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不知道什麼叫積糞肥田,農業技術極其落後,一座城市弄成一個馬圈一般,最後病疫流行,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要是他們來到這上京,估計還不習慣這裏怎麼弄得這麼幹淨。
“微臣這也不是沒有法子嘛,白天黑夜,人都這麼多,清掃不便。微臣不來,衙前役都沒有辦法清掃了。”蔡京委屈地說道。
見蔡京這個市長當得這麼稱職,趙頊回憶了一下後世是怎麼處理這麼個狀況的,沉默了一會兒後,趙頊說道:“我們掃不如讓他們自己掃。元長,你說是不是?”
“讓他們自己掃?他們怎麼掃?”蔡京不明白趙頊這話是什麼意思。
“元長琢磨一下,得想個好法子,朕的知府有多少大事要做,總不能天天掃大街吧?”趙頊笑道。
見蔡京好像在想法子,趙頊接著笑道:“元長,皇後開了個光明館,兩宮太後都去了,朕也得去給皇後撐撐場麵。你就慢慢想法子吧!”
說完,趙頊牽著馬,在鐵臂衛的護衛下,擠在人流裏緩緩向前走去。
向皇後的光明館開在了東城,那裏作坊多,也是平民最多的地方。不像西城,都是富商大賈,豪強宗族。
來到西城,人就比較少了,這邊除了上下班外,馬路上,多是一些運貨的四輪馬車。這四輪馬車,趙頊還是第一次在大宋見到。用來搞運輸,倒是挺節省馬力的。
四輪馬車回去匆匆,趙頊打馬跟上步伐,以免出現堵車。來到向皇後弄的光明館,館前站著兩個鐵臂衛,見趙頊到來連忙行禮。
趙頊頭疼,自己出門要帶鐵臂衛,皇後妃子也要帶,弄得到處都是鐵臂衛。看來,現在還是少出門的好。
鐵臂衛向趙頊揚起右臂行禮,趙頊點了點頭,也揚手還禮,顯得很平等,很尊重這些鐵臂衛士兵。
光明館占地兩百多畝,相比其它作坊的規模,占地還算小的。雖然西城作坊很多,但是上京實在是太大了,還有很多空地。趙頊很高興皇後沒有跟別的作坊比大。
進了光明館,館前是一個很大的廣場。聚集了很多人,趙頊的到來,把他們的目光引了過來。紛紛揚起右臂,高呼:“吾皇萬歲!”
他們讓開了一條路,向皇後急忙跑來把趙頊迎進了客廳。見兩宮太後,還有很多朝中大臣都在廳中飲茶,趙頊很驚詫,好了,幹脆這裏成了一個小朝堂了。朝中大臣見趙頊到來,紛紛起身拱手見禮,趙頊回禮過後,來到兩宮太後前,請安道:“我來晚了。”
宋朝皇帝在家人麵前,大部分時候都是自稱我,不是稱朕。特別是在長輩麵前,更不會自稱為朕。
“官家來得及時,這不還沒有開始嘛。皇後這個光明館,辦得不錯。官家要多多支持才是。”曹太後淡淡說道。
趙頊連忙點頭稱是,隨即退到一旁,也坐了下來喝茶,等待光明館開張儀式的到來。
“聖上,微臣想到好法子了。”蔡京來到趙頊旁邊,輕輕地說道。
“是元長呀,怎麼在哪都能看到你?”趙頊笑道。
“微臣是上海府知府,皇後娘娘特別命微臣來主持剪彩的。”蔡京急忙解釋道。
“哦。看來你這個知府是個大忙人,比朕可要忙多了。怎麼,這麼快就想到好法子了?”趙頊繼續玩笑道。
“還是聖上提醒得及時,微臣一直在想聖上所說的,讓他們自己打掃是什麼意思。後來看到衙前役把垃圾堆在一起,微臣才明白過來。·····”蔡京陳述道。
蔡京的意思,和趙頊想要告訴他的基本上是一樣的。趙頊沒有明說,原因很簡單,宋朝有宋朝的人文風俗,最好是提醒一下,讓他們自己原創。畢竟趙頊的目的是宋朝能夠原生工業文明,而不是趙頊把後世西方人的東西搬過來。
後世的中國西方化已經很厲害了,過度的西方化讓華夏文明日漸衰微,華夏文明不要說複興了,能不徹底滅亡就很了不起了,後世中國除了原生更高級的文明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能夠成為原動力,才能保護和發展華夏文明。
蔡京的辦法很簡單,要在上京各個街道,各個角落,每五十步就放一個垃圾桶,下令規定,不能亂丟垃圾,垃圾必須放進垃圾桶裏。
“不錯,元長這個方案很好。都說元長做事雷厲風行,非常幹練。今天朕見識了。”趙頊高興地說道。
“聖上謬讚了。這是一個初步設想,其實,微臣是想製定一個街道行路規範。到時,掃垃圾的衙前役就可以省去了。隻要讓巡捕加強巡邏即可。誰要是不把垃圾丟進垃圾桶裏,就當場拘拿,抓到衙門去吃板子,讓他們的家人拿錢來贖。”蔡京先是謙虛了一下,看到趙頊變了臉色,以為趙頊認為他的方案不行,就急忙進一步解釋道。
趙頊開始是為蔡京的大設想欣喜不已,街道行路規範,這個法子太好了,趙頊來到東城,就有設立紅綠燈的想法,因為實在太堵了。過往的各種車輛就經常衝撞在一起。好在不是後世,這個時期的馬車、牛車、驢車、人力車,速度比較慢,衝撞在一起,也不會像後世那樣發生車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