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越開戰鄧小平為何赴美(1 / 3)

中越開戰鄧小平為何赴美

一九七九年一月二十九日上午10時,美國總統卡特在白宮南草坪舉行儀式,以歡迎外國元首的禮儀歡迎鄧小平副總理。在簡短的致詞中,卡特熱情地借這個機會邀請中國同美國一道“共同走向亞洲和全世界的和平與穩定”。鄧小平卻嚴肅地指出我們這個世界“很不安寧”。

大戰在即中美握手

二月一日,中美聯合公報在華盛頓發表。公報中說,兩國“重申雙方反對任何國家或國家集體謀求霸權或支配別國”。當日,蘇聯駐美大使多勃雷寧拜會美國國務卿萬斯。要求對公報中的“霸權”一詞作出解釋,萬斯的外交辭令試圖使這位蘇聯外交官放心,美中並沒有聯合起來對付蘇聯。蘇聯人當然不能放心。1月27日,即鄧小平訪美的前一天,塔斯社報道大批的中國軍隊向中越邊境集結。與此同時,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發表了《北京對河內發出戰爭聲調》的文章,說有跡象表明,中美關係每發展一步,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局勢就變得更具有危險性。在一月份中旬,國際輿論大量報道了中國軍隊在中越邊境的集結和調動,並對此作出種種分析和猜測。

一月三十日,在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舉行的一次秘密會議上。有人問:由於柬埔寨得到北京支持的政府被推翻以後,共產黨鄰國緊張局勢,中國是否可能進攻越南?鄧小平答:“我們不能允許越南到處搗亂,為了世界和平穩定,為了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可能不得不做我們所不願意做的事情。”

一月三十日上午,在同卡特的第三次會談結束後,鄧小平說:“中國人民堅定不移地站在柬埔寨一邊反對越南侵略者。中國永遠站在被壓迫被侵略的國家和民族一邊,反對霸權主義的侵略奴役,為了國際和平和穩定的長遠利益,我們將堅決地履行自己的國際主義義務,甚至不惜承擔必要的犧牲。”

幾天之後到東京,鄧小平對田中說:“對侵略者不懲罰,就有發生連鎖反應的危險。”“正在考慮,為了懲罰,冒某種危險也要采取行動。”鄧小平說:“有必要對越南加以製裁。”日本外務省人士對此十分吃驚,說這是在外交上極少使用的激烈的措詞。有記者問到越南侵略柬埔寨,鄧小平說:“越南同蘇聯簽訂的條約具有軍事同盟的性質,越南對柬埔寨發動了大規模武裝入侵,並在中國邊境地區挑釁。對付這樣的人,沒有必要的教訓,恐怕其他方式都不會收到效果。”

二月十二日,越南《人民軍隊報》的社論說:“企圖給我們教訓的人,應該吸取美帝國主義在越南的教訓。”每一方都在各自的軌道上按慣性甚至加速度運行著

突如其來的二月十七日

眾說紛紜中,《馬來亞通報》以《中國會懲罰越南嗎?》為社論標題,寫道:“中國副總理鄧小平前日完成美國日本之行返回北京後,中越邊境局勢顯得更加緊張,雙方劍拔弩張,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自越南驅逐華僑,侵占柬埔寨,並在邊境與中國軍民經常發生小規模的武裝衝突後,中國顯然不能不有所行動了。”這篇社論甚至精確地展望:“鄧小平所說的懲罰、教訓,就像當年中國攻打印度一樣,是有限度的打了就撤退而不侵占領土的。這種閃電似的一戰,既可大快各國人心,也可壓一壓越南這個東方小霸的氣焰。”

對越南來說,至關緊要的是判明中國軍隊發起進攻的日期。越南情報機構密切注視自1978年第四季度集結到北部正麵中國雲南廣西的解放軍精銳之師,認定這支數量大約為二十個師的力量,已具有隨時給予一重擊的能力。

中國軍隊將於1979年元旦進攻,越南北部邊防的一線部隊接到這樣的戰爭警報。陣地、哨所、公安屯、屯兵洞枕戈待旦。不料這是一場虛驚。接著又警告:1月5日,又是一夜徒勞的嚴陣以待。接著是1月15日,越軍逢五就草木皆兵。然而,越軍並沒有因此放鬆戒備,而他們日甚一日地構築防禦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