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心跳的力量

寫作夢工場

作者:郭詠儀

這生機盎然的陽光島,被如海的死亡歌聲圍繞,日夜沒有休止地對唱。

——泰戈爾

“我親愛的小孩,為什麼你不讓我看清楚,是否讓風吹熄了蠟燭,在黑暗中獨自漫步……”耳畔響起了蘇芮的歌聲。

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複。

你本該用好奇的雙眼去尋找世間的真美,你本該用稚嫩的小手去撫摸草坪上的第一朵花,你本該用“咿呀”之聲呼喊第一句媽媽,你本該擁有屬於你心跳的權利。但純潔的白雪永遠掩埋了你渴求的一切。你被世間最純粹透徹的顏色帶到最黑暗孤獨的地方。

然而,當雪被輕輕撥開,早已凍成紫色的小臉扼住了國人乃至全世界的心跳。

知更鳥曾對野鴿說:“有一次,我飛落在一棵冷杉樹的樹枝上,那時下著雪,若細鹽,若柳絮,輕盈無比,我數著……”

“當我數到片時,樹枝斷了。被一片微不足道的雪花壓斷了。”

正如國人的劣根性,本性早在長期曆史沉澱過程中產生了質變。並非GDP的高度可以舉起的。

而同樣偷車的美國人卻在看見熟睡嬰兒的瞬間掂量了自己心跳的力量,用愧疚去延伸孩子的每一次心跳。盜亦有道。

人性的關注聽得見心跳的力量,我期待中國的未來會聽見。

不要小看一片雪花的重量。

因此,親愛的小孩,快擦幹你的淚珠,我願意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

(指導教師:熊芳芳)

評點:鄭文龍

“3·04”盜車殺嬰案從一開始便牽動著舉國人心,最終事態的急轉直下令每一位國人扼腕歎息,為著夭折的生命,為著人性的淪落與冷漠。白居易雲:“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本文即由此而發。篇首引用泰戈爾詩句,烘托了肅穆蕭瑟的語境氣氛,奠定了全文的哀悼追思的情感基調,總領對幼兒的憐惜悲憫抒情。篇中所引寓言《一片雪花的重量》則以小見大,昭示出國人劣根性的深刻根由。其後緊跟著美國同類事件的迥然結局及“盜亦有道”的判語更深化了對罪犯分子靈魂的批判。篇末則一麵寄望未來,一麵告慰逝者,悼念而兼寄望,收束全文。文章言簡意豐、寄托遙深,穆哀示警、發人深省。