卻花掉了一千五百萬貫的巨額資金。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
如果不能通過這場戰事,從交趾搜刮到一千五百萬貫,那麼這就是一場虧本的戰爭。
當各個船坊船塢正在趕工改造戰船的時候,趙頊在上京城南聯防軍駐地,先其集訓了從上京第七鎮海衛軍和雞籠第八鎮海衛軍調來的一萬二千人。特別是給第八鎮海衛軍的六千人發放了整套的兵器戰甲,原來的水賊將士都興奮不已。
大量的黃金甲、青龍刀、弓弩、旗幡都堆放在城南校場。趙頊親自率領諸將將兵器戰甲發放給原來的水賊士兵們。當他們穿上了統一的新衣服,氣勢瞬間不同起來,讓火騎兵將士都羨慕不已。水賊士兵們常年奔波海上,在刀口上舔生活,比起火騎兵,身上的殺氣更重。換了一身新的黃金甲之後,更像大宋西軍,更像一支百戰之師。
黃金甲不是真的用黃金打造的,趙頊還沒有那麼大的身家。黃金甲,實際上是柳葉甲,在甲胄外麵鍍了一層黃銅而已。金光閃閃的黃金甲,讓水賊士兵們有了更強的歸屬感。除了發兵器戰甲,趙頊還主持了他們的烙字儀式,每個水賊士兵都在額頭上烙下了一個血紅的水字。
水賊士兵們本來身上就紋了水蛇,除了表明水賊的身份,還希望得到水神的庇護。古代因為孝道,一般人是不能紋身的,紋身的都不是良民。水賊身上紋水蛇,山賊身上紋老虎。這個紋身事實上也是進入這個職業的投名狀,因為一旦紋了身,不管你有沒有打家劫舍,被捕快發現了都要捉拿,關入大牢。
水賊士兵們在被招安後,常常因為紋身不得不待在船上,不敢上岸。為了這個紋身,苦惱不已。而現在,除了這個紋身,他們又有了水紋烙字。從此,誰都知道他們是一名大宋水兵。
經過三個月的加工改造,遠征軍將士在上京外海,進行了演練,方便熟悉新的戰船和裝備。當第二批引渡百姓的船隊出發去流求後,趙頊也下旨,誓師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