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的船隊,不斷南下,而政事堂的一班大臣們正在商議著未來十年,如何限製趙頊的權力,如何推行十年大治天下的計劃。
“王尚書,不要忘了,還有一條不用興修的水道。”蔡京笑嗬嗬地對王韶說道。
“元長說的可是海路?”司馬光不喜王韶,沒有理睬王韶所言,反而接過蔡京的話頭笑問道。
司馬光一直很欣賞蔡京,因為蔡京有能力能辦事,果斷幹練,不好錢財名利,敢於擔當,蔡京的行為用儒家的標準看,可以算是絕對的君子了。隻是司馬光不知道蔡京隻好權力而已,愛權才是蔡京的本性,這個本性除了趙頊,還真沒有人看出來。所以,趙頊既重用蔡京,又不斷敲打著蔡京。蔡京在趙頊麵前,總是被趙頊弄得惶恐不安。
“在司馬少保麵前,什麼都藏不住!”蔡京這是在奉承司馬光了。雖然司馬光不在政事堂,可是那個太子少保的位置可是高不可攀,或許他蔡京一輩子都不會有那個封號。
“介甫和我談過,準備興修三條大水道縱橫大宋南北,加上沿海的海運,那就是四條水道了。這四條水道,與黃河、淮河、長江、珠江四條大水係織成一張覆蓋整個大宋的水道網。如何再算上一些支流小水係,那就是一張密集的水道網了。水運灌溉之利,多不勝數!”司馬光笑著陳述道。
“不隻是這些,各地還會多建水渠,多掘深井。和水道網同步的還有馳道網。這是一個要持續興修十年的大工程!”蔡京接著笑說道。
“好一個十年的大工程!”王安石也跟著笑了起來。
正在所有人眾誌成城,準備大幹十年的時候,戶部尚書薛向突然說道:“王相,還有一件事情必須加以重視,泉州民間有一家商報,刊載了一則溺嬰現象的報道。官家回到上京之前曾經深入泉州各縣民戶訪察,得知此事屬實,大為震怒。官家開拓海外,需要大量的人口,如果這件事沒有解決好,很難相信官家會不再幹涉政事堂推行十年大治計劃。狄詠指揮使傳來消息,遷都之事後,官家會巡察各個軍鎮。”
所謂溺嬰現象,完全是由於土地製度所導致的一種人為控製人口增長的現象,也是宋朝快速城市化所帶來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在宋朝,普通的下層民眾,一般都會選擇兩兒一女的方式養育後代。他們還用不起魚泡羊泡製作的套套,為了達到計劃生育的目的,除了兩兒一女之外,多餘的孩子一出生不是被遺棄,就是直接溺斃。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社會現象。
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有三個主要原因,一個是賦稅繁重,役稅不斷,很多下層民眾無力撫養多餘的子女,甚至在遭遇天災時,還要把年幼的孩子殺死,減少口糧消耗。這裏所說的下層民眾不僅僅是指農民,還有市民。市民要承擔高額的房產稅,也就是市民必須要為他們的住所房屋納稅。城市擁擠,地價高額,加上房產稅又高,市民沒有更多的房屋去安頓孩子。
第二個是奢侈的婚嫁禮製。男方要娶妻,沒有厚實的家產,是沒有人家會把女兒許配給你的。而女方要出嫁,必須籌備大量的嫁妝。後世婚嫁,嫁女兒要收彩禮等什麼的,收得多的,幾乎是在賣女兒。而宋朝不同,嫁女兒,幾乎是賠錢的,嫁妝多得許多家庭根本承擔不起。你出不起嫁妝,是沒有那戶人家願意娶你家女兒的。說來說去,就是要結婚,男女雙方,必須都得有錢。宋朝的婚嫁禮儀非常繁多,大操大辦之下,不知道消耗了多少社會財富。宋朝的基本情況就是,結婚結不起。
第三個是財產分割的問題。後世的家庭遺產分配,隻有單親家庭,女孩子才有遺產繼承權。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孩子的家庭,一般都是男孩子才有繼承權,女孩子就是嫁出去的人潑出去的水,出嫁了還得向男方家裏收取女孩子出嫁前的養育費,這個養育費大部分也是留給了男孩子的。宋朝不同,男女都有繼承權。女孩子一出嫁,幾乎要帶走家裏絕大部分的財產。如果多子女的家庭,按繼承權,家裏的財產要均分給所有的子女。孩子多的家庭,即便是地主之家,一旦子女成年分家之後,所有獨立成家的孩子在分得父輩的少許財產之後,都會變得窮困。為了防止財產分散,地主豪族之家也不敢多養子女。這種情況下,宋朝基本上是,男孩子養不起,女孩子更養不起。
宋朝的這種溺嬰現象,沒有男女歧視,不是重男輕女的觀念在作怪,因為大部分的家庭生了兩男一女之後,第四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會被處理掉。一般情況下是直接放水缸裏溺死,有的父母親下不了手,直接遺棄到大街上,希望有人收養。
重男輕女的觀念是元朝以後,蒙古人帶進來的,因為草原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女人就是生孩子的工具和財物,是可以任意搶掠的。女人必須依附男人才能生存。宋朝沒有那麼大的生存壓力,女子同樣可以當家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